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贫困山区脱贫方式探索

2012-08-15昆明市农科院650034陈继顺骆颖俊

云南农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金源农业局昆明市

□昆明市农科院 650034 陈继顺 骆颖俊

□昆明市农业局 650500 王有德

金源乡处于昆明北麓高原,属于国家级扶贫攻坚地区之一,其中高峰、妥托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昆明市农业局挂钩定点帮扶两个村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定点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和省委、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挂钩帮扶工作规划”的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动真情,出实招,积极为扶贫挂钩点乡村出谋划策,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好事。首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找准贫困根源。

1 贫困村基本情况

高峰村海拔2 340 m,距金源乡政府15 km,距寻甸县79 km。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不便,其中,农业人口1 301人,人均耕地0.12 hm2,适合种植马铃薯、玉米、荞麦等农作物。人均纯收入99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妥托村海拔2 000 m,距乡政府所在地20 kg,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距寻甸县84 kg,交通不便,农业人口3 190人,人均耕地0.12 hm2,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人均纯收入1 197元,收入主要以种植、务工为主。两个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基础生活、生产设施欠缺,文化教育卫生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

2 脱贫障碍因素分析

2.1 生存环境恶劣

两个村地处高寒偏远山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极为恶劣,植被覆盖差,耕地瘠薄,交通不便,晴通雨阻,信息不畅,资源贫乏,即使有矿产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2.2 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较强,加上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低,灌溉沟渠容易塌方,因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增收靠天帮忙,脱贫难度大,即使脱贫了,一遇灾就返贫。

2.3 农民文化素质低

文化低、思想观念落后,接受劳动技能、农村适用技术、科学技术培训能力差、反应慢,致富无门。

2.4 产业结构单一,无支柱产业

单纯依靠种植玉米、马铃薯、荞等农作物,增加收入困难,有矿产资源、草山资源,适宜种植特色中药材臭参的自然环境,但由于道路不通,缺乏资金等原因,无法进行开发。

3 因地制宜,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为彻底改变两个村委会的贫困面貌,昆明市农业局首先成立了帮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扶贫工作制度和扶贫工作规划,深入扶贫点乡村一线进行民情村情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入户调查、民情恳谈、实地勘察、现场办公,征求区、乡、村意见等形式,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掌握帮扶点群众的困难和需求。

3.1 积极筹措资金

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作为重点扶贫项目,制定了《扶贫攻坚五年规划》,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坚持每年从行政经费中节约一点,发动农业企事业团体捐赠一点,干部职工捐助一点,努力实现扶贫项目目标的完成。

3.2 责任到人,组织到位

与扶贫挂钩乡、村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细检查考核标准,每一个扶贫项目都指定1名乡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明确具体的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全程跟踪监督指导,做到项目不落实,人员不撤离。

3.3 转变扶贫方式,实施参与式扶贫

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引导带动村民树立科学致富、项目致富的思想,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举行民情座谈会,引导村民克服“小富则安”的小农经济观念,致“富”先治“愚”,提高村民“造血”功能。

3.4 确定帮带扶贫项目,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一是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种植业。积极支持乡、村大力加快特色农业,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引入马铃薯、玉米良种进行品种改良,鼓励农户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型种植业,帮助协调申报、立项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养殖、草山生态开发等为主的特色农业项目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逐步帮助解决扶贫乡及村的生产落后、结构单一的问题,为早日脱贫奠定了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市农业局加强与各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争取、支持金源乡妥托及高峰村劳务输出,有组织地疏散富余劳动力前往昆明、东南沿海等地务工,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金源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6 000多人,妥托及高峰村委会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 600多人,全村年人均增收达230多元。

4 制定3年扶贫攻坚计划,全方位构筑脱贫发展体系

4.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对危险公路路段进行加固维护,路面硬化率均达100%,争取通公交。

4.2 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到位

通过市级中低产田改造及水利项目实施,两个村委会基本农田实现能灌能排能引,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做到户均一个小水窖。

4.3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市农业局农业科技人才、项目、资金优势,农业、农机、畜牧、种业要带着项目、技术、资金到扶贫点,实现贫困户每户有1项增收项目,人均667 m2以上经济林,初步形成两村委会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4.4 改善贫困山区生活条件

一是对全部自来水管道设施进行维修,使供水保障和自来水普及率显著提高。二是实现农村危房改造,实现贫困家庭户户有安居房。三是加强医疗卫生室建设,建立起功能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让贫困农户小病不出村。四是发展文化事业,两个村委会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建好两个科技文化活动室。五是全面完善两个村委会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贫困生扶持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

通过2年的挂钩扶贫工作,帮助申报金源乡农田综合项目开发1个,总投资1 024万元;落实扶持金源乡高钙米产业发展项目1个,总投资25万元;为两村委会的建设累计筹措资金60万元,使所挂钩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生活教育状况得到较大改观,村民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出色地完成了扶贫攻坚任务。同时,通过3年扶贫攻坚计划,全方位构筑贫困村发展体系,使贫困村有发展资金、发展项目,“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建立,贫困农户生活逐渐改善,最终实现彻底告别贫困的目标。

5 以“四群三深入”为切入点,认真抓好2012年扶贫工作

昆明市农业局把“四群三深入”、建设幸福乡村为切入点,2012年选派了朱龙章、李万红等4位科技人员深入到倘甸开发区金源乡妥托、高峰村委会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根据2个贫困村委会地域地貌,制定规划,听民生、办实事、解民忧,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制定了2012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计划,一个支扶贫、见实效的扶贫实施项目工作全面展开。

5.1 妥托村委会项目资金

1)计划在老黑山等5个村民小组种植臭参13.33 hm2,每亩补助100元,计2万元。

2)妥托、新田两村民小组种植万寿菊、金银花3.33 hm2,每亩补助1 000元,计5万元。

3)计划在黑山村民小组(汉、彝2个小组)修人畜饮水设施,解决两村235户819人的饮水,预计投资5万元。

4)科技(科技电影)下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输出技能培训,总计投资12万元。

5.2 高峰村委会项目资金

1)计划在沙锅、梁子等4个村民小组引进玉米新品种26.67 hm2,每亩补助100元,计4万元。

2)计划引进100 t马铃薯原种在8个村民小组改良种植,投资3万元。

3)计划在水井村民小组试种金银花3.33 hm2,投资 4 万元。

4)科技(科技电影)下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输出技能培训,共计投资11万元。

昆明市农业局扶贫开发项目本着投向明确,具有科技含量,带动贫困群众尽快见成效的原则,两个村委会2012年共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3万元。

虽然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昆明市农业局和扶贫点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金源农业局昆明市
常州金源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哎呀,骨折了
哎呀,骨折了!
浅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并非“小题大作”
桦甸市农业局积极参加第一个“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