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药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和体会

2012-08-15刘继勇杨帝顺尤本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本科生药学

刘继勇,杨帝顺,房 俨,尤本明

(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200433;2.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药学部,上海200120)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各行业对于具备良好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目前正处于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种新形势对药学高等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医药高等院校作为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本科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在我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实验教学多数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重复性、验证性实验为主,限制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应在本科教学中注重科研思路和能力的训练,通过参与科研实践和培训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视野,提高能力,这对于培养具有良好科研能力的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对如何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出个人建议和体会。

1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情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所大学,该校从1969年开始就实施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本科生科研工作开始全面开展。成立于1977年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与成立于1987年的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对本科生科研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伯克利等名校也都成立了相应的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为主的本科生研究支持机构。它们以多元的融资方式、灵活的管理制度为本科生的科研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为本科生提供了“只有在研究型大学才有的学习经历”[1]。这些计划的推行,为美国能够始终保持世界科技领先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高等院校参与科研工作的一般是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即使他们参与科研工作,大多也是从事一些最基础的体力劳动,或者机械的数据录入、文字处理等工作,而较少参与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等更深入的科研活动。这严重影响了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药学本科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式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基础途径。科研工作需要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药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如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每门学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每一门课的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在自觉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新思想。本科阶段科研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克服“尽信书”、“人云亦云”的倾向。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在解疑答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创新精神[2]。基于问题为向导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该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而后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意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2.2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考查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看通过实验是否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而言,学生对实验课程是有充分的积极性的,他们感到新奇、有兴趣,愿意投入时间进行学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但是,实验课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一种探索性、综合性的课程,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情景模拟和验证性实验上,而应当深入思考、积极创新。作者根据药学学科的特点,将实验课程分成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三类。以基础实验为第一层次,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功;以专业实验为第二层次,结合基础实验,循序渐进;最后,以综合设计实验为第三层次,该层次也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层次,结合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前期实验技能,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各抒己见,亲身实践,深入体会综合实验的全过程。通过各个层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3]。

2.3 课题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个学校和专业都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措施,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利用这种改革带来的有利条件,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他们能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对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一对一”的“小众化”教学,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协助导师一起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增强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由学生自由申请、自主选题、自行设计和自主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有机会直接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设定基金完成期限和建立定期专家审查制度,保证了基金课题的顺利完成,也培养了学生踏踏实实学知识,认认真真做实验的科研态度,成为培养学生实验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

2.4 毕业实习 药学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前一般都有半年左右的实习安排,通常是在药学院各教研室、附属医院及药厂进行。这一阶段是对学生本科课程学习的总结和提高,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科研作风与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潜能。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医院药学教研室每年都要接收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徐州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院校的药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20余名,对于这些学生,教研室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名学生都配备了专门的指导老师,在科研选题、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及毕业论文等每个环节,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最后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作者自2006年起,开始带教这几所院校的本科实习学生,每年均有1~2名学生在本人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实习。在带教过程中,作者注重实习学生科研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开始前首先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了解从事科研的思路和方法,然后通过具体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去查阅文献、设计方案,通过反复的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定期交流讨论,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记录的原始性与真实性,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都是作者特别关心与强调的地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与清晰的科研思路,比单纯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更为重要。通过对近6年来作者曾带教过的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其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了较高的科研素质和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也证实了该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3 药学本科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创新科研思路,培养科研兴趣 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大多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这为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目前的情况是,在本科阶段,大多数学生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为期不长的实习,较少接触科研,更不用说科研理念的形成和对科研技术的掌握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3.2 改变学习模式,拓展知识结构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法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广PBL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去思考、分析和探索。传统教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行课程体系重复繁琐,课程结构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缺乏对学生科研能力系统性的开发和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这才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3.3 培养独立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理论学习不能仅仅纸上谈兵,只有让学生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才可快速提高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里的“独立”是指学生不依靠或较少依靠导师的指导而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首先,学生应积极参与申请各级科研课题,特别是学校或院系专门为本科生设立的科研课题,如“第二军医大学本科生创新基金”。其次,学生应学会与相关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以获得所需的科研条件和设备。再次,学生还应学会组建科研团队,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且具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来共同进行科学研究[4]。通过实际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由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实践的培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本科教育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观念、兴趣和科学态度将影响人的一生。国家对于医药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为药学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强药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水平,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只要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形成关心和支持学生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多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从而促进我国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1] 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2):39-43.

Liu BaoCun.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and undergraduate research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J].Stud Foreign Edu,2005,32(12):39-43.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2] 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9(8):152-154.

Jiang ChangBao.Exploration of the method and path of cultivating science research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J].Sci Technol Manag Res,2010,29(8):152-154.Chinese.

[3] 刘继勇,郝天龙,朱全刚,等.药学专业本科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2):127-129.

Liu JiYong,Hao TianLong,Zhu QuanGang,et al.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s[J].Pharm Care Res,2011,11(2):127-129.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4] 侯俊林,詹向红,朱艳琴,等.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新型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9):829-830.

Hou JunLin,Zhan XiangHong,Zhu YanQin,et al.Exploration of new cultivation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s[J].J Trad Chin Med Manag,2011,19(9):829-830.Chinese.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本科生药学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