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一些思考①

2012-08-15欧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班级

欧融

(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28224711@qq.com)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新时期把党支部建在年级上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高校成立年级学生党支部,对于增强班级、年级的凝聚力,最大范围对党的思想、政策方针路线进行宣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1 成立年级学生党支部的优势

1.1 形成传、帮、带培养模式,对年级、班级产生积极作用 由于低年级党员较少,成立年级学生党支部,可以集中优秀的党员成立支委会,使整个年级形成一个联系网,促进各班的交流,使“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支部”得以实现。一些经验较丰富的老党员可以带动新学员,同时进行经验传授,如如何迅速完善班级党小组、进行思想教育以及技术帮扶等,使新党员成为年级榜样,让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争相学习。

1.2 形成自我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分担独立党支部的工作成立年级学生党支部,一般由学生担任书记以及委员,学生党员更有归属感,给学生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进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与提升的空间,进而有利于支部各项活动的开展,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使得党组织生活和各项教育活动的效率得以提高,效果得到保障[1]。同时,年级学生党支部一般是由独立党支部分支出去,无形中卸下独立党支部一部分工作任务,给工作创新带来更加灵活的空间。

1.3 创新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的方式 年级学生党支部,事实相当于党员校内的社会实践场所,学生党员自由发挥能力的舞台。依靠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既是工作压力所迫,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党员的能力,增强党员意识的极好社会实践途径[2]。

2 成立年级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2.1年级学生党支部容易造成不和谐集体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大学生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目前高校学生组织由学生会、分团委、党支部组成,班级有团支部、班委会等组织形式。班委、团支委在班级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形成,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往往容易游离于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之外,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3]。多种组织形式交叉运行,会造成一些工作相互冲突,增加了组织工作的难度性。

2.2年级学生党支部的支部委员影响力低 由于年级学生党支部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无经验、理论可循,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都是由学生党员组成,并且学生党员都是由各个班级选举出的党员,这样导致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对业务不熟悉,加大工作开展的难度。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凝聚各班级的力量,如何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如何宣传、展示年级学生党支部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工作的异常运行,都会使一些班级、一些同学甚至党员对新生党支部滋生不信任、不服从的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党内业务,会给年级学生党支部造成不良的影响,更严重者会导致党支部再次开展工作时支部成员不愿意配合等等。

2.3年级学生党支部的监督制度不完善 党支部主要职责是: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及转正工作,扩大党支部和党员的影响力等。由于大家都是学生,有时碍于同学情面,或者怕打击报复,对于违纪或纪律散漫的学生党员,不敢对他们提出意见,不敢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入党积极分子或者发展对象,不能严格要求,监督不得力。工作重形式,轻内容。久而久之,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发展党员质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会下降,那就达不到建设年级学生党支部的目的。

3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构建和谐集体 处理好党支部、团支部、班干部三个工作实体之间的关系,就要做好两个工作:定位工作,宣传工作。首先明确共同建设目标——创建先进集体为目标[4],明确三者的职权责任务所在,任务分工。三者主要在党总支的核心领导和管理下,年级学生党支部主要负责年级党建工作,团支部主要负责班级团建工作,班干部主要负责班级工作,一旦发生冲突,可以让党总支进行协调,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

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创新变革运用党提出的“群众路线”。由于年级学生党支部是一个新生事物,党员在班级里也是少数人群,要想赢得同学的理解与支持,就要扩大宣传,走同学路线。在宣传的同时,也达到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党组织中去,做到“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宣传内容形式多样。内容可以包括:支委会的运作,各支委的简历,社会实践活动,党内制度等等。宣传形式可以包括:一是成立党章小组,共同学习党的纲领与章程。二是进行海报、墙报宣传。三是进行模范人物事迹宣传,把在学习、工作、道德品质等方面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同志作为同学学习的典范,进一步加大了党支部的影响力。四是邀请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学习、座谈会,多交流、多沟通,再通过他们向其他同学宣传;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加强党员同学与非党员同学之间的联系,准确及时地反映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上下成线、左右成网,扩大党支部在同学中的影响力[1]。

3.2 创新支部委员的社会实践方式,提升业务素质 提高支部委员的业务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进行多方位的、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性,提高党员的能力。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类、科学调研类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党性修养,接受党的理论教育,一方面密切联系同学,成为同学的表率,充分展现党员的风范。成为年级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首先要在独立党支部中担任委员或者干事,从事一到两年的业务工作,熟悉党员发展程序,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并且具有奉献精神,愿意为支部诚恳工作。二是对支部委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党内相关制度,并进行考核,检查学习效果。三是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创建独立“品牌”。要形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倡导学习为荣、不学为耻的观念,用学习掌握新思想、新思路,用学习解决新问题、新难题,用学习积累新经验、新办法[5]。

3.3 完善监督机制,制定有效的责任机制 首先,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能做到学有所得。其次,组建纪律督察小组,形成完善的奖惩分明的制度。纪律督察小组负责检查党员的开会纪律情况,每学年党支部等部门共同审核,按得分高低顺序和适当比例,评排名在前的实际工作成效显著者确定为一个优秀党小组予以红旗班并表彰;排名在后的、组织处于瘫痪或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者确定为不合格党小组,并责令整改。再次,发展党员工作是党支部的重点工作,进行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党员的质量。进行发展对象考核制度时必须进行立体式考核:对党的知识相关理论考试、班主任及宿舍成员对其的评价、学习成绩及参与社会活动获得的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及格者才能通过审核。

[1] 高允秀,林常青.对“党支部建在班上”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0-32.

[2] 佟亚辉,郎庆云.谈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与学生党建工作[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9.

[3] 熊文,杨泽勇,吴小彦.创新高校低年级学生班级党支部组建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16-118.

[4] 彭长华.高校学生班级中三个工作实体作用发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79-80.

[5] 张维维.论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7):43-4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员班级
我是党员向我看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党员之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班级英雄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