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现代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2012-08-15李桂英李玉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生物因素疾病

李桂英 李玉超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系 北京 10042)

回顾人类历史,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其认识水平也是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并与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中叶,以实验为基础的生命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显微镜的发明为人们探求传染病的病源体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在一个时期,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理学等等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在疾病认识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有助于健康事业的发展。从人们的观念来分析,认为身体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主要还是在生态平衡这个点上,直观来说人、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平衡就是健康,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导致人类发生疾病。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不断加强以及人群当中患病人数的增加等等因素都会导致使其这个平衡被破坏。这种健康即是维持生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这种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健康与疾病现象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便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

1 现代健康教育的模式

在有效控制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导致疾病之后,如:肿瘤、精神病、心脑血管病等等非生物因子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力量。当这些疾病在人们面前不断出现之后,同样也会受到全人类的关注。从这里我们发现,虽然生物健康教育模式的贡献是不可忽视 ,但是面对着因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等而导致的疾病,却束手无策。实际防治中,部分生物因素导致的疾病也会受到束缚。基于这些状况,研究角度应该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角度入手,从而需求新的健康教育模式。这时,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便应运而生了。人们不再单纯地从人的生物性方面来考察健康问题,而是更全面客观地从生物性、心理、社会三方面来探讨健康与保健行为了。健康不再只是疾病与虚弱的匿迹,而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2 现代健康教育模式出现的社会文化根源与人类科技进步的背景

(1)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文化也随之发展,人们在生命本质上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神的世界,四体液构成的人、机器人、生物人一直到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人类渐渐的明白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内心活动与社会性质是其他种类没有的。只有将研究角度摆到人是“社会人”这方面,才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因素、疾病现象以及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充分发挥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作用,通过两者合一的方法去将健康问题解决,才能逐渐突破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从而转向为以“生物——心理——社会”体系为主的健康教育模式。

(2)人类的健康与社会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更新,人们关于健康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前,没有病痛就是健康或者把病治好也是健康这样的观念;当今,“身体、精神以及社会的三者完满状态”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或者说是新时期的健康观念。人们在健康观念上的改变是随着人们对生命认识的变化来改变的,它认为人应该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考察人类疾病与健康时,需要通过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的综合性来开展。

(3)现代健康教育模式的推出,是医学进一步社会化的结果。医学社会化是指医学本身是一种社会事业,具有较高的社会使命责任感与功能,国家、社会、相关部门以及广大群众需要公共来承担卫生责任,从思想上将健康事业当成共同的公益事业。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生活都市化与生产社会化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传染病控制、供水排水、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等。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只凭卫生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全民行动,共同努力。由国家承担与保护群众的健康权,相关部门肩负起保障人民健康的责任,这样广大群众才会主动地、自觉的参加到这项事业当中来。

(4)是人类疾病构成变化的结果。那几年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以及经济都不发达,造成了历史的局限性。以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由生物因子引起的,另外,人体本身的先天不足也是造成疾病危害的漏洞,例如:遗传学疾病、营养不良等等。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经过第一次卫生革命之后,由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不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80年代初期,我国由一些专家组成的队伍,展开了对生活行为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保健服务制度等等方面的调查,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等,而导致致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自身的生活行为因素。

(5)是疾病谱与死亡顺序位改变的结果。疾病谱是指各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发病率(通常是在一个标准的时间内或者范围内的人群中某中疾病得病人数的比例)的高低顺序排列。死亡顺序位是更具各种疾病人类犯病之后出现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原因中所站的百分比,还是以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早些年间,在生物学模式的指导下,应用杀菌灭虫、抗菌药物、预防接种与外壳手术等等手段,促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最终胜利,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等引发的死亡率。从目前的死亡顺序与疾普的记录来分析,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等,这类非传染疾病在死亡顺序与疾病谱中的排列位置都是比较靠前的,目前是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不得不重视。

(6)是世界各国的卫生保健经验的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社会制度上存在差异性,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但是关于卫生保健这些方面的经验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大部分国家都非常重视疾病预防工作与基层卫生保健工作。基层保健工作是最基本的,是能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并且人人平等,只有国家与群众的相互支持才能真正构建起这样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要重点研究因为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健康造成损害的课题,并通过正确的宣传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全面健康而服务。从各国的共同经验来分析,只有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因素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才能真正构建卫生健康模式。

3 现代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3.1 生物因素

人是一种生物,并且具有生物属性,健康的基本表现是身体结构与功能的正常;接着才是健康会不会被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物、病源微生物、寄生虫等等自然因素;有毒的化学物质,对原有的机体进行变态反应;物理因素,如:高温、噪音、放射线等等;体质因素,主要体现在器官功能的失调、先天性异常、内分泌失调等等;遗传因素,其中染色体异常,出现基因变异的情况。人类如何来面对这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只有两种途径,要么适应,要么改变。人类进化的实际过程中,必然会与很多生物不良因素相互结合,从而获得保持内外环境平衡的能力与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构建成一套防病的体系,其中包含了屏障结构、细胞因素以及液体因素等等,保障人们的生命活动可以正常开展,这就是适应。文化的发展与改造健康不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这些方面:一是真正掌握科学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要最大限度的控制、消灭这些不利因素;二是,做好预防措施,提升治疗疾病的医疗水平,可以通过抗菌药物、预防接种、杀虫灭菌以及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解决生物性所引发的疾病问题。

3.2 心理因素

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的健康还涉及到了心理健康,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健康包括了:情绪、智力、性格、气质、心理活动等等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而这个正常状态在心理学的范畴内设定了一个健康标准,从而来测量与评价这些是否正常。心理因素实在生活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然后通过喜怒哀乐等等情绪的中介作用,影响到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发生变化。经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溃疡病、神经官能症等等,还有产检的哮喘、糖尿病、偏头痛等很多中精神疾病,这些都有可能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尤其是危害最大的脑血管病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性就是与心理活动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新时代的人们应该积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情绪,切忌暴喜暴忧,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这才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大前提。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说过:愉快可以使人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无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它可以使人身体强健和得到发展。而人的一切忧郁和焦虑,给各种疾病大开了方便之门。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支撑的。

3.3 社会因素

人还有一个重要的数学就是社会性,人在社会方面的健康体现在人具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与交际能力,包含了经济、文化、政治、习惯、职业、地位、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很多很多的方面。面对如此复杂的体系,科学家也有对应的方法来进行评价。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一样,社会中存在的积极因素必然能促使人们健康向上,积极因素能构建积极的环境,人在这个环境中必然消除消极因素,保障人们的健康。社会因素的对象可以直接在人体上发生作用,从而导致疾病爆发,等同于战争带来破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分析,社会因素大部分都需要一定的间接因素来导致疾病。通常情况下有两种:(1)自然因素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改变而致病,例如,社会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导致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不断上升,人们的肺癌患率有增无减。工业的高速发展,虽然是人们进步的体现,但是人类若是只是眼光短浅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保健行为,使其更多工业废弃物流入生态环境,这就是社会因素流向了自然因素,从而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当然,社会因素间接的影响自然因素,从某些角度来看对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与健康保障产生有利影响。(2)社会因素在心理因素的推动下使人致病,如:人们在工作上的不愉快、失恋后心情落差过大、婚姻波折的影响、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等因素,都有可能性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癌症等等。社会因素在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下,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精神崩溃,产生自杀行为;在社会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心理性或精神疾病越来越常见。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导致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形成更多的社会 矛盾。精神病也可以称之为“文明病”,因为是文化程度提高而引发出来的疾病,目前,患病率从全世界的数据来看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上面两种社会因素致病的形式也会同时出现,社会因素能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从而进一步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变化,久而久之,机体内部功能出现失调,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被自然因素影响而致病,这就是当今世界上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由于社会因素而出现疾病,要通过对社会条件的改善,才能提升防治能力。人在社会中,一方面是适应,处于被动过;另一方面就是改善,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自己的健康。

4 结论

从上述现代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可见,现代健康教育的模式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它对我们的现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具有如下的启示。

(1) 现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康与卫生知识,以便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保障学生个人与公共卫生。因为没有正确的健康与卫生知识,学校健康教育的其它方面只能是流于空谈。

(2)学生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养成的最佳时期,现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学生人人都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学生们在精神、身体、社会等方面保持完美状态而成为身心健全的一代新人,这是高职院校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3)现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态度、树立现代健康意识、增强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乃至全社会才能逐步形成不仅自爱、自尊地维护自己健康的意识,还能为顾及他人、惠及他人而自觉地、负责任地采取健康的行为和过健康的生活。

[1]马建生,王月胜.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

[2]黄敬亭.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7).

[3]白玥,田向阳.美国健康教育师资格认证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健康教育,2011(2):148-150.

[4]陈靖,李雪萍.建立高校参与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 中国健康教育,2011(8):624-625.

[5]炬明.学校健康教育及其师资培养[J].体育学刊,1995(1):65-67.

猜你喜欢

生物因素疾病
生物多样性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