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母猪引种选留及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2012-08-15杨绪湖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种猪场猪只发情

杨绪湖

(宣威市羊场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宣威 655412)

种猪的质量与更新速度关系到养猪场(户)的经济效益,一些养猪场(户)引种更新频繁,同时有引入疫病的风险。本文针对后备母猪的引种与选留、运输、隔离、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等环节进行探讨。

1 后备母猪选留及运输

1.1 引种猪场的选择

从多家猪场引种母猪家系多,有利于本场的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引进疾病的风险也就越大。由于每个种猪场的种猪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某些疾病呈隐性感染,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尽量从一家种猪场引进比较安全可靠。

1.2 制订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

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母猪是大约克、长白、杜洛克、长大二元母猪,最终提供三元杂交优质商品仔猪,这个三元杂交配套系也是国内90%以上规模化猪场所采用的。在引种前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引种计划,包括种猪级别(如原种、祖代、父母代)、品种(如大约克、长白、杜洛克、长大二元母猪)、数量等。引种前应该考虑从一些口碑较好、性能优良的大型种猪场或者公司进行引种。

1.3 隔离舍的准备

引种前应将隔离舍彻底清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现有猪群。如果是一个新猪场,则不用准备隔离舍,但如果是一个老猪场,则必须设隔离舍,这样可以减少引种带来的风险。

1.4 怎样挑选后备母猪

(1)体型外貌:毛色、耳型、头型、体形具备本品种特征,面目清秀,体格健壮。

(2)生殖器官:母猪选择阴户较大且下垂的个体,阴户发育较小且上翘的母猪往往是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个体,发生难产的概率偏高;公猪选择睾丸对称、突出、性欲强的作为种用。

(3)乳房特征:乳头排列整齐均匀,有一定间距,没有瞎乳头、副乳头。杜洛克有效乳头至少达到5对以上,长白、大约克、长大二元(或大长二元)等有效乳头至少达到6对以上。

1.5 运输中注意的事项

车辆在装猪前和下猪后都应彻底清洗并完整消毒,可用碘制剂、醛制剂,使用2%的火碱溶液时,消毒后应彻底冲洗,再用清水冲净(否则会烧伤猪只皮肤)。适当准备一些垫料,如稻草、沙土、锯木屑等,以防车内太滑伤猪。

装猪前可注射长效广谱抗生素,如盐酸多西环素、土霉素等。对于特别不安的猪可注射镇静剂(氯丙嗪等)。在运输中应准备充足的饮水,尤其在长距离运输时,可以用西瓜、蔬菜等解渴消暑。

1.6 隔离期

猪群到场时,可用温和的消毒药(如卫可)对猪的体表及运输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进入隔离舍。猪只下车后,先让猪休息2~3h再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供给饮水,即每次少量供给,待饮完30min再饮,防止猪只暴饮。水中可加入一些抗应激药如电解多维。6h后,少量地、逐渐地给猪喂料,3~5d后达到正常饲喂量,否则易造成猪的腹泻或便秘。为了减少应激而引发的疾病,在隔离期时,饲料中加入药物预防,连喂1~2周,同时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猪群到场稳定后,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本场内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必要的免疫注射(如猪瘟、细小病毒、乙脑等)。半个月后,可以将部分待淘汰的母猪放到隔离舍内,经一段时间观察无异常情况后,对猪身彻底消毒后转入生产场区待用。

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1 营养水平与饲喂技术

引进的母猪从60kg体重便开始用后备母猪专用料,营养水平:消化能11.00 ~11.30MJ/kg,粗蛋白15% ~16%,赖氨酸 0.70% ~ 0.85%,钙 0.80% ~ 0.95%,总磷 0.6% ~0.7%。6月龄以前可以自由采食,7月龄应适当限饲,配种使用前30~15d短期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kg以下,优饲时2.5kg以上或自由采食。

2.2 驱虫与免疫

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体内驱虫可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和左旋咪唑等药物。体外寄生虫可使用2%敌百虫、石硫合剂喷洒体表。其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

2.3 发情鉴定技术要点

后备母猪一般采用小群饲养,5~8头一栏,每头年轻后备母猪需要的空间约为1.5m2。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应经常用不同公猪试情检查,起到发情诊断和诱情的双重作用,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加发情比例。

后备母猪发情观察应比经产母猪更为细心和注意,母猪5月龄后便应该注意观察初情期、第2情期情况,并做好完整的记录,以便在第2~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由于目前所用现代品种的发情症状不明显,一些母猪该第2、第3个情期配种没有配,到第4、第5甚至第6情期时就很难观察到发情症状,加大了配种的难度。因此,加强后备母猪的发情观察并做详细记录显得非常必要。另外,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d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3 后备母猪疫病的控制

3.1 自繁后备母猪

3.1.1 配种前疫苗的注射

首先做好基础免疫。如猪瘟、蓝耳 (1~2次)、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1~2次)等;其次,根据当地流行病的情况,选择性的做一些当地流行疾病的相关疫苗,如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3.1.2 配种前的终选

对性欲低下、发情不规律、发情症状不明显、性器官发育不良、患病的母猪应及时隔离淘汰。

3.2 外购后备母猪

刚购回时,首先应严格消毒后进入隔离舍或者指定猪舍,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7~10d,保证充足的饮水,减少应激等;其次,隔离45d以上再与原有的猪混群,并根据实际情况,混群前驱虫1次。

4 初产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4.1 营养需要及饲料日喂量

4.1.1 妊娠初期(配种后1个月)

消化能12180~12600kJ/kg,粗蛋白14% ~15%,饲料日喂量1.8 ~2.2kg。

4.1.2 妊娠中期(配种后2~3个月)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2180~12600kJ/kg,粗蛋白14% ~15%,饲料日喂量 2.0 ~2.5kg。

4.1.3 妊娠后期(产前1个月)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3020~13440kJ/kg,粗蛋白16% ~17%,赖氨酸0.8%以上,饲料日喂量 2.8 ~3.5kg。

4.2 管理要点

初产妊娠母猪宜采用精养方式,配种后前期可以单栏饲养,保持安静,后期最好用大栏饲养,以减少初娩时的难产。配种后18~24d及38~45d用妊娠诊断仪做好妊娠诊断,便于及时掌握受孕情况。

猜你喜欢

种猪场猪只发情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