APP下载

浅析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2012-08-15刘洪飞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白痢病猪日龄

刘洪飞

(马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马关 663700)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病。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和预防工作不到位。本文根据实践提出了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工作,应从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母猪产前免疫、搞好环境的卫生和消毒、仔猪防寒保暖及药物预防、治疗等方面做起。笔者根据几年来防治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综合防治进行浅析,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流行情况

仔猪黄痢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1~2头仔猪发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后发病较少。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较多。其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低。传染源是带菌母猪和病仔猪。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菌群失调、母源抗体减少、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

2 临床症状

临床所见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排黄色或淡黄色、灰白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味的水样粪便,常见几分钟拉稀一次,后躯及尾巴沾满污粪。仔猪黄痢症状:病猪表现口渴、精神沉郁、吮奶量减少或停止、严重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状,含凝乳块甚至血液。严重脱水、消瘦、双眼下陷,肛门周围和腹股沟等处皮肤发红,昏迷而死。病死猪皮肤干燥、皱缩、肛门哆开。有的头颈部、腹部皮下水肿。仔猪白痢症状: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浆状、糊状的粪便,呈乳白、灰白或黄白色,粪腥臭,性粘腻。病猪行动迟缓,被毛粗糙,生长缓慢。

3 剖检变化

常见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黏膜红肿、充血或出血,小肠内充满气体,肠壁变薄、松弛;胃黏膜发红。重者,心、肝、肾等脏器有出血点,部分有小坏死灶。

4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作出初诊。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5 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不从病猪场引进种猪。养殖场门口设紫外线消毒间和消毒池对进出人员严格消毒。严禁外来人员、动物及动物产品随意进入猪舍。

(2)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中注意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和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适当增加运动。哺乳期间不随意改变饲料配方或更换饲料,禁用高能量饲料和发霉变质饲料。母猪的日粮搭配:玉米等能量饲料的配比限定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8%。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产仔当天不喂饲料,只喂少量加盐的清水,产后逐渐加料,使母猪能够均匀地分泌出优良、充足的乳汁,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

(3)母猪产前免疫和补硒。一是加强母猪的产前免疫,母猪在产前35d和15d分别注射K88、K99、987P多价苗一次,每次注射2mL,或者于产前20d注射K88LTB基因工程苗一次。二是做好母猪的产前补硒工作。母猪产前7d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或在母猪日粮中投入含硒和维生素E的添加剂。三是产前1~2d或当日给母猪口服或注射氟哌酸、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只要仔猪出生时能吃到充足的初乳,可有效地控制本病。

(4)环境卫生和消毒。临产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然后用2%的烧碱溶液消毒,晾干后垫上干净的垫草。保持产房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母猪进产房时对猪体进行清洗,然后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母猪产仔后,把仔猪放在已消毒的保温箱里,暂不接触母猪。用0.1%的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母猪乳房、乳头和胸、腹部皮肤,擦净后,每个乳头先挤掉少许乳汁,以冲除乳头孔内的细菌和污物,然后尽快让仔猪吃到初乳,使仔猪迅速获得抗体,以增强抵抗力。猪舍要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燥,勤换垫草。饲养用具要经常洗刷和消毒。

(5)仔猪预防。仔猪出生后,在未吃初乳之前,全窝逐头用抗菌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口服,以后每天服1次,连服3d。初生仔猪3日龄口服含硒的铁剂100~150mg,口服氟哌酸、乳酸诺氟沙星等药液以防下痢。仔猪用药尽量少注射多口服,以减轻仔猪因注射疼痛等应激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6)仔猪防寒保暖。初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被毛稀疏,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适应环境能力差。初生仔猪最佳生长温度是30~32℃。因此,仔猪出生时要在猪舍或保温箱内铺垫干净的干草、木板、棉絮等,同时使用灯泡等增温设备进行保暖。经试验表明用木板铺垫,隔离仔猪与地面直接接触,寒冷天气用100W的红外线灯泡进行增温,仔猪黄、白痢发生率可降低30%左右。

6 治疗

6.1 药物治疗

仔猪发病时,可选用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乳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仔痢灵、抗菌王等药物治疗。以上药物按体重计算剂量,最好口服,每天2次,连用3~5d。当病猪脱水严重时,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头10~20mL)或口服补液盐。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因耐药株的出现会影响疗效,应注意药物的更换。仔猪黄、白痢的血清型很多,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习惯用药收效甚微。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尽量找兽医化验室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

6.2 全群预防性治疗

本病的病情短,死亡快,特别是黄痢发病后常来不及治疗。因此,当发现一头病猪时,立即对全窝仔猪作预防性治疗,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6.3 微生态制剂疗法

微生态制剂(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有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作用。促菌生在仔猪吃奶前2~3h,喂3亿活菌,以后每天1次,连服3次;与药用酵母同时喂服,可提高疗效。乳康生在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服0.5g,连服2d,以后每隔7d服1次。调痢生每千克体重0.10~0.15g,每天1次,连服3d。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6.4 高免血清治疗

用本场康复猪、淘汰母猪的血清经灭活制成的高免血清,给仔猪注射或口服有较好的疗效。在仔猪出生后立即每头注射或口服1~2mL,对本病有预防作用。治疗发病初期的仔猪,每天口服和肌注各2mL,连用2~3d。

猜你喜欢

白痢病猪日龄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对鸡白痢病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