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选材模型与方法研究

2012-08-15颜意娜

运动 2012年4期
关键词:选材心理素质听力

颜意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选材模型与方法研究

颜意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体育性、科技性、趣味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项目运动员除了要具备身体心理素质之外,还需要掌握无线测向机的结构和学习无线电方面的知识,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听力以及电子制作技等。本研究根据项目特色提出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选材因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素质、专项知识以及听力要求和听力的检测等几方面进行选材,并提供了选材方法。

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

1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概述及其选材特点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测向活动的主要内容。它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它是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即发射机),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的丛林或近郊、公园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通常,我们把实现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由于无线电测向运动既不是纯科技性的室内制作,又不是固定场地上的单一奔跑,而是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室内与户外、体能与智力的结合,集科技、健身、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对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体魄、磨炼意志,进行国防教育,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参加该项目,除要进行身体训练外,还需要学习无线电方面的知识,要掌握测向机或其它电子制作技能,该项目特点主要体现在:(1)体力消耗大。无线电测向运动通常在田野、山林中进行,道路崎岖起伏,有些地方通行条件很差,都会增加体能的消耗,而且常常是变速跑,全过程中的“冲刺”较多,所以体能消耗大;(2)动作结构的变化。无线电测向运动在奔跑时要根据野外路面采用不同的方式,技术动作的结构变化很大。在场地中跑可以选择一定的合理动作,而无线电测向运动由于手持测向机,上肢摆动不对称,特别是要根据野外的实际情况,无线电测向运动员要采用不同的技术跑;(3)增强运动能力。无线电测向每场要跑6 ~ 10公里左右,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大量血液流向运动系统,脑部供血供氧相对减少,思维能力相对也下降,为了保持清晰的头脑、注意力、分析判断的准确性,需要有很强的运动能力;(4)良好的心理素质。无线电测向运懂在野外寻找不到目标点时,运动员通常会产生焦虑、多疑等不良情绪。参加无线电测向比赛必须具有勇敢、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素质。

2 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条件与方法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个人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体育发达国家对运动员选材问题都颇为重视,他们提出“要选天才,不要光选身材”。为此这些国家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选材制度,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相结合,从人体形态、生理机能、遗传因素、运动能力评价、运动水平发展潜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去观察和评价运动员,挑选天才,收到了显著成就。科学选材的成果显示出正确的选材等于成功的一半。选材的核心是预测,即运用经验和现代的科学手段预测选材对象未来的竞技能力。目前,我国关于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才刚刚起步,近几年已有学者在心理素质、人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其结论尚待进一步的试验才能肯定,选材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无线电测向运动运动员的选材研究问题入手,根据无线电测向的运动特点,提出适合项目特点的选材标准和要求及方法。

2.1 身体形态概述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运动员选材多倾向于选身高但又不失灵巧而体轻者。身高有利于增大步幅,灵巧有利于适应复杂地形,体重较轻的人在越野跑中比较省力。要求男子成年后身高1.72±3厘米,女子成年后身高1.62±3厘米。对于14 ~ 15岁的少年,应达到:男子身高1.68 ~ 1.71米,体重 55 ~ 60公斤;女子身高 1.58 ~1.62米,体重40 ~ 47公斤。体形要求匀称修长,骨盆较窄,臀部肌肉紧缩向上,膝踝关节较小,双腿纤细,键条清楚,足弓较高而弹性好。青少年身高及体重发展趋势与遗传关系密切,为做好预测,应了解其父母的情况。

2.2 生理机能方面生理机能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要求和专项身体素质两个方面。现在为了解决好本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以下问题。

2.2.1 专项耐力素质无线电测向运动要求生长发育良好,身体健康,各器官协调发展,无先天缺陷。专项耐力素质要求高。因为无线电测向的长距离比赛,男子每场比赛要跑动7000米左右,女子跑动

6000米左右。而且在野外场地、常要穿丛林、越坑沟、过障碍等。距离长、难度大。为能尽快跑完全程,专项耐力就非常重要。它对比赛成绩有直接重要影响。专项耐力差,则行进时间长,同时会因体力不支而严重影响技术操作和战术发挥。影响耐力的生理机能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心肺机能。其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通过训练所获得的改善是有限的,因而在选拔运动员时,一定要把心肺功能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条件,进行细致的反复观察和测试。

最简单可行而又颇能说明问题的机能测验是量脉搏。例如,安静时的脉搏频率,安静时的脉搏频率最好在早晨起床前测量,

其单位是75次/分;负荷后即时脉搏频

率。此科目在运动后立即进行。一般是以运动停止后最初15秒的脉搏数乘以4作为即时脉搏频率;负荷后3 ~ 5分钟脉搏频率,在运动后休息3 ~ 5分钟再测量。

2.2.2 其他身体相关素质身体素质主

要包括5个方面: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选材中,针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测试。已经有学者研究证明,专项速度与灵敏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专项速度与灵敏对完成比赛的时间有着直接影响。它和专项耐力一样,决定着运动员比赛过程的跑动速度,而在“赶信号”“跟人”“摆脱”“终点冲刺”时,专项速度与灵敏尤为重要。如果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与灵敏水平无法满足完成上述任务的需求,就可能出现因局部耽误了几秒钟,全局延误几分钟,而比赛名次退后几位的后果。

2.3 心理素质

无线电测向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超常的心肺功能,同时也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选材时要相应考虑到运动员的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性格要活跃而沉着,有忍耐和钻研精神。同时,要求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怕吃苦、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心理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是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关于神经类型,多数选择倾向于优先选择活泼型和安静型。活泼型的人经过训练能形成意志顽强、注意力集中、理解能力强、有创造性等优良品质。安静型的人稳定沉着,行动简朴扎实,平时显深沉,暗中努力,有内秀而才华不易显露。

根据男女身体的差别和性别之分,男性无线电测向选手具有动作神经过程的速度性特点及情绪稳定,理智性强,独立处事,行为现实等个性特点。而女性无线电测向选手则有动作神经过程的准确性特点,随和顺从、心理平衡等个性特征。有学者研究我国男,女无线电测向运动员共同具有注意范围类型的全面性、情绪体验强烈及人格方面表现出聪慧、独立性强、有恒负责、冒险敢为等特征。反应速度快(尤其是听力反应,属于有意识的意志行动,对提高技术和成绩有良好影响)、速度感觉好(准确估计自己跑速、正确分配力量及灵活调节速度)、感知敏感性强(提高动作频率与改进技术的心理前提)以及有“很快”的强烈愿望,是无线电测向选材时运动员需要具备的重要心理特征。

2.4 专项知识的基本要求

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选拔应具备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心理等方面要求外,对运动员的无线电基本知识、电子技术、电子器材制作等方面提出一定要求。因此,选拔无线电测向运动员应考虑具有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工科背景或物理爱好者的学生。

2.5 听力要求和听力的检测

无线电测向运动要求运动员用耳朵听测向机内的声音来判别信号、方位。这就对他们听觉的差别感受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只有经过长期锻炼才能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做出快速准确的决断。另外,因为无线电测向是户外运动,会碰见不同的自然环境,所以需要提高和测试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的声音辨别能力。对于运动员的听力检查参加此项检查的运动员皆没有听力障碍听力皆良好,做此项检查主要是从精英中挑选精英:(1)对运动员播放早准备好的几段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摩托车声、上课铃声、打雷声、流水声。然后叫检测者诉说他听到的声音,结果是如果运动员有一种声音判断错误将被淘汰出局,无法进行下一轮的检测;(2)对运动员进行纯音频检测,将音频调到25分贝,检测是否有听力障碍;(3)在纯音频中加入“滴”的声音,叫运动员听“滴”的声音有几声,看运动员是否回答正确。每次实验检测3次,其错误率不能小于90%。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检测,符合要求的、达到目标的运动员就可以成为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运动员,在各个方面加强专业训练。

3 结 语

基于本文研究和总结发现,无线电测向运动运动员的选材主要在于条件的设定和方法的选定以及教练员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必要的判断,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本文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调查,以形成一套具有无线电测向运动项目特点的选材体系。

[1] 王力军.无线电测向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0(5):47.

[2] 朱玲.高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可行性[J].体育世界·学术,2008(5):50-51.

[3] 陈华.无线电测向运动教学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5-67.

[4] 周鸿顺.无线电测向系统[J].无线通信,2006(4): 36-39.

[5] 张君毅.超短波测向系统定位区域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5(1):11-13.

[6] 冯昶等. 无线电“猎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7] 黄敏.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4,13(2):64-66.

[8] 李荣华. 健康智慧的体育项目—无线电测向运动[J].搏击·体育论坛,2010(2):65-66.

[9] 邵永祥.定向运动与无线电测向运动之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01-102.

G876

A

1674-151X(2012)02-02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15

投稿日期:2011-12-14

颜意娜(1976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选材心理素质听力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