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心理的促进

2012-08-15何灵芝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幼儿过程

何灵芝

(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5)

试论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心理的促进

何灵芝

(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5)

幼儿期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既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又能够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心理作为一种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体表现,通过动作练习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的有效刺激,促进幼儿大脑各个技能的完善,从而为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幼儿体育活动对健康心理的促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以期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幼儿 体育活动 心理发展 有效刺激

在幼儿教育实施的过程,体育活动作为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主题内容,加强对幼儿体育活动对其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对提升幼儿教育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重视每个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多种形式的鼓励措施,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动作技能的发展,从而实现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心理的促进。

1 促进幼儿健康自我意识的养成

1.1 因材施教,确定科学的活动目标

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是借助于动作来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的,这些也包含着对自身的认识,并按照自己曾经的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评价来获得当前的一种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基本动作,能够帮助幼儿获取自身动作的正确感知,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因为幼儿身体发展是量变到质变这么一个过程,其变化有着特定的连续和阶段性。此外,幼儿个体间客观差异的存在,更加要求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要有效设置,要因人而异,这样更能够保护幼儿健康,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1.2 教师要做好活动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面对刚刚入园的幼儿,教学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幼儿教学的需要。幼儿体育活动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好物质材料准备,如呼啦圈、小跳绳等;同时也要做好知识准备,如体育活动知识、保健知识等。在活动前,教师通过提供各种丰富的幼儿体育器械,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对活动场地的合力布局,能够更为充分的应用场地,提高安全系数。同时,教师的知识准备,能够帮助教师更为科学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课,更好的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3 加强对幼儿体育评价的有效使用

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首要表现就是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由于心智、年龄等问题,其自我评价能力较低,更多的是依赖于成年人的评价。收到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自我评价更多的是主观情绪的体现。因此,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多鼓励性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以更好的促进其自信心的形成。

1.4 促进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

幼儿自我意识的有效发展,主要表现为幼儿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因为幼儿的大脑发育没有完善,尚处于不成熟状态,这就造成幼儿不可能很好的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刺激、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比如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同伴对自己的友好态度、幼儿自身扮演的角色等,都能够对其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表扬、角色扮演、同伴交往等来加强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

2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与引导

相关的试验和研究表明,情绪情感能够对幼儿的心理、幼儿的行为产生显著的刺激作用。情绪情感的控制作为个体心理品质的一种,也是导致心理产生异常的原因之一。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各种体育动作和体育器材,能够对幼儿的感官产生有效的刺激,从而更好的提升幼儿大脑髓鞘化的速度,帮助幼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能力的提升,使得幼儿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更为和谐,实现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2.1 避免幼儿体育活动的被动参与

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体育基本动作需要幼儿进行学习,幼儿习得这些体育动作,是开展活动的需要,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将体育动作化繁为简,找到教学的重点,以生活化的展示方法,传授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避免幼儿被动参与体育活动,以保护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教师要通过创编儿歌等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教师要多和幼儿交谈,以更好的解孩子们的需要,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提供更多感兴趣的活动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主动活动尽兴活动;有了老师与幼儿的沟通,从中老师能够准确的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把握孩子的真实意愿、兴趣、爱好。

2.2 教师要积极的对待每一个幼儿的活动表现

幼儿因为心智发育的不成熟,其情绪很容易就受到成年人的影响,教师作为幼儿体育开展的主导者,教师对幼儿的态度能够直接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因此,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发现和总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点,以鼓励和欣赏的眼神来激励每个幼儿,促进幼儿自我肯定的提升。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注意到动作能力较高的幼儿,而忽视了中间的幼儿,没有及时的发现活动过程中情绪低落的幼儿,导致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收到影响。另外,教师的情绪也能够对幼儿的心身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求教师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

2.3 创设体育活动的各种美育情景

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美育因素。人们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体育美学因素带来的。因此,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准备的时候,要用美观、有效、健康的体育用品,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大方、熟练,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有效,教师的态度要有亲和力。这些积极的因素构成了体育活动课的美学因素,给幼儿的情感、视觉、心理一个积极的引导和刺激,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积极发展。

2.4 加强对幼儿心理障碍的克服和引导

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惧怕、不合群、积极性低、攻击行为等,这些心理障碍作为幼儿发展中的现象,是正常存在的。但是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通过体育活动的各种积极作用,来发展幼儿的团结、积极、互助的优良心理品质。并借助于体育活动的场景、内容等来对幼儿的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体育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幼儿体育活动开展内容、开展的形式、开展的情景都会对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产生影响,同时,教师作为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很容易就影响幼儿的情绪。因此,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活动开展的准备、加强对活动场景的布置、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器材、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及时的对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干预。以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实现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和干预,更好的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1]周俊鸣.把握体育活动特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J].幼儿教育,2009(13).

[2]曾桂兰.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J].贵州教育,2009(17).

[3]苏斌.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4]涂新桃.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方法与途径[J].贵州教育,2009(17).

G807.1

A

2095-2813(2012)10(b)-0013-02

猜你喜欢

心理幼儿过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心理小测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心理感受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