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2012-08-15肖建英刘学政王爱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学生

肖建英,刘学政,王 琴,王爱梅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肖建英,刘学政,王 琴,王爱梅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是地方医学院校的社会职责。本文从学校层面阐述了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先从战略的高度,从思想上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质量意识;从管理上抓住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管理等关键环节,做到因材施教,以保障定向生的培养质量。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

国家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卫生医疗差别的专项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此项培养工作主要由地方医学院校承担,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地方医学院校能否从战略的高度、从思想上明晰此项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能否密切围绕定向生岗位职责,抓住主要环节,做到因材施教,是决定定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1 在思想观念上、要高度树立“三种意识”

1.1 从国家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树立责任意识

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少,素质低下,卫生服务能力不强,医疗服务集中在大医院,这些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并已成为影响区域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我国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是从制度的环节,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政策、资金保障等制度层面提供了专项开展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地方高校如何从培养环节入手,从农村卫生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探讨满足基层卫生工作: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保健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岗位职责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使“产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具备岗位胜任力,毕业后能做到下得去、做的好,是关系国家这一政策成败的关键。

1.2 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树立忧患意识

我国现有近百所高等医学院校,从1999年开始,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层次也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其中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是绝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临床医学类本科毕业生从事与医学相关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不足30%,远低于其它专业的就业率。医学教育相对于其它普通专业教育来说,教育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当社会、家长、学生认识到医学教育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时,医学教育的前景就可想而知。目前,我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科学调控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终究要回归到精英教育,调控医学教育规模,最先受到冲击的应该是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普通医学院校必须主动调整发展战略,走出量的扩张与质的缺失的办学误区,把培养适应地方区域卫生需求的合格人才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与良性发展。

1.3 从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出发,树立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能。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它培养出来的“产品”——医务工作者,直接服务对象为每一个生命个体,职能是救死扶伤,这就决定了医学教育的质量是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不仅仅需要国家、政府从宏观角度做好规模调控,质量评估,更重要的是高校管理者、一线教师要从培养的具体环节入手、充分抓住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知识、情感、意志、行为成长,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使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真正具备胜任医疗岗位需求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做到“下得去、干得好、用得上”。

2 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要抓住“五个环节”

2.1 把好课程体系设计环节

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2010年8月20日教育部高教司农林医药处王启明处长在全国省属医学院校协助年会上就定向生培养工作的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他指出:人才定位“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行“3+2模式”;要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安排不是五年制本科的压缩版;人才培养告别半成品,学生毕业后即是全科医生。

辽宁医学院结合以上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导出定向生核心课程体系:通识模块、拓展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共48门课程,3,180学时。通识模块、拓展模块设置强调培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学科基础模块针对传统的医学基础学科分科过细、内容交叉较多、基础与临床割离等弊端,整合成形态学类、机能学类、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类、生物化学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类。专业模块在开设临床医学传统科目:诊断、实验诊断、放射诊断、内、外、妇、儿等基础上,针对农村基层工作特点,增加计划生育、急症与急救、地方常见病诊疗、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中医学、全科医学等课程比重。与辽宁医学院的传统临床医学对比,学科基础课程减少11个百分点,专业课程增加了12个百分点,从课程体系设置上突出基层卫生服务对全科医生“六位一体”基本素质要求与能力需求。

2.2 把好师资配备的环节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首先在全校范围内优选业务能力强、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具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主治医师承担定向生的教学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阶段,成立以课程整合为平台的教研组,如成立形态学教研组、机能学教研组,组长由德高望重的一线专家、教授担任;在专业课与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成立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师、教师组成的导师组。

2.3 把好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不仅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还是保障教育目标得以具体实施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求任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先向学生说明该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能使学生通过意志力来集中听课注意力,并且能将注意力从“强迫”的水平发展到“自觉”的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精选化。根据岗位需求,对传统学科内容精选进行精炼和浓缩。如果对教学内容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那就讲不出重点和难点。

教学手段有效化。在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合理运用图片、模型、模拟实验、教学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进程有序化。做到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环节合理,导入、课中、小结内容编排恰当,教学时间得当,知识、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生由感知、理解、巩固到合理运用的教育目标。

2.4 把好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培养“3+2”教学模式,即采取3年的理论课学习加2年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方式,辽宁医学院把毕业实习、实训由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的44周增加到88周,融“理论学习、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为一体,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与重要性,以满足定向生的岗位职责培养需求。这样可以弥补临床医学“4+1”培养模式中学生临床见习与实习时间短、尤其是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大多数时间里忙于找工作、准备考研,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不到位,其毕业大多是半成品的尴尬局面。

根据培养目标需求,合理分配实习实训时间与培训内容。学生在进入临床教学的2年时间里,通过在综合性医院(40周)、专科医院(20周)、县级医院(24周),社区(乡镇)医院实习16周轮转见习与毕业实践,熟悉不同类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环境,了解门诊及病房工作制度;掌握病史采集方法,学会书写各科完整病历、病程记录、出院小结及填写各种医疗申请单;基本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一般的医疗操作技术及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技能;了解基层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基本要求、基本形成独立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2.5 把好学生引导、教育环节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高“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定位岗位职责,明白作为“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对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

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到,大多学生对国家实施“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现实意义了解不透彻,甚至少部分学生单纯为了享受入学降分、免除学杂费等优厚待遇,而对签订的就业合同抱着走着看的想法,针对学生这样的思想状况,首先要做好学生入学教育关。辽宁医学院采取入学阶段的专题讲座形式,详细向学生介绍我国当前医疗工作的发展现状、趋势、相关政策法规及定向生培养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明确自身所担当的社会职责。

为定向生培养提供特殊的绿色通道。从新生入学开始,我们学校选定我校附属三院作为定向生对口管理与培养单位。附属三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拥有床位1,300余张、拥有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医疗服务能力辐射辽西城乡。在附属三院优选医德高尚、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与教师组成导师组,三人一组,由不同资历、不同科室人员构成,每个导师组具体指导5名学生,每周指导1次,指导内容包含思想教育、专业辅导、参加科室学术活动等,意在师生交流中,适时发挥教师对学生教育、引导作用,使学生实现角色由被动的契约型向自主约束型的迁移过程,自主把自身学习、成才与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定向生走上社会后直至终生,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其培养质量。作为承担这一社会职责的普通高等院校要从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诸多关键环节入手,不断探讨提升定向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1]发改社会.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Z].2010-03-25.

[2]陈健尔,应志国,许复贞,等.城乡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3-4,28.

[3]林 凌,李子雄.浅析我国医学人才匮乏与医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J].科技创新导报,2008(23):207.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Z].2006-06-29.

G642.0

A

1006-2769(2012)02-0253-03

2011-11-26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JG10DA006)

肖建英(1962-),女,辽宁法库人,教授,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肿瘤分子生物学。

王 琴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学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