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2012-08-15李世旺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5期
关键词:胎衣益母草母牛

李世旺

(镇康县勐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镇康 677703)

胎衣不下是母牛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牛的发情及再次受孕,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养牛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方案,成功治愈了多例胎衣不下的病例,为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1 病因

母牛在妊娠期间,饲料中缺乏钙、盐、维生素A或其它微量元素,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脂肪过多;过度瘦弱,导致气血亏损,或慢性病造成的体质虚弱;分娩时受风寒,气血凝滞;胎儿过大,致使子宫收缩不够,产期过长而导致正气耗伤,子宫收缩弛缓,无力排出胎衣。此外,胎膜或子宫内膜发生炎症,早产、难产、过早助产,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也常诱发本病。

2 症状

2.1 全部胎衣不下

母牛产犊8 h以后,胎衣全部滞留于子宫内,或阴门外垂下带状胎衣,绒毛膜表面有呈丛状的红色或暗红色胎儿胎盘(子叶)。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时,强烈努责,经过1~2 d,胎衣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流出污秽色恶臭液体,内含腐败的胎衣碎片,病牛卧下时排出量增多;并出现病牛精神沉郁,拱背,常常努责,体温稍高,食欲及反刍减少,有时引发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及瘤胃臌气,严重者并发产后败血症。

2.2 部分胎衣不下

部分胎衣不下临床上比较少见,往往不易察觉。母牛产犊几天后,带有臭味的恶露不断排出,并含有腐败的胎衣碎片,恶露排出时间超过正常的产后期。

3 诊断

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一般很明显,产后未见奶牛在正常时间内排出整个胎衣,恶露排出时间延长,内含腐败的胎衣碎片,拱背、频频努责,腐败产物吸收后出现全身中毒现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胃肠机能减退、反刍减少或子宫内膜发炎等,有的可见胎衣悬于阴门外。

诊断时应注意检查排出的胎膜是否完整,检查尿膜绒毛膜上除胎儿排出的破口外,是否还有裂口。如有可将其边缘对在一起,能够吻合,血管断端亦能连接,即说明破口边缘的组织完整无缺;否则表示有一部分绒毛膜或尿膜留在子宫内未排出。

4 治疗

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母牛产后子宫收缩不够或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相连。应采用促进患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增强畜体正气,防止败血症发生为治则。

4.1 西医治疗

己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10~30mg,或垂体后叶素30~100单位,一次肌注,若不愈,次日可再注射1次;10%氯化钠250m L,复方磺胺嘧啶50~100mL,一次静脉缓注;四环素、金霉素或土霉素1~2 g,装胶囊内,置于孕角子宫黏膜和绒毛之间,隔日一次,共2~3次。

4.2 中医治疗

选用生化汤加味,方剂组成如下:当归、枳壳各30 g,瞿麦35 g,川芎、桃仁、牛膝各30 g,益母草100 g,炮姜、红花各20 g,炙甘草15 g。加减:体质虚弱者另加党参、黄芪各30 g。胎衣腐败发臭、阴道流出污秽,气味腥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30 g。用法:上药加水 6 000mL,煎至 3 000mL,渣加水5 000m L,煎至2 500mL,两次药水混合分2次灌服,每天1剂,连用2~3 d即可。

5 典型病例

例1:2004年12月3日,镇康县勐捧镇勐捧村李某家饲养的母黄牛,4岁。主诉:该母牛已妊娠5个多月,5 d前流产,自采益母草煎汤治疗至今无效,病牛食欲废绝。临床检查:患牛精神沉郁,体温40.5℃,反刍停止,烦躁不安,翘尾,不断努责,阴户频频扇动,从阴门流出味腥臭的污秽血水。治疗:①肌注:己烯雌酚20 mL。②10%氯化钠250m L,复方磺胺嘧啶60mL,一次缓慢静注。③投服生化汤加味:当归、枳壳各 30 g,瞿麦 35 g,川芎、桃仁、牛膝各 25 g,益母草100 g,炮姜、红花各 20 g,炙甘草 15 g,金银花、连翘各 30 g。用法如上述加工灌服,每天1剂,连用3剂,患牛在用药第4天,全部排出胎衣,恢复健康,后随访正常怀孕产犊。

例2:2006年9月19日,镇康县勐捧镇岔沟村李某家饲养的黑花牛,5岁。主诉:该母牛当日上午7:00左右正常产犊,中午12:00左右发现子宫脱出,即前来就诊。临床检查:患牛体温37℃,子宫全脱,胎衣紧附于子宫,粘满污物。治疗:先用温的明矾水将子宫及胎衣之污物清洗干净,后进行手术剥离胎衣。因剥离时发现严重出血,遂停止剥离,将胎衣与子宫一起整复,马上肌注脑垂体后叶素80单位,10%氯化钠250mL,复方磺胺嘧啶60mL,一次缓慢静脉注射;投服生化汤加味:当归、枳壳各40 g,瞿麦45 g,川芎、桃仁、牛膝各35 g,益母草100 g,炮姜、红花各20 g,炙甘草20 g。用法同前,每天1剂,连用3剂,至第4天胎衣全部排出。

例3:2006年8月4日,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祁某家的1头初产水牛,早上产犊后,到晚上仍未排出胎衣。临床检查:患牛精神沉郁,体温40.8℃,烦躁不安,翘尾,频频努责,阴门处流出腥臭的污秽物。治疗:①肌注:己烯雌酚20mL。②10%氯化钠250mL,复方磺胺嘧啶60mL,一次缓慢静注。③投服生化汤加味:当归、枳壳各30 g,瞿麦35 g,川芎、桃仁、牛膝各 25 g,益母草 100 g,炮姜、红花各 20 g,炙甘草15 g,金银花、连翘各30 g。用法如上述加工灌服,每天1剂,连用2剂,患牛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考虑通过手术剥离治疗。手术前先保定病牛,将阴门及周围严格消毒(0.1%高锰酸钾),术者戴消毒长臂手套或赤臂,消毒并涂少许消毒油脂。剥离时,一手握住悬垂阴门外的胎衣并稍牵拉,一手伸入子宫内,沿子宫壁或胎膜找到子叶基部,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向胎盘滑动,以无名指、小指和掌心挟住胎儿胎盘周围的绒毛膜成束状,并以拇指辅助固定子叶;然后以食指及中指剥离开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相结合的周缘,待剥离半周以上后,食指和中指缠绕该胎盘周围的绒毛膜以扭转的形式从小窦中拔出。实施胎衣剥离后,用土霉素溶液冲洗子宫,同时用青霉素800万IU,安乃近50m L肌肉注射,连用4次,患牛恢复健康,后随访正常怀孕产犊。

6 小结

(1)本病诊断比较容易,首先抓住产后超过12 h胎衣不下的特征,再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母牛分娩时无人看护,胎衣排出后,有些母牛有自吃胎衣的现象,分娩现场未发现胎衣,易误诊为胎衣不下,应进一步做阴道子宫内检查方可确定。

(2)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病因是子宫收缩无力,采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西药和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清除恶露、增强子宫收缩的中药方剂(生化汤加味),效果良好。

(3)为了尽量保证母牛的繁殖能力,治疗胎衣不下应首选中西医结合疗法,若用药无效,再施行手术剥离。手术剥离时,切忌粗暴,防止因损伤子宫黏膜而引起患牛继发败血症,术者要防止感染布氏杆菌。手术剥离后子宫内要注入抗生素。

(4)牛产后胎衣不下,应始终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产前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料,加强运动,投服补中益气汤调节体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预防胎衣不下。

猜你喜欢

胎衣益母草母牛
浅谈母畜胎衣不下的防治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母牛产前和产后的护理要点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肉牛繁育改良技术要点
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探索
益母草到底能治疗哪些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