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论析

2012-08-15龚建林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育中心子系统广东

龚建林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6)

广东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论析

龚建林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6)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广东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广东体育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可持续性、整体性、公平性、开放性等基本原则。“在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社会的体育,珠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社会的体育,努力实现体育强省”是广东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实现此目标,需要充分运用内涵式发展模式、中心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计划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等发展模式。

广东;区域体育;体育发展;可持续发展

1 前 言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感动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富裕起来的人们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兴建使体育发展有了它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大省、和谐广东、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文化大省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两者归根结底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促进健身、增强体质、壮民强国的一个重要载体,起着更为直接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大省和幸福广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体育的发展空间也会不断拓展。

广东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体育的要求说明,广东体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广东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广东体育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广东体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广东的体育水平,使之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广东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广东体育要在充分利用广东所具有的体育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基础上,通过调节与控制、创新与合理利用等手段,使广东体育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使广东体育能满足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且也能在发展过程中满足未来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推进广东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观念

2.1 坚持系统论观点,把广东体育作为一个区域性体育系统来考察

按照系统论和生态学观点,区域体育与其文化生态构成区域体育生态系统,区域体育与其文化生态保持着高度的系统性的生态关联。在传统的社会生态系统中,体育不仅受到国家因素如体制、法律、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而一定社会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经济环境、社会风尚、价值观念等文化生态因子,对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甚至要广泛、深刻、持久得多。因此,研究和构建广东体育发展战略、模式,必须把广东体育置于社会生态系统的背景中,用系统论和生态学观点来规划和引导广东体育的发展。

2.2 坚持尊重体育规律,按规律办体育的观念

体育规律是体育自身中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稳定的联系,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广东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遵循体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体育的数量与质量,布局、结构、规模与效益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体育加速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体育规律,处理好体育与市场、体育与产业、体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的关系问题,绝不可为了短期的利益而违背体育规律,损害体育的发展。

2.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具有开放性、可持续性、未来性、和谐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基本特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过程。广东体育的发展要坚持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观念,实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地根据文化生态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对体育进行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改革中求发展,使广东体育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系统,与文化生态协同发展。

2.4 坚持体育多元化的发展观念,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动力

体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只有全社会都踊跃参与体育的发展过程,积极支持体育的发展,体育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因此,体育的发展必须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要积极支持民营资本进入体育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包括竞技体育,走多渠道筹资办体育的道路,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群体办体育、支持体育的积极性。

3 广东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1 可持续性原则

广东体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广东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性原则是广东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这就要求广东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现实的体育发展与未来的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体育短期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体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构问题,如广东大力打击年龄虚假的问题、省运会与全运战略和奥运战略接轨、由体育后备人才参加比赛等,体现了广东体育在遵循可持续性原则,改变一些导致体育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2 以中心带动腹地的原则

在区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体育中心的文化生态优势,带动腹地体育子系统的发展,实现中心体育子系统与腹地体育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生态结构。在广东体育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广州这一全省体育中心的作用,带动其他区域体育的发展,发挥珠江三角洲体育区域对东西两翼和山区体育的辐射作用,发挥湛江和汕头在东西两翼中的带动作用,促进广东体育的持续发展。

3.3 开放性原则

在区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开放的、动态发展的区域体育系统,这样才能促进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育的开放实际上是体育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体育与文化生态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问题。区域体育系统的开放,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区域体育系统的内部开放和外部开放两方面的内容。内部开放是指区域体育的子系统必须相互开放,如中心体育子系统必须向腹地体育子系统开放,而腹地体育子系统也必须向中心体育子系统开放;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也应该相互开放、互相支持,实行部分资源的共享,形成动态平衡。外部开放是指区域体育系统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必须向其他社会子系统开放,不断与文化生态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3.4 整体性原则

区域体育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区域体育的发展不能割裂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必须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体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发展的原则,是体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体育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也存在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促使整体健康发展的问题。广东体育可持续发展遵循整体性的发展原则,要求广东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体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要通过部分与整体的协调、通过部分的优化促进整体的发展;要充分发挥部分的功能、积极性促进整体的发展。

4 广东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4.1 内涵式发展模式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一种强调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发展模式,对全国的体育及其不同层次的体育都具有指导意义。区域体育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追求区域体育结构本身的合理性,追求体育质量的提高和区域体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也即追求从区域体育内部挖掘体育发展的潜力,充分提高体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内涵式发展模式应该成为广东体育发展的原则性发展模式,也就是广东体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模式。

内涵式发展模式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挖潜来促进体育的发展,虽然广东体育规模还要扩大,数量仍需扩张,但是要提升广东体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内涵式发展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2 中心发展模式

中心发展模式是一种以建立体育中心为基础的体育发展模式。由于它强调对体育区域进行区划,然后建立相应的体育中心。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地域分布性发展模式。

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里,往往会存在着一个或几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体育区域也是如此。中心发展模式就是要在体育区域里建立一定数量的一级体育中心和次级(副)体育中心,通过体育中心的作用,使区域体育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通过体育中心的发展,带动体育腹地的发展。

广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育区域,虽然还没有进行体育区划,但是它实际上也存在着广州这样一个一级中心和深圳、汕头、湛江等几个次级体育中心。广东体育选择中心发展模式,就可以通过把广州建立成全省的体育中心,把深圳、汕头、湛江等建立成次级体育中心的发展方式,带动广东体育的整体发展。

中心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充分节约体育资源、优化体育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体育,形成中心带动腹地的发展模式。在广东,特别是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求每一个市、每个县都有高档体育馆,是不符合广东体育发展实际的。因此,对广东体育进行区划,建立相应的体育中心,形成几个地市共建一个体育中心,通过体育中心又把几个地市连接成一个次级体育区域的局面,是非常有利于广东体育发展的。布局有利于广东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也有利于广东体育分布、结构、规模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4.3 开放式发展模式

开放式发展模式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建立体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一种发展模式。开放,即意味着要打破广东体育的相对封闭状态,建立体育系统与其文化生态的紧密联系,使体育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实现体育系统的动态开放。

广东体育不仅需要与外部有更多的交流,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以及几大区域内的地市之间,乃至广东省的各个地市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当前的交流也偏少。因此,广东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封闭状态,加强交流,建立动态的、开放的体育体系。实行这种模式要注意几个重要问题:一是解放思想,更新体育观念,保持体育不断创新发展;二是要建立体育系统与其文化生态的有机联系,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开发交流;三是体育不仅要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建立内外沟通、交流的机制,如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之间的开放;四是要实行开放政策,通过政策促进体育的内外交流。

4.4 计划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计划与市场本来是调节社会经济的两种重要的手段,但对体育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计划手段的影响逐渐减小的同时,市场对体育的影响却迅速提高了。

通过市场机制,我们可以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对于以前的纯计划手段,它对体育的积极影响要大得多。因此,近年来体育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争论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但是,体育是发展人的社会活动,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体育,体育是具有产业性的公益事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才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发展模式。

广东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重视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走市场与计划的相结合的道路。在运用这一发展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计划与市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切不可人为划分;第二,要明确体育不能完全市场化的原则,体育究竟哪些要市场化应该遵循体育规律,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主观决策;第三,要制定合理的体育政策,指导、规范体育的计划与市场发展。

5 小 结

在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省的进程中,体育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也为广东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推动广东体育发展,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体育观念,坚持可持续性、中心带动腹地、开放性、主体性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采取内涵式发展模式、中心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计划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等多元化发展模式。

[ 1 ]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OL].[2006-6-19]. http://www.gd.gov.cn/govpub/gzbg/ fgw/0200606190101.htm.

[ 2 ] 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OL].[2011-6-28]http://www. tyj.gd.gov.cn/html/cs/2011_19.html.

[ 3 ] 刘鹏.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工作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OL].[2009-01-20].http://www.sport. gov.cn/n16/n1077/n1392/n1028434/ n1028459/1031325.html.

G812.4

A

1674-151X(2012)05-14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71

投稿日期:2012-02-01

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YT11031)。

龚建林(1973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中心子系统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深圳湾体育中心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团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广东舆情
浅谈中职学校新型模块化机房建设
IPv6环境下动态域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