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病房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身心需求调查
2012-08-15万里红宋燕波徐晓红
万里红,宋燕波,徐晓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江苏 南京 210029 E-mail:386871944@qq.com)
当今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得到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救治而康复出院,使以往医学上的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也是临床救治重症患者、重大手术术中及术后呼吸循环支持、吸引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但术后随着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其带给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类身体及心理社会需求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当处于负性情绪时患者对于疼痛等躯体不适感觉更为明显,而当躯体上的不适得不到满足,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身心的不适具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常见的或共性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需要,并提高非语言性沟通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以及自身的安全感。
1 临床资料
参与本调查的68例患者,均为2012年1~8月份入住我科的外科术后患者,包括肝移植术后18例,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后8例,多发性创伤外科治疗术后7例,骨折后切开内固定术后5例,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术后5例,肠梗阻、剖宫产、甲状腺等术后25例。其中49例为计划性转入患者,19例为非计划性转入患者,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0岁,插管方式均为经口气管插管,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2.6h。该项调查时间均在气管插管拔除后72h内进行。
2 调查表内容
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科室、术中情况、转科性质、机械通气时间、是否使用镇静剂、对机械通气期间的记忆及不适感受、引起不适的相关因素、是否得到解决、其他意见或建议等。
3 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调查表68份,收回68份,22例患者对术后机械通气期内直至拔管无记忆,这与镇静剂的使用、被调查者的年龄及病情的危重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1例患者表示对于术后的治疗有心理准备,无不能耐受的影响生存质量的身心不适现象。51.47%(35例)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曾出现一种以上的身心不适,在计划与非计划性转入监护病房的患者中比例分别占46.93%(23/49)和63.16%(12/19)。经整理分析汇总,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最容易产生的身心不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焦虑、忧郁、恐惧、孤独等负性心理状态 焦虑和忧郁是在ICU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1],这在非计划性转入患者的调查中表现尤为明显。大部分入住ICU的患者既往都没有在ICU治疗的经历,陌生的环境、对自己病情的担心容易导致迷茫、焦虑等情绪,封闭的管理、没有亲人陪伴、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谈,造成了患者的孤独无助感,围绕身边的各种导线及管道、频繁的仪器报警声、医护人员交谈讨论的嘈杂声及紧张的抢救场面,均可造成患者恐惧、烦躁的情绪,这些都是导致患者心理不适的因素。对于负性心理状态的出现与否以及强烈的程度造成对不同患者的调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患者既往的心理素质、社会阅历、病程长短、气管插管时间的长短、手术前的沟通宣教都是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3.2 沟通障碍 有效的沟通是解决所有不适的基础,但气管插管时导致患者无法说话,由此导致的沟通障碍通常是影响患者最痛苦最不能适应ICU治疗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沟通障碍时患者会体验更多的负面情绪反应,导致睡眠、休息障碍,是焦虑和恐惧的主要原因[2]。患者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经常烦躁不安,常常不配合治疗,并试图自己拔管。
3.3 口咽部的干燥不适 此调查中,44.11%的患者感到因气管插管引起口渴、嘴唇干燥、口腔胀痛、吞咽困难、牙龈疼痛等现象。人工气道的建立导致患者无法经口喝水进食,而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以及体温过高等状态又加速水分的蒸发。
3.4 担心大小便的排泄问题 这也是容易被医护人员忽略的常见需求,主要体现在有尿意,担心无法正常解小便。部分患者从未有插尿管的经历或者对于尿管对尿道的刺激比较敏感,即便尿管通畅、膀胱不充盈,患者仍感觉有尿意。对于非计划性入ICU的患者更为严重,患者有排尿的欲望却感觉排不出或有尿不尽感,如果不能及时给予解释沟通解决,极易引起患者的躁动及尿管的意外拔出。
3.5 伤口疼痛 此组接受调查的为多种外科手术后的患者,36.80%的患者反映机械通气期间曾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手术的种类、伤口的大小、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镇静镇痛剂使用与否及用量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导致疼痛出现的时间及患者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术后疼痛若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延迟手术后损伤组织的愈合、改变免疫功能并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进而导致患者焦虑、恐惧、整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衰弱及增加健康照护成本,更会导致合并症的发生,甚至导致病死率的增加[3]。
3.6 睡眠障碍 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躯体上的不适及监护室环境的影响都是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ICU患者基础护理及定点治疗的频次等相对于普通病房患者较高,同时仪器的报警声难以控制。而噪音超过60分贝就会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刺激病人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病人感到抑郁、头疼、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4]。
3.7 吸痰的不适 41.17%的患者对机械通气期间吸痰导致的不适留有记忆。吸痰时易引起患者剧烈呛咳、缺氧,吸痰管选择不当或吸引压力过高还可引起气管黏膜的损伤,患者感觉极度不适,甚至有窒息感。临床上因吸痰引起生命体征的改变常有发生,甚至导致心律失常、心跳呼吸骤停的例子也偶有发生。
3.8 肢体约束的不适应 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权,注重人性化。大多数患者没有被约束的经历,对于约束的理解,他们感觉像被戴上手铐,剥夺了活动自由,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家属也可能认为约束是一种不人性、不负责任的做法,故约束往往是患者及家属颇有微词的一种医疗行为,但经过及时耐心的解释,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能理解并接受短期内的肢体约束。
3.9 其他不适 擦浴及处理大小便时引起身体的暴露,动静脉采血引起的疼痛,出汗或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室内温度的高低,被服的厚薄,患者的卧位等也是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常见因素。
4 讨论
本研究中,患者年龄大(平均60岁)、病情重,且由于镇静剂的使用,在机械通气期间清醒时间短,也是部分患者对机械通气期间对不适记忆缺失的重要原因[5]。为保证调查沟通的有效性,搜集到更多有效的信息,该调查选取的都是无听力障碍的患者,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听力障碍及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更值得关注,应提高沟通效率,尽可能地利用各种非语言性沟通方法了解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调查的内容大多都是主观的感觉,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受术前的宣教访视效果、患者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疾病的种类、手术的性质及创伤大小等因素影响外,患者既往病史长短及就医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主观感受。
此调查显示,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的体验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护理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因人施护。计划性转入的患者比非计划性转入者在日后机械通气期间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等方面高。对于计划性转入患者怎样进行术前宣教及术前访视等方法使患者减少对ICU的恐惧,对于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给予预见性的指导,术后怎样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非计划性转入的患者怎样在各方面更好地满足其身心需求,帮助其尽快地适应环境,减轻身心的不适感,减少应激反应,平稳地度过术后的危险期,这些都是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1]赵琳,杨桂华,徐文达,等.全封闭式ICU病房内轻型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的护理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236.
[2]Menzel LK.Factor related to the emotional responses of intubated patients to being unable to speak [J].Heart Lung,1998,27(4):245-252.
[3]王月青.护理活动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0,35(7):253.
[4]孙淑兰.监护仪给病人身心引发的伤害及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4.
[5]黄英姿,杨毅,刘松桥,等.年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记忆和舒适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