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

2012-08-15

武术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武术民族

王 玠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

王 玠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目前该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建议全面培养本专业人才,促进本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才 培养

1 前言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1998年设立的,走到现在,已有十多个年头。回顾该专业的发展历程,发现本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照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本专业培养目标单一,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内容局限于套路和散打,同时也淡化了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所以,在2010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时,一些专家建议取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将其纳入到运动训练专业中。当然,这种说法很快就被驳倒了。可是,这个专业毕竟遭受了争议,若此专业人才济济,硕果累累,那么,争议是可以避免的。纵观学术界的成果,一些学者为本专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徐莉姝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的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具有较高民族文化素养,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并能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健身指导及文化传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1]马敏卿提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丁保玉指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复合培养模式。[3]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对于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实证性研究较少,所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

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2.1 依照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培养目标单一

1998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被确定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后,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制定,成为了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设定的基本依据,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显得单一,仅注重培养武术教师、教练。在新时期,我们的培养目标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充分适应社会的需求,体现时代价值。陈阳华指出:依据教育部指导思想、依据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特点、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构建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4]虽然本专业培养武术教师,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一个非师范专业,弱化了教育学、体育教材教法等科目的学习,虽然大四时和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教育实习,但也是纸上谈兵,学生们在教学方面方法、经验的不足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在进入中小学就业时缺乏竞争力。所以,我们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细化出武术教育方向,按照师范专业的要求进行培养,保证本方向的学生在毕业时取得教师资格证,使得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中小学体育教师行列,为武术进入中小学提供有力保证。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国际武术交流人才,弘扬和发展中华武术,传承武术文化。

2.2 重视竞技武术的训练,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武术经过全球化的洗礼,更多地体现竞技性,而弱化了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这就是现代化之果——竞技武术。不难看到,现代的武术动作难、美、舒展大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训练方面,也按照西方的训练方式,增加难度,更多的腾空、转体,挑战人体极限,也逐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而像太极拳一类健身价值高的拳术仿佛变成了老年人的项目。相比之下,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底蕴丰富,例如形意五行拳,虽只有劈、崩、钻、炮、横五个动作,动作简单朴实,规矩严谨,但长期练习能够贯通任督二脉,实现全身真气的旺盛通畅,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在武术教学中,学生没有学习到武术的源头——传统武术,大部分时间在学习规定拳等竞赛套路,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武术。所以,要重视武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要传统武术、现代武术两手抓。另一方面,每年国家及各省的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武术比赛,应当增加传统武术的比赛,有了这样的导向,武术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武术人才培养才会有所创新。

2.3 在教学内容中,学生主要学习套路与散打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包含的内容众多,有武术、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方向,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但是,真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主要学习套路与散打,其他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涉及较少,虽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每年举办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但是只有少数学校将功力项目列为教学内容。不仅如此,武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套路与散打呈现分轨模式,现代的武术家练套路不练散打,而不像以前传统的老拳家既会套路又会散打。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学习套路与散打的同时,也要学习和了解传统武术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

2.4 注重技术动作的表象化,忽视文化内涵

中华武术拳种众多,底蕴丰厚,它在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宏伟蓝图的建立,武术文化广泛传播并蓬勃发展,体现出巨大的潜在价值。学生在武术文化的影响下,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武术,而且培养了学生传承武术文化的意识,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但在武术教学时,大多重视技术的学习,而弱化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们的武术水平只停留在熟练掌握了一套拳术或一套器械,而没有真正认识这套拳,理解其中蕴含的技击含义和文化内涵,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武术的深入学习,更不利于武术的传承。所以,在武术教学时,要张扬个性,不仅要重视技术的学习,更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加强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反过来理论与文化指导技术的学习,这样我们的拳才不是“花架子”,而是富有技击含义和文化内涵的中华武术。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3.1 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相结合,全面培养人才

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竞赛、科研结合在一起,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意识以及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体现了武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通过课堂教学,教师教授教育功能突出,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配合武术课余训练,比如学院的武术训练队,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技术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在训练方面的知识,通过参加武术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应赛能力、竞争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会对本专业产生更多的认识,对某些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以达到从学习型大学生向科研型大学生的转变。

3.2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融合

王泽善指出各院校应突出学校特色、区域特色、专业特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转变观念,考虑学生就业的适应性[5]。在新时期,我们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其他专业融合发展,所以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细化出武术教育、武术文化传播、武术表演等方向。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开启了一扇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外国人在孔子学院中朗诵诗歌,习练武术,感受中华文化、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孔子学院需要大批对外宣传、交流武术的人才,根据这一需求,将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传播学结合在一起,同时具备武术外语教学能力,那么这样的人才才能在对外武术交流中游刃有余。将武术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武术表演、编排的能力,武术艺术又会带来另一种碰撞,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培养武术教育人才,为中小学培养更多以武术为专项的体育教师,为武术进入中小学奠定基础。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为此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岗位,更重要的是,更加全面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将中华武术文化长久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更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国家在2011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把国家的重点转移到文化阵地上来,这样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有利的,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力发展。所以,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庞大的武术后备军,传承中华武术,弘扬武术精神,让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1]徐莉姝,郭旭茂,刘晓梅.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转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62-165.

[2]马敏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3):39-40,49.

[3]丁保玉.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中国人才,2011:265-266.

[4]陈阳华. 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与发展对策[D].扬州大学,2010.

[5]王泽善.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问题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5):62-63.

On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Wang Jie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methods of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do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s training,finds that the professional existence of a single objective of personnel training,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bsolete and other issues,it is recommende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fessionals,and promote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cultivating compound talents.

the major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alent training

G85

A

1004—5643(2012)08—0105—02

王 玠(1989~),女,学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武术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多元民族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武术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