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强化临床医学实习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2-08-15周振华黄河清郭海涛陈康宁
周振华,黄河清,郭海涛,陈康宁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 400038)
重视强化临床医学实习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周振华,黄河清,郭海涛,陈康宁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 400038)
医学模式转变的大形势决定了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受到重视,但是现今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社会风气阻碍、师资力量不足和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全程性等问题,这是需要长时期才能解决的。我们应当从临床医学实习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抓起,打破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全程性这一瓶颈,合理安排、言传身教、不断总结、对症下药,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出路。
医学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主流,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高超的医疗技术以达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初步医疗目的,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与社会因素,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1],从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出发,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性化、感受性、价值观,以求善、求美为目的,需要更为尊重生命、头脑和灵魂的价值[2],这些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受到重视[3-5],这是新的医学模式形势下的必然要求。虽然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6],在医学教育中对增加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呼声渐高、实践渐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真正接管病人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及专业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培养,将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 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在现今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我国的医科院校大多数仍是单独办学[7],很少具有系统性的合用教材,这也导致各大医学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课程和培养方式存在多样化特点,尤其是与医学模式相一致的医学教育模式仍还处于探索阶段,实用的成果很少。这一方面于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必然滞后于医学模式的发展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相应的教材、相应教育模式的重视仍显不够。而很多医学院校没有将人文精神教育培训纳入核心教育层面,将其边缘化。
1.2 社会风气仍是障碍
在医学教育中,仍存在无用化、表面化和知识化的问题。无用化是指与医理医技教育的重视相比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倾向性认识,认为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么没有实际作用,要么所用不大,因而对之十分轻视;表面化是指在形式上医学教育体系中做到了突出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具体教学中并不重视,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知识化是指即使在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也没有更好的教学实质内容与之相呼应的情况下,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便只能更多倾向于人文精神知识的灌输,这样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8]。之所以会这样,与整个社会中泛滥的不正风气关系甚大,利益的获得比人文精神素质所能起到的深层次长远作用更为实际,如此社会环境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障碍[9]。
1.3 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与其他成熟的学科相比,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师资力量仍旧是一个弱项,一直以来讲授相关课程的教师大多要么是医务人员兼职,要么由单纯的人文教师承担。如果授课教师由人文教师担任,由于他们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所以理论课的授课当中只侧重人文而忽略了临床,无法有机地将人文与医学结合起来,这样以来过于空洞泛泛,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如果授课教师由医务人员兼职担任,尽管能将临床知识穿插进来,但对人文精神缺乏深层次的提炼,加之大部分医院人员受繁重复杂的临床工作所影响,导致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人文,所以使授课停留于表面。因此受到专业素养所局限,人文授课效果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对于这一点在医学教育中实属无奈,毕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
1.4 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全程性[10]
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往往只存在于在校期间,停留在书本之上,隔绝在社会现实之外,变成了一种医学生学习过的课程性、知识性、技术性的素质,而未能贯彻到整个医学教育全程(学医之初、习医之中和实习过程中),这一点最为明显。缺乏全程性的人文精神培养,只能导致在学习过相关课程后,到了具体的医务工作中,所应用的、所努力的、所看重的都与在校期间所学相差甚远,这无疑会更为降低之前所受培养的效果。
上述四个方面,想要解决前面三个,达到在良好社会风气之下、以成熟的教育模式、专业的师资队伍来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这不是一时三刻便能实现的,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不断突破和完善之下,方有可能,我们对之不可过于心急。但是对于第四种情况,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全程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医学生即将行医之前的实习过程中的相关培养不足,无论对于其日后的行医生涯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医务事业发展,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做好临床实习生的人文培养,这才是可以尽快见效的最佳出路。
2 加强临床医学实习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几点建议
2.1 合理制定并落实实习计划,将人文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融合
由于人文课程理论授课与实习开始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所以实习开始时容易忘记先前所学的人文知识。对此,建议采取实习初集中培训和实习中科室分别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在实习之初进入临床科室之前,抽调医院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短期重点集中培训。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人文方面的共性问题,让学生重温先前所学的人文精神理论课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为下一步具体实习工作中人文精神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实习生入科后进行实践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此时他们会实实在在地接触到患者,将所学的人文知识转换为所用。另外,各科室面对患不同类型疾病的病人无论在医患沟通还是人文关怀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所以这时候培养的方法、方式及内容又各有区别。
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将人文精神的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进行融合,让实习生在真实的医务工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文关怀的方式和方法,并作为实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学生会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将来医疗实践中发挥知识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2 言传身教,临床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临床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精神,明确工作的对象不仅是“疾病”,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应站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去看待病人,去感受疾病可能给他带来的痛苦与不安;坚持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患者自主和社会公平的原则,必须尊重病人的自主权,诚实地对待患者,并使患者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有权对将要接受的治疗做出决定,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相互协商诊治方案,建立医患平等的和谐关系;注重言行的示范作用,在治疗中始终贯穿对患者的尊重、关怀,多与病患进行情感的沟通,体现“医乃仁术”的基本精神,以自身德行修养的种种具体工作中的展现,带动实习生乐于加强和提高其人文关怀的水平。
2.3 认知总结,不断填补临床工作中的人文漏洞
医学模式新旧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提高对人文精神培养的警觉性,在带教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各方面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漏洞,虽然短期内这种漏洞是很难避免,但是经过不断找出漏洞并不断填补的努力下,必然能令临床教师把更完善的学识、技能和德行传承下去。
2.4 对症下药,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让学生意识到临床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要把人文理论融入到具体临床实践中,要让学生在具体事务中体会人文关怀对治病救人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并适时对学生给以提点,这不但会逐步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医生对病患给以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更能令学生主动向临床教师学习,并在其日后的工作中实施下去,对病患给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加强医患沟通,密切医患关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到医患之间并不是天堑鸿沟,以切实可行的沟通方式和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密切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使其在日后行医时会更为注意加强与病患的沟通交流[11]。另外让实习生学会换位思考,利用情景设置等方法让他们体验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从根源上提升人文关怀的主动性。
对不同病人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在实习中,要注意对不同的病患采取不同的人文关怀方式,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在医务工作中的作用,营造浓厚的为病患服务的人性化氛围[12],从而在进一步强化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也可以令学生学到更多具体的人文关怀的方式与方法。如在面对癌症病人与中风失语病人时就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人文关怀,切实树立个体化的人文关怀方式。
提高全社会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医学教育重任,要把这项工作贯彻到医学教育的全程更不是短期便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都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对临床医学实习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开始,进而提高学生习医之初、学医之时和日后的行医之中的人文精神水平,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必然随着整个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完善,使得整个医学教育逐步迈上更高的台阶。
[1]时统君,陆召军.医学人文精神探析[J].卫生软科学,2008,22(2):122-123.
[2]周国平.医学与人文[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1 -4.
[3]樊民胜.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J].医学与哲学,2003,24(12):21 -24.
[4]赵明杰,宋文波.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论医学中的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3,24(12):11 -13.
[5]Halperin EC.Preserving the humanities in medical education[J].Med Teach,2010,32(1):76 - 79.
[6]马静松,孙福川.医学人文精神:失落探源与回归求解[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70 -71.
[7]孙英梅,岩 磊,张 甦,等.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6(4):56-57.
[8]杜治政.关于医学人文教学几个问题的认识[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5 -9.
[9]胡振宇,金凌云.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99-101.
[10]胡振宇.论医学教育中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之统一[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7):22 -24.
[11]Weiss SC.Humanities in medical education:revisiting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J].Med Law.2000,19(3):559 -567.
[12]金 鑫.论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社会,2009,22(7):37 -39.
Strengthening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Humanities Spirit in Clinical Practice
ZHOU Zhen-hua,HUANG He-qing,GUO Hai-tao,CHEN Kang-ning
(Southwest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model requires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humanities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However,in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such as inadequate attention,bad social convention,lack of teachers and inconstant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spirit,which may take long time to solve.We should start with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humanities spirit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The best solutions are reasonable arrangement,teaching by precept and example,summing up experience constantly,and remedying against the problem.
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student;humanities spirit
G40-012
A
1006-2769(2012)02-0265-03
2012-01-05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助课题(20101525)
周振华(1976-),男(汉族),山东莱芜人,医学博士,讲师,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