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2012-08-15何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全民计划体育

何琳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何琳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越来越注重生活的高质量,而这离不开良好的身体状况。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健身热,因此需要培养更多的健身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体育专业人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针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要求来相应的指导教育学生,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全民健身计划 健身运动 高校体育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来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和阳光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全民健身意识。

1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教学

1.1 全民健身的概念及现状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

目前,全民健身运动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容我们忽视的,需要各级政府和地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首先,群众的健身意识还不够强,并存在明显的误区。大多数人认为健身锻炼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身体状况良好,不需要参加健身运动;还有一些大多数的年轻人只是被动的欣赏体育比赛,虽然这是热爱体育运动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被动的欣赏并不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更有甚者认为体育锻炼就是为了参加比赛,这些观念都是有误的。其次,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体育指导人才及相关健身设施齐全,健身活动开展的就好些。相反,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健身活动开展情况就不容乐观。最后,虽然国家为体育场地的健身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是真正对群众免费开放的少之又少。缺乏体育场地、器材也限制了健身活动的开展。大多数的体育健身场地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样就使大多数人成了“观众”而非参与者。这些都大大地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这些问题,都应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来逐步解决。

1.2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体育是联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纽带。高等学校是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学生不像中学那样专攻学习,大学生已经开始渐渐的接触社会。高校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因此,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将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需要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将由高校培养和提供,高校是全民健身计划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高校培养出的体育人才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为全民健身计划贡献出自己的所学。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就需要针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同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也为高校体育人才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途径,提高了体育类人才的就业率。

2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1 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意识。使学生无论是否在学校都要具有锻炼身体的欲望,并能够独立的进行体育锻炼。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要有所转变。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馆,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在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可以自由选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教育,还要从全民健身的角度考虑,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全面健身理念。将全民健身融入体育课程,在教材的结构上重视体育理论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育科学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适应社会需要,加强学科建设

高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学校缺少的专业和科目。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学校就必须要根据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高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体育教师。高校要适应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新观念,及时调整教学理念,要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及时增设相关体育专业,扩大高校的办学面,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办学能力。

2.3 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培养优秀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首先,要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都会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没有优秀的教练和指导者,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高校还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高校拥有优秀的教学人才和资源,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努力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健身运动的技巧,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和标准。最后,还要培养体制监测员。全国各所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身体检查,高校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锻炼他们成为合格的体质监测员。

2.4 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充分利用

国家每年对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建设和维护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然而,并不是所有高校的体育设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高校体育设施资源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浪费或者利用不当。例如,每当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大多数体育场馆和设施都是闲置的,没有得到利用。因此,学校在体育设施资源闲置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和教师开放,甚至可以向公众开放。全民健身计划得不到全面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如果高校可以在保证校园安全的情况下向公众开放,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体育资源设施,也为公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场所。

3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全民健身的意义

3.1 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保障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宏伟的社会工程,必须以系统的全民健身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先导。高校在研究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因此,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要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高校也要积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校要对全民健身基本理论、健身运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为这项运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地研发运动保健和运动医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确保全民健身运动的安全实施。

3.2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全民健身的经济意义

高校体育不论在师资还是场馆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将高校的体育资源,作用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使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高校体育要有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只有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知识和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和发展,社会同时也是检验高校知识和价值的最好课堂。指导体育健身活动实际上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学校的体育场馆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同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更是补充高校体育发展资金需要。高校以有偿的形式向社会提供体育健身娱乐服务,补充了高校体育发展的经费所需,保证了体育场地设施的更新与维护,开放经营体育场馆,在保证教学、训练、科研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增加第二课堂以及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健身服务,这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后,学校体育不再以运动技术为主,而是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具备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同时,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公众开放后,也为公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便利。高校要瞄准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使学校成为全民健身的科研基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有用之材。

[1]张志刚.高校社会功能的时代走向[J].潍坊学院学报,2003(9):8-12.

[2]朱启娥.论加强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J].咸宁学院学报,2011(12):113-114.

[3]常伟.论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77.

G80

A

2095-2813(2012)11(c)-0063-02

猜你喜欢

全民计划体育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