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市高中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15杜晓峰

运动 2012年4期
关键词:绍兴市网球高中生

王 丽,杜晓峰

(1.浙江省绍兴县鉴湖中学,浙江 绍兴 312050;2.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浙江 绍兴 312050)

绍兴市高中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 丽1,杜晓峰2

(1.浙江省绍兴县鉴湖中学,浙江 绍兴 312050;2.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浙江 绍兴 312050)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5个高中的网球运动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绍兴市高中网球运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加强管理、积极扶持、设立激励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网球运动;高中;现状;对策研究

网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战术与体能并重的体育项目,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都有很高的锻炼价值。所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和了解网球运动,分析和肯定其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绍兴市高中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以正式登记的网球社团成员为总体,随机抽取社团成员100名,越崎中学、鲁迅中学、柯桥中学、鉴湖中学、育才中学各2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收集了大量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且进行了整理。

1.2.2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有效问卷率达99%。

1.2.3 访谈法对越崎中学网球项目的负责人、6 个学生社团干部等进行访问、座谈,访问了解他们对网球运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2 现状与分析

2.1 绍兴市高中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分析

2.1.1 网球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本文以周为评价单位,对高中网球课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70% 的高中每周网球课程仅有一次,30% 的高中每周开设两次网球课程,每周开设网球课程两次以上的高中一个没有。与成熟的篮球、足球课程相比相差甚远,导致很多学生在没有得到良好的网球运动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参与网球运动,不但增加了运动中受伤的几率,而且直接导致网球教育质量下降。

2.1.2 网球协会开设现状与分析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网球协会从整体上来说开展还算正常。相当数量的学生能保证每周进行一次活动(27%),而大多数的学生能至少半月内能进行一次运动(38%)。而从主观愿望角度,58%的学生认为网球协会应该每周开展一次或以上。因此,现实的情况与学生愿望值有一定的差距,反映出网球协会开展活动的频率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活动接近1/4,但是也有一些效率不高的情况存在。其中,开展质量不高和次数少的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学生对网球运动不感兴趣,客观原因是因为受场地的限制,一些学生虽然想打球,但因为场地少,而不得不放弃。

2.1.3 网球爱好者的形成状况与分析

调查发现,大部分会员都为高一、高二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5%,而高三学生的比例非常少,不足4%。这可能和高三学生临近高考,升学考试的压力学习繁忙有关。还有就是参加网球运动的男女比例不平衡,绝大部分是男性成员,女性占很少的比例。其中参加网球运动的还有一批老师,他们形成了大学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高中生树立了榜样。

2.1.4 高中生参加网球的动机与分析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消遣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成了高中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主要动机。据相关资料统计发现,近80%的高中生喜欢网球,30%的高中生想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健身的作用,而50%的学生想通过网球运动来获得娱乐。随机调查发现,高中生参加网球运动的主要动机主要包括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35%)、锻炼自身的能力(30%)、发展兴趣爱好(23%)、结交朋友(12%)。这说明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锻炼自身能力仅是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次要原因,高中生把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放在首位说明学生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有所提高,参加网球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自身的能力,而是把它看做丰富生活的一种形式。

2.1.5 学生未参加网球运动原因与分析

学生没有参加网球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次排序是对网球运动不感兴趣占17%,对网球运动不了解占8%,没时间占16%,运动项目多不好选择占26%,没有必要选择占12%,其他占21%。显然,影响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网球不了解或没有时间;主观原因主要是对网球部感兴趣以及选择不好。在这样的原因下,要加大学生的参与率,需要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对网球运动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网球这一运动中来。此外,学校还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消除学生对体育的偏见,加深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2 绍兴市高中网球场地设施情况与分析

场地设施是网球运动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前提,缺少这一条件网球这一活动将难以展开。被调查的学校中,网球场地每个学校有2片,学生数量与场地数量的比例显然太小。目前,现有场地的主要用途依次为对外赢利、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教师活动、网球队训练、网球教学、网球比赛、学生网协活动等。与高中生对网球日益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网球场地的严重缺乏,这已成为阻碍高中网球运动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2.3 高中网球经费问题与分析

经费问题是网球运动存在和发展的保障,甚至成为制约网球运动发展的瓶颈。而经费的花销主要在场地租赁、物品购买上。学校关于校园文化的投入,大部分集中于篮球、足球的活动,而针对网球的资金支持只在特殊的条件和环境下拨款。高中网球的主体是学生,大多数同学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于维持网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基于以上原因,网球运动的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网球运动发展和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

2.4 高中网球课程师资配备现状与分析

网球任课教师的数量和专业业务情况是高中网球教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保证,调查显示在开设网球课的学校里,有35%的高中配备1名专业网球教师,有58%的学校配备1 ~ 2名专职教师,网球专职教师的缺乏呈上升的态势。从这些网球教师的专业业务情况来看,有90%以上的网球专业教师是通过自学、参加短训班学习或参加体育院系选修课来完成和提高业务能力,通过体育院系修网球专业的教师较少。说明我国高中网球专职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和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2.5 高中网球发展的校园文化特点

2.5.1 高中的体育氛围高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中在网球运动开展的优势十分显著,高中具有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能迅速地汇集、传播各种体育信息和其他信息,及时反映体育动态,具有开展网球运动的基础。

2.5.2 绍兴市高中网球发展的信息渠道高中具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快捷的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高中良好的资源条件,为网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高中的网络资源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发达的网络渠道获得网球信息,对高中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绍兴市高中网球师资力量欠缺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训练能力,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取得最佳的教学、训练效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承担高中网球教学与训练任务的教师(或教练员)现状不容乐观,真正从体育院校网球专业毕业的教师极少,多数都是通过短期培训或自学获得网球技能,难以保证教学和训练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网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3.1.2 绍兴市高中网球发展经费不足高中网球的主体是学生,大多数同学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于维持网球运动的正常开展。还有绍兴县高中对网球这一运动的资金投入远远比不上对足球、篮球的资金投入,而针对网球的资金支持只在特殊的条件和环境下拨款。这就造成了网球运动在高中无法很好发展的原因。

3.1.3 绍兴市高中网球场地缺乏网球运动场地设施是开展网球运动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网球场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网球运动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与高中生对网球日益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网球场地严重缺乏已成为阻碍高中网球运动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

3.2 建 议

3.2.1 加强高中与社会联合,创造网球运动良好氛围网球运动因其特殊的运动形式导致教育开展成本偏高,我国高中网球教育可采用相对开放的运行模式,加强与社会营利性机构的合作,开展俱乐部式的网球教育、培训及普及工作,调动社会资金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成本较低的网球教学模式并能够提高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率,创造网球运动的良好氛围。

3.2.2 重视师资梯队及网球运动选手培养师资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中网球教育开展的瓶颈因素,增强师资梯队培养工作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高中网球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网球运动的兴起,导致专业网球教练人员需求缺口增大,单纯依靠体育院校培养和提高网球教练薪资不能够解决问题,应注重选择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形成强大的师资梯队。

3.2.3 完善俱乐部运行机制高中应加强和完善网球运动俱乐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网球运动普及。同时可选择与社会团体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网球运动俱乐部,充分利用高中网球运动师资资源优势,不但可以降低俱乐部运行成本还可以促进网球文化传播。

3.2.4 加大投入,改善环境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参与网球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活动、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学生想通过网球这一运动来相互交流,释放压力,愉悦身心,培养体育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网球运动的发展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校应对网球这一体育项目给予鼓励,增加投入,支持和引导学生对网球的认识。加大投入,不仅仅是经费的增多,场地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指导力量的加强,关注程度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赖炳森.1993-2000年我国网球科研状况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1).

[2] 蒋伟浩.1994-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3] 王永.刍议网球发展的学校之路[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4).

[4] 李刚.我国北方高中网球俱乐部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 许益芳.论大学生网球运动与身心健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4):79-82.

[6] 丁玉科.论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体育教学,2002(6).

G845

A

1674-151X(2012)02-06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32

投稿日期:2011-12-25

王丽(1978 ~),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绍兴市网球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