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美的体现及现代传播

2012-08-15顾会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套路竞技

顾会玲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0)

武术美的体现及现代传播

顾会玲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0)

受北京奥运会的推进动力,中国竞技体育有了快速的发展,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却远距奥运大门,而对武术要不要进奥,该不该进奥,以何种形式进奥,众说纷纭,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方法从美学、文化认知、传播等多个视角对武术发展之路进行分析。

武术 奥运会 美 传播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支奇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武术发展屡经厄运而不衰,并不断得到发展,就是因为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展现出的独特的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武术源于中国,更属于世界。1982年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以此为标志,竞技武术开始踏上国际化征途。20世纪80年代,我国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20世纪90年代,成功举办了世界武术锦标赛;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武术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竞技体育项目。从此,武术跻身奥运会变成了众多武术练习者和爱好者追逐的梦想。

1 武术合和思想与奥运精神的平行线

从“行云流水”的表演中,可以充分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因素,西方文化在他们那个特殊的区域文化背景下,造就了他们追求新奇、寻找刺激、挑战难度的性格思维,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希腊,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海洋文明,它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古奥林匹克也是在古希腊自治、民主、法治、平等为核心的城邦制度下形成的,它是人类思想解放和个性张扬的保障,也正是竞技体育形成的基础,是古代奥运会产生的最基本的思想基础、是其产生的根源。中国武术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讲究传承谱系、价值取向、哲学思想、审美情怀乃至于生活方式在内的有机文化整体,它的发展遵从的是文化血脉的传承以及武学精神的弘扬,而奥运会则是一个城市体育竞技平台的展现,与武术发展的内涵有所相悖, 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体现的是人类摆脱自然束缚追求体能极限的思想,而中华武术追求的不仅是个人身体的完善,更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达致到中国古典哲学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西方的文化产物,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大相径庭,我们是否要摒弃传统观念而效仿西方呢,也许我们应该找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点,再以和谐的观点看待武术与奥运的关联。

1.1 奥运会中体现的武术动作“美”

记得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行云流水”,那种柔中带刚、刚中寓柔的功夫美;那种动作舒展、大气磅礴的洒脱美;那种眼神中透露的精气神美深深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武术套路中糅合了各个高难度动作,尽显力量、速度、灵敏、平衡等素质,他们展现出的是习武之人的豪情,可以说是当年春晚的一大亮点,再看看这些表演者,都是各届武术比赛的冠军,他们从小习武,基本功扎实,对动作的力点把握的很到位,很有观赏价值,真的是让武术在世人眼前一亮。这些表演者在做高难度动作时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创造的活力,给人一种身体美。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展现的是人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美感,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

竞技武术套路动作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而是一连串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武术套路运动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超强的综合身体素质,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多年的磨练,才能在武术套路比赛场上更加熟练、更加完美地演练出一套高水平的武术套路动作,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难、美、新”是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难度高、动作美是其特点的表现,但武术套路的演练始终不能脱离其技击本质。技击美是武术的内在美,技击内涵寓于武术套路运动之中,竞技武术套路是通过身体语言为媒介传达出来它的技击美。

1.2 传统中的内敛美

而传统武术追求的是含蓄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讲究内敛,讲究含而不露,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在美不是能通过统一的规则、严格的评分标准可以评价的,那些外在的东西不能圈住人内在的气质,中国传统武术注重武德,注重人内心的感受,经过长期的自我修炼,自身的精气神贯穿于习练者的一言一行中,这种追求的内在美或许是与奥林匹克的外放美相矛盾的。而武术的多元化也使它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削弱,大多数习武之人也不以竞争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要求身心的独特体验。

《易经》指导了中华文明的诸多方面,其对武术具有普遍的引导意义,《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指出了阴阳的对立统一,成为构建太极阴阳学说的基础。清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到:“太极者,无极而生”可以看出,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气等中国古典哲学概念已经融入并且成为武术的指导思想。武术还融入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吐纳引导术、兵家的兵形说、中医的经络学说等,而这些在《易经》中都有记载,因此在《易经》引导下的中国武术追求“和”,表现在人自身的协调、人与人的互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和谐美,中国武术不主张争强好胜,而要求内敛美。

1.3 古代军事中武术之美的需求

据《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说的是元封三年汉武帝为炫耀其国力的强盛富足,举行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角抵”表演,盛况空前,在《汉书·武帝纪》引文中清楚地表明这种角抵是一种类似摔跤的武技竞技活动。汉武帝为什么推崇角抵表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表演有很好的观赏性,深受王公贵族乃至皇帝后妃们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与军事有关,作为当时的一种军事训练手段可以提高士兵的军事技能,通过摔跤可以提高武艺、增强体力、鼓舞士气,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完全要靠人力取胜的背景下,这种角抵表演无疑会受到军队的重视,军事力量是取胜的关键,因而统治者会非常重视,使得这种角抵活动可以发展流传。

在科技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不需要人力来增强国力,这个社会不需要打打杀杀,但无论岁月怎样变迁,中国武术的本质不能丢,如果没了技击原理,那就不是中国武术了,动作中展现出的就会失去武术的精神特征,没了魂,就成了死的,而武术是活的,是灵的。现代社会虽不需要用武力来彰显军事,但军事的强大却直接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传播。我们的武术现在发挥的作用依然是增强体质、凝聚士气。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武术的渊源更早于奥林匹克,我们完全可以把武术划分出来与奥林匹克旗鼓并进,作为一种文化向外传播,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都是直接相关的,在我国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不必强求武术进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武术一定会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1.4 现代影视作品中所展现的武术美

1973 年前后,以武打见长的功夫片演员李小龙,力挫欧美搏击选手,威震体坛,红透武打影幕,使功夫片风靡全球,出现了第一次世界性学习中国功夫的热潮。美国《时代》周刊将李小龙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世纪英雄与偶像”。之后,获得过几次全国武术套路冠军的李连杰通过《少林寺》影片,凭借扎实的武术功底,洒脱的武打动作,深刻地体现了武术文化的无穷魅力,引发了第二次全球中国武术热潮。是他们向世人展现了武术的魅力,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武术爱好者的壮志豪情,发挥了作为武术“名片”感召作用。武术不一定非要进军奥运才能向外传播,李小龙的时代,想必武术离奥运还很远,为什么当时会出现武术热,人们看到了武术的攻防技击价值,看到了习武之人身上散发的精神美感,他们身上没有固定的范式、标准,体现了当时人们审美的需求,同时也是能体现人们思想的武术。

追求着武术美的要求,我们在传播武术的同时应该追求现代人现代美的体现。但首先要做的是国内的普及。

2 国内传播的要求

(1)在学校教育方面,政府制定一定的政策,让武术在学校的课堂上活跃起来,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很差,可以给他们编排简单愉悦的武术操,激发他们学习武术的兴趣,从小就培养国人的武德修养;每个中学都要配备武术教师,开设武术课程,各高校的武术课变成必修课,当然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是武术健康发展。

(2)社区里多配备武术指导员,或许可以让学校武术教师按照就近原则分管社区的指导,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在社区的传播当然要注重武术健身的效果。

(3)是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为准绳,确定了我国有129个拳种,1000多个套路,1000多个功法,其丰富性可见一般,更不用说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发展的新流派、新功法。保护传统武术,首先就要先从那些拳种继承人的保护开始,有能力的给以指引,能力不足的政府帮助,使古老的拳种得以传播。社会与政府协作建立大量的武馆,真正的使武术在国内进入每家每户,其次才可以很好的在国际传播。

3 武术现代价值美的传播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中应注重武术内在精神的宣扬,武术健身功能的开发是武术国际传播的最佳切入点,中国偏重于人体康寿、保健、治疗的养生体系,该体系有完整的结构、功能和理论基础,并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中过于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忽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象,中国传统体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纠正。这将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造福于人类的未来。

4 结语

想要创业,首先要择业,武术要想在奥运中展现美,要选择方式,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军奥运,这样才有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的完全,这就要求武术界要选择好一项有代表性的拳术,亦或是太极,亦或是武当。老拳师门要摒弃门派观念、集各家所长、统一思想,真正回归到发扬中国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上,而且这个拳术要集社会各方学者及各级人士的思想研究,充分表现出前沿性、科学性、可重复性,要真正能表现出人民的需求。光靠各界人士的力量发展中国武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在人力、财力等方面都要给以全方面的支持,在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备时,新时期武术就能再次掀起人们追求武术的浪潮,让更多人认识武术、理解武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古老文明,它的传播目的是全世界人民的认知,当然进奥运会可以最直接、最快速的让世界人民看到武术,当然是在武术能进入奥运会的前提下。

但我们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有亲和力的方式呢,如果是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切磋会不会更和谐,这样人们会不会感到更多的是习武的快乐,我们新教育观总是强调快乐学习,新体育观也强调快乐体育,有了快乐的动力,人们的学习才会更持久。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从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希望能够找到武术与奥林匹克之间共同的乐趣。

[1]董刚强.中国武术体育化发展过程的社会学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2): 3-5.

[2]刘仁仪,李一新.人文奥运与武术发展[J].肇庆学院学报,2007,28(2):93-95.

[3]王华.浅谈中国武术进军奥运会的利弊[J].论坛集萃,2011(8):297.

[4]倪峰,黄振华.试谈武术步入奥林匹克殿堂[J].体育文化导刊,2002(4):49-50.

[5]杨文立,刘庆庆.浅谈武术传播与发展的明星效应[J].艺术之窗,2011,6:195.

[6]丁林涛,邢午.竞技武术国际传播的理性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112-114.

[7]马艺华.他有一颗中国心[N].中国体育报,2011-11-10.

G852

A

2095-2813(2012)11(c)-0081-02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套路竞技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Airbnb上的套路
眼下有套路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