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武臣好文”、“文士论兵”现象及其武学成就
2012-08-15杨祥全
杨祥全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天津 300381)
明清之际的“武臣好文”、“文士论兵”现象及其武学成就
杨祥全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天津 300381)
明清之际,中国文化渐趋成熟。在日益精致内敛、文化融汇、实学兴起的时代氛围里,此时出现的“武臣好文”、“文士论兵”现象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正是在此现象的激励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武兼修”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扬,而“颜李学派”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文武交融的文化取向推向高峰,也正是在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文武兼修”思想的成熟与完善过程中,分门别派的传统武术大多创编完成、各种武学著作纷纷出现,中国武术迎来了自身发展的“轴心期”。
明清之际 武臣好文 文士论兵 武学成熟
文武兼修、书剑联袂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标。这一思想自孔子“六艺”授徒以后不断为人们所提及。如“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陆贾)[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李世民)[2]、“士之所学者,文武之道也”(王安石)[3]、“文武两途如日月行天,圣帝明王莫敢偏废”(程颐)[4]等;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孙逖)[5]、“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石介)[6]、“材兼文武术,慷慨谈孙武”(陈基)[7]、“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武”(查慎行)[8]等“文武术”连用的现象则对这种思想进行了间接的反映。但可惜的是,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武重于文”、周朝的“文武并重”、战国的“文武分途”后,自秦代逐渐向“重文轻武”转化[9],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倾向[10]。由此,中国“文化的气质从汉唐的雄强外拓转向宋明的精致内敛”[11]。这一文化转向不但决定了近千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大体走向,而且也构筑了西方文化侵入之前的中国文化背景。
在中国文化的这种“基本格局”、“大体走向”和“文化背景”下,明清(尤其是明末清初)出现的“文士论兵”、“武臣好文”现象特别引人瞩目,而“颜李学派”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文武交融的文化取向推向高峰。
1 左肘能教置杯水,右手引弓轻发矢——明清之际的文士论兵现象及其武学成就
“中国在16世纪末叶,颇像一种玉制的装饰品:从美术的角度看来有它本身之完满,可是在结构的方面看来实为脆弱。因为受着法律和制度的限制,内部的增进已至极限。用不着说,这样一个国家不容易动员,对外界的压力亦缺乏抵御的实力”[12]。明朝中国是一个内向和非竞争的国家[13],发展至晚明则走入了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显得毫无生气[14]。此时,明代中国前有倭寇侵扰、蒙古犯边,后有西北的农民暴动、东北的满洲骑兵,而明朝的财政资源大致在南方,无从有效动员利用,去支持这两面的战争[15],其结果可想而知,明朝自1644年被清朝所代替。
“文士独好武,常怀投笔志”(归庄)、“愿提一剑荡中原,再造皇明如后汉”(归庄)。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文人与“武”渐行渐远,而明清之际,文士论兵、入幕却成为时尚,为人瞩目。唐顺之、钱谦益、翁万达[16]、曾铣[17]、郑若曾[18]、茅坤[19]、陈元赟等文士、儒生不但开始热心于经世之学,而且有的人还投笔从戎以报效危难之际的国家。这其中编撰《武编》,习练武学的明末著名文学家、心学学者唐顺之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祖父唐贵为进士,曾任户科给事中,其父唐宝为举人,曾任信阳知州和永州知府。自幼,唐顺之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明嘉靖八年(1529),唐顺之参加科举考试而一举成名位列会试第一、廷试二甲第一名[20]。
唐顺之为人忠心报国、直言敢谏,与罗洪先、赵时春有“三翰林”、“翰林三直”的美誉。就文学而言,唐顺之不仅是明代历史上的文章大家,而且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建设者。他所提出的“文道合一”的古文理论、高扬主体精神的“本色”说使其声名鹊起,不仅位列“嘉靖八才子”[21]之一,而且“还与茅坤、归有光一起被看做是明代文学史上反对复古、提倡革新的先声——‘唐宋派’的核心成员”[22],与王鏊、钱福、归有光并称时文(八股文)“四大家”。就心学而言,唐顺之在王畿的指引和好友罗洪先的砥砺下,唐顺之真正进入到研究心学的行列,并形成了自己“以天机为宗,以无欲为工夫”的心学思想,成为明代心学史上的一位著名学者。
“公虽去宫官,心未尝一日忘天下国家。……与其时,学射学算,学天文律历,学山川地志,学兵法战阵,下至兵家小技,一一学习”[23]。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学术思想界出现了将儒家的道德哲学与经世思想相结合,“体用并重”、“内圣外王兼治”的思想倾向,并形成了涌动一时的思潮[24],由此中国实学思想的发展进入到鼎盛时期[25]。在此思潮的影响下,面对频繁的战争,唐顺之除文学、心学之外,还关心国家大事,广泛学习各种实用之学,不但编纂了《左编》、《右编》[26]两部卷帙浩繁的巨著,而且还编纂了《武编》一书。
《武编》是一部汇辑了历代兵书及其他典籍中有关军事理论资料的军事类书,分前后两集、十二卷[27]。其前集卷五辑有古代武术拳、枪、剑、刀、锏、扒、镗等文论多篇,“实为一部明代武术拳械谱录”[28],具有极高的武术文献价值。
“道器不二”、“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唐顺之的此种实学思想奠定了他在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正因为有此认识,所以唐顺之不但学习兵法战阵,还亲自下场研习拳、枪、射箭、棍等武术技艺。其中尤其擅长射箭和枪法。唐顺之的文友皇甫汸在《观唐太史吴门射歌》中描绘了唐顺之的精湛射技,其诗曰:“左肘能教置杯水,右手引弓轻发矢。风前报道百叶穿,云际惊看两鸿死。是时观者愕相向,我亦心雄气增壮”。无独有偶,唐顺之的学生万士和亦多次作诗赞叹其师的射术高超,其中《戏咏荆师射诗》写道:“山西侠客射雕手,犹叹吾师用术工。持处虎蹲还据石,发时鹰击又乘风。印空绝影虚闻响,落地无尘已没锋。岂是屠龙无所售,幻来余技亦神龙”。
有高超的射艺做基础,唐顺之在河南枪法大师杨松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其枪法技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其《纪校新书》中有一段和唐顺之关于枪法的对话:“巡抚荆川唐公于西兴江楼自持枪教余,继光请曰:‘每见他人用枪,圈串大可五尺。兵主独圈一尺者,何也?’荆翁曰:‘人身侧形只有七八寸,枪圈但拿开他枪一尺,即不及我身膊可矣。圈拿既大,彼枪开远,亦与我无益,而我之力尽难复。’其说极得其精。余又问曰:‘如此一圈,其工何如?’荆翁曰:‘工夫十年矣。’时有龙溪王公、龙川徐公,皆叹服”[29]。从戚继光等人对唐顺之“枪圈拿小”论述的叹服我们可以看出唐顺之对枪法技艺的高超把握程度。
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猖獗,时年52岁的唐顺之不顾“轻出攀附严嵩”的非议[30],接受赵文华的举荐[31]复出北上查勘蓟镇[32]军务、南下协助胡宗宪抵御倭寇并最终殉职任上。需要注意的是,唐顺之还以其优美的文字留有《峨眉道人拳歌》一首,是如今我们研究明代武术、尤其是峨眉武术的重要文献资料。
2 松兮人兮奈尔何,摇笔且放奇松歌——明清之际的武臣好文现象及其武学成就
“从明朝至清中叶的近500年间,中国文化各层面趋于高度成熟”[33]、“明清两代,中国传统学术进入总结集成阶段”[34]。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明清时期出现了“武臣好文”的现象,一大批以习学武艺、征战沙场为己任的战将纷纷拿起笔撰写诗词与著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陈王廷和戚继光身上得到明证。
2.1 “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
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华民族是一个“贵生”的民族,其所创造的文化由一种泛生命化的倾向。牟宗三在进行中西哲学对比时认为:“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文化的重点,其所关系的是‘自然’或‘外在的对象’”[35]、中国哲学不同于希腊哲学,希腊哲学的对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为主要课题(习于外看),而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其主要课题是生命(惯于内求)[36]。无独有偶,山东大学高旭东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时试图以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作为比较的起点来系统地表述其对中西文化的一些基本差异的看法,他认为:“大体说来,中国哲学就是生命哲学,中国的道教就是生命宗教,中国文化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选择生命之树“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从而使中国人对生命的爱护胜于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37]。
在“生命之树”的树荫下,明末战将陈王廷(1600-1680)创编了太极拳。当时,共包括一至五路十三势、六路炮捶和七路长拳七个徒手套路。发展至今,根据田野调查,目前中国至少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38]、傅式太极拳[39]、卢式太极拳[40]、纪式太极拳[41]、周易太极拳、五行太极拳、八卦太极拳[42]、形意太极拳[43]、周天太极拳[44]、开合太极拳、龙形太极拳、太乙十三式、金陵太极功[45]、宋氏(式)太极功(拳)[46]、鲲鹏太极拳[47]、乔式太极拳[48]、禅门太极拳、常式太极拳[49]、玄门太极拳、王式太极拳[50]、三星太极拳、顾式太极拳[51]、金陵太极拳[52]、静功缠丝太极拳[53]、青城道家太极拳、如意太极拳[54]、通背太极拳[55]、武当太极拳、夏式太极拳[56]、东岳太极拳等三十多种不同名目的练法[57]。另外,上述传统太极拳的每一流派中又往往还会有不同的式样。如陈式太极拳就有陈式老架太极拳、陈式新架太极拳、陈式小架太极拳、陈式混元太极拳、陈式洪派太极拳等不同的练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受太极拳影响而产生的太极柔力球、太极养生仗以及木兰拳等健身项目就更多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自觉地以“益寿延年”为主要价值取向,它尽管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但却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的一个拳种。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专家经研究后盛赞太极拳几乎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项完美无缺的健身运动,或考虑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5亿人在练习太极拳。为此,有人认为太极拳有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趋势”。
创编太极拳外,陈王廷的文学功底亦十分扎实。因年代久远,其著作多已散失。但从其仅存的《拳经总歌》、尤其是《长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陈王廷的文学天赋,其《长短句》如下:“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陷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殺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那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58]
上述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处世的态度,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是难以写出如此篇章的。陈王廷晚年虽“年老残喘”,但依然手不释卷地读着《黄庭经》,这一点与陈式太极拳“学拳须知”中所要求的“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是一以贯之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太极拳先学读书”这句话在一个村落中提出,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和重要意义。它启示我们习武者要读书,那武术研究者呢?联想到目前武术学术界经典性笑话、常识性错误频出的现状,我们做何感想呢?
2.2 “荷戈问学,法古论兵”的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出身于将门。其始祖戚详,随朱元璋起兵,在战场上阵亡。朱元璋追念其开国之功,封其子斌为明威将军[59],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使[60],而后,斌子珪、珪子宣、宣子宁、宁子景通、景通子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使历经六世,为明朝的海防及地方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61]。戚继光自十七岁袭职从戎至五十八岁告病隐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62],他先后参加了训练新军、抗击倭寇,三镇[63]练兵、保卫北疆等重大历史事件,征战四十二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64],屡建奇功而声誉华夏、威震海外。
戚继光自幼习文练武,这个习惯伴随了戚继光一生,即便是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也是以书相伴。正因为此,戚继光不但战功卓绝,留下了《纪校新书》与《练兵实纪》[65]两部前所未有的兵书,而且还有诸如《止止堂集》和《戚少保奏议》等诗文集刊世。
戚继光兵书突出“新”、“实”两字。他在解释《纪校新书》一书的命名时说:“夫曰:‘纪校’,所以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拘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66];而刊刻《练兵实纪》的目的则是“合抑镇属大小主客将领等官一体遵照,务要着实举行”[67]。而这正是戚继光军事思想的两个闪光点。也许正因为此,在《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兵家类》正目所收录的二十部兵书中,戚继光的《纪校新书》和《练兵实纪》全部入选,占到了总数的10%,这在拥有浩瀚兵书的中国是难能可贵的。这从一个层面反映了戚继光在中国兵学中的重要地位。
戚继光的诗文语言朴实练达、深入浅出,丝毫没有受到明代文学“台阁体”和“复古派”的影响,这可能与其军旅生活有关。他的诗文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从篇幅来看,有的长达一千二百余字,也有的短至十六字;从诗体上来看,有严格的律诗,也有自由的古体;从句法上看,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不但样样俱全,而且还常常在同一首诗中多种句法交互使用;从风格上来看,前中后期各有特点,截然不同。为此,有学者认为戚继光的诗文“不受任何陈规的束缚,一切以更好地表达内容为原则。但从这一点说,就与当时‘诗必盛唐’的‘复古派’划清了界线,与‘不拘格套’的‘公安派’并驾齐驱而有余了”[68]。
需要提及的是,《纪校新书》(十八卷本)在武术文献学上还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中的《拳经捷要篇》更是一篇经典的武术文献。在该篇文献中,戚继光为我们列举了流行于明代的各种传统武术流派,他说:“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69]。戚继光列举的这些武术流派为了解明代武术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而由其创编的三十二势拳法则不但造就了后来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戚家拳,而且还给后来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3 “文武缺一岂道乎”——明清之际的“颜李学派”及其武学成就
明末清初“慕侠”之风盛行,“豪杰”成为明遗民群体的人格理想[70]。此时,习文练武、文武并修成为许多人的追求。如唐顺之学道朋友万表就是个文武全才,他曾参加文武科举都曾及第。倭寇肆虐时曾做《海寇议》。嘉靖三十二、三十三年,万表又变卖家财招募少林僧兵抗倭,立下了赫赫战功;又如黄百家曾习练内家拳并撰写了《内家拳法》,程宗猷曾习学“苗刀”、少林棍等技艺并撰写了《耕余剩技》,傅山亦曾习学武术[71]。“颜李学派”的形成更是将此时期“文武全修”的风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面对明亡清兴的时代变化,清初的一些知识分子逐渐分化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选择了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钱谦益最为典型),一部分团结在南明政权周围继续争斗(如黄道周、陈子龙[72]等),而另一部分则选择了不问世事,甘做明朝遗民,隐居山林乡里,不对新政权发表任何看法,不事清也不抗清。例如颜元、李塨生活的北方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不仕的群体,包括孙奇峰、傅山、李颙、王五公、李明性等儒者[73]。“颜李学派”正是由不仕者颜元(1635-1704)开创而有其弟子李恭、王源等发扬光大的一个学术派别。该学派积极主张“文武兼修”且躬身实行,把武术纳入到自己的学术体系之中而独具特色。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与唐顺之心仪心学不同的是,颜元旗帜鲜明地反对心学,提倡“实学”。他主张“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此话与今天的“生命在于运动”异曲而同工,他认为“真儒”应当像孔子一样“文武兼修”,即身体强健又博学多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颜李学派极为重视武术的修习。
“盖先生之学,自蒙养时即不同也”(李塨),生活在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之上的颜元从小即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武术根底既有家学,又有师承。当他确立自己的实学思想后,他更是主动、自觉的“终夜不辍”坚持练习射箭、拳法、刀枪剑棍等技艺且成为一个不凡的武术家。
1691年,为宣传自己的学术主张、结交豪士,颜元以57岁的高龄开始南游中原。在开封街上,颜元遇见颇不寻常的朱超(字越千),便约来寓所沽酒对酌,谈论经济,论毕,颜元提剑便舞,并作“舞剑歌”以抒发心中之情。过开封后,颜元展转来到商水,以“吴名士”之名刺拜访了一位名叫李子青(木天)的侠士,并与之论学比武。李子青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两人“折竹为刀”比武,“舞相击数合,中子青腕”,于是李子青大惊,他万万没想到“吾谓君学者尔,技至此乎!”“遂深相结”,并且让他的三个儿子拜颜元为师。由此来看,颜元不但精于“遍地花草”的“花法武艺”——“剑舞”,更精于技击,说颜元是一位“打练合一”的武术家当不会太过。王源在《颜习斋先生传》中详细地记述了这次会见,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颜元“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于勇士角而胜焉!”就是指这件事。
在颜元的言传身教下,颜门弟子大都重视武术运动。如颜元大弟子李塨武有家学,对射学犹有兴趣,著有《学射录》,是今天我们研究古代射箭的珍贵资料。颜元晚年弟子王源,性刚好学,尤好兵法,有《兵论》传世。颜元主持樟南书院时带在身边的弟子钟陵舞刀时“观者如堵,莫不嗟叹”。
1682年,李晦夫(李塨父)设“谷日筵”,颜元的朋友、弟子皆来欢聚,席间大家舞刀(单、双)、技击、步射,作文赋诗,这种带有豪气的“学术沙龙”活动可看作一次颜门“文武”大展示。
1696年颜元因三请“不得已”前往肥乡主持樟南书院,当时的樟南书院只建有一斋学舍,于是颜元与当时的学师郝文灿商量,本着“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原则对校舍进行了规划。设“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四斋和北向“暂设”的“理学斋”、“帖括斋”两斋。为“武备”训练的需要还在书院门西建有“步马射圃”,武备斋主要设兵法、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目,讲学之外,颜元就带领学生“习礼、习射、习书数,举石超距,技击歌舞”,书院生机勃勃,颜李学派对武术的重视亦可见一斑。
“蓬莱畔,奇尔松,苍鳞黛鬣身虬龙。风雨时时吟不歇,炎天凄切寒无冬。问之何代谁植此,精神命脉羌如彼?初不避山林,原不竞朝市。久随冷淡缘,静任盈虚理。寿已千龄外,恍然一瞬里。松有闻,尘嚣两耳具纷纭。松有见,转眼荣瘁亦堪叹。松若有心情,能忘利与名。人非松,松非人,古来那具千年身。龙争与虎斗,转盼即成陈。松兮人兮奈尔何,摇笔且放奇松歌”[74]。在戚继光留下的最后这首《东海奇松歌》中,作者以松树自勉、自况,表达了戚继光对松树品格和节操的向往和追求。实际上,这正是文武兼备真君子的品格,唐顺之、戚继光、陈王廷、傅山、颜元等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纯文之士,既无自卫的能力也难有悲壮的精神,不知不觉中只知使用心计,因而自然生出一种虚伪与阴险的空气”[75],而文武兼备的真君子具有光明磊落、慷慨悲壮、刚毅不屈的人格,他们不会“自然生出一种虚伪与阴险的空气”。也许正因为此,雷海宗先生提出了“我们的理想是恢复战国以前文武并重的文化。每个国民,尤其是处在社会领导地位的人,必须文武兼备。非如此,不能有光明磊落的人格;非如此,社会不能有光明磊落的风气;非如此,不能创造光明磊落的文化”[76]、“凡在社会占有地位的人,必须都是文武兼备,名副其实的真君子”[77]、“未来的中国非恢复春秋以上文武兼备的理想不可”[78]等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重视。
注释:
[1]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
[3]王安石.临川文集.书疏。
[4]程宗猷侄颐给《少林棍法阐宗》作的“小序”,见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5]【唐】孙逖.送赵大夫护邉(芮挺章.国秀集.卷上收录).见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版.集部.别集类;孙逖为唐代“国子进士”。
[6]【宋】石介.徂徠集.卷二.送李先生谒张侯.见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版.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石介为宋代学者。
[7]【元】陈基.夷白斋稿.卷三.见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版.集部.别集类.金至元;陈基为元代学者。
[8]【清】查慎行.苏诗补注.赠青潍将谢承制.见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版.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查慎行为清代翰林院编修。
[9]雷海宗认为秦汉以上的中国是动的中国,而秦汉以下的中国则是比较静止的中国(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10]王化冰.重文轻武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改善方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第145-146页。
[11]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08页。
[13]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7页。
[1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5页。
[1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2-213页。
[16]翁万达(1498-1552),嘉靖五年进士,善诗文,官至兵部尚书。
[17]曾铣(1509-1548),嘉靖八年进士,曾平定辽东兵变,官至兵部侍郎。
[18]郑若曾(1503-1570),因仕途不顺而归居乡里,研究学问。后得到胡宗宪赏识,而成为其幕僚。
[19]茅坤(1512-1601),唐顺之文友,“唐宋派”文学主将,后为胡宗宪幕僚,与郑若曾一起协助胡宗宪抗倭。
[20]当时会试的主考官是张璁,他对唐顺之的答卷甚为赏析而点作第一名。而此时的内阁首辅杨一清得知新科会元是来自常州的唐顺之后便有意拉拢而遭到唐顺之的婉言谢绝。因此,他将唐顺之的卷子改为第三,后又被人改作第四。
[21]其余七人为同科进士李开先、陈束、任瀚、熊过、吕高以及前科进士王慎中、赵时春。
[22]孙彦,周群.唐顺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唐宋派”亦有人称之为“八大家派”。他们反对“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为首)“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倡导学习唐宋散文,学习汉魏、初唐诗。另还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23]转引自孙彦,周群.唐顺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原文见洪朝选所作《行状》。
[24]向燕南.“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唐顺之之实学及其转向的思想史意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第40页。
[25]实学是从北宋开始的“实体达用之学”,其发展共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北宋至明中叶为中国实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明中叶至清乾嘉时期是中国实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从清代道(光)咸(丰)到同(治)光(绪)即是中国实学发展的高涨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实学通往近代心学的转型时期(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上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导论.第15-17页)。
[26]《左编》以正史所见君臣事迹纂集成编,《右编》以古代名臣的议政之文纂集成编,目的在于以史为鉴。
[27]《武编》原为作者遗稿,唐顺之生前忙于军务,无暇对此稿审校、配序便束之高阁。后所幸著名学者焦竑得此书稿后交武林(今杭州)出版家刊印出版。该书前集六卷主要辑录兵法理论资料,后集六卷主要辑录用兵实践方略。
[28]余水清.明清武术古籍拳学论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29]戚继光.纪校新书(十八卷本).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版.第165-166页。
[30]对此,《明世宗实录》(张居正主修)就持此说法,清初万斯同修《明史》时已多有申辩。
[31]赵文华与唐顺之都是嘉靖八年的进士,当年的状元是罗洪先,唐顺之位列二甲第一名,赵文华则位列三甲。后赵文华投靠严嵩而在官场一路顺风。
[32]蓟镇与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太原、固原、宁夏、甘肃共为明政府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九座军事边防重镇,其中蓟镇的军事地位尤为重要。
[33]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34]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35]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p10。
[3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P14-15。
[37]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7-8。
[38]忽雷太极拳由清末著名镖师、河南温县赵堡镇陈新庄人李景延(1825-1898)创编。李景延乳名李盾,初学于陈仲甡,后拜陈清平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而独成一家。该拳有李盾架、镖师架、铁胳膊架、杨虎架、圪颤架、呼灵架、八卦太极拳等别称。1993年,张满宏等在忽雷架大师杨虎、谢功吉的故乡武陟县商议将之称之为“忽雷太极拳”,并成立了“武陟县忽雷太极拳协会”。
[39]傅式太极拳,又称傅山拳法、子午太极拳、龙门太极。
[40]流行于邯郸市广平县,创始人为卢董村人卢鸣金(1830-1900)。卢鸣金的武术来自明末清初云游道长顾奠一,其传承谱系为顾奠一传河南人刘老秉(门内传说顾奠一辞别时告诉刘老秉,自己所授功夫共分“上、中、下”三路,其中上路传河南南阳大师兄,下路传山东二师兄,刘老秉所学为中路);而后,刘老秉传艺给其表侄杨老凤,杨晚年经广平县外家拳名家陈湖介绍收其晚辈陈华为徒弟。陈华多年在广平县县衙做捕头,系城南卢董村人。陈华晚年传徒卢鸣金。卢鸣金则将自己所学与太极拳结合而形成了卢式太极拳。
[41]纪式太极拳由晚清摔跤大家纪绶卿(满族,清善扑营一等布库,曾任辽宁省国术馆副馆长、湖南国术训练所摔跤教官)所传。该拳将中国式摔跤与杨式太极拳有机结合在一起而成。目前,北京一带仍有传承(纪绶卿传宋春佑,宋春佑传孙宋鹏远)。
[42]周易太极拳、五行太极拳和八卦太极拳在山东聊城调查时所得,今查拳名家丁祖文仍会这三种拳法
[43]又称五行太极拳,郝为真所传。但与聊城丁祖文所传五行太极拳不同。
[44]20世纪80年代张耀忠创编套路。
[45]八卦太极拳、开合太极拳、龙形太极拳、太乙十三式、金陵太极功在天津有习。不过,天津的八卦太极拳与山东聊城的八卦太极拳不同。其中聊城的八卦太极拳是按照八个方位练习太极拳,而天津的八卦太极拳是程廷华儿子程有龙(程海亭)所传(又称之为程传八卦太极拳,蒋馨山所传又称之为开合太极拳);流传于宁夏西吉县、海源县的八卦太极拳是是融合八卦掌、太极拳及回族武术的套路。另有说八卦太极拳源于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的女婿夏国训传刘德宽,刘德宽传程海亭,程海亭传郭铸山、乔鸿儒等人。
[46]民国时期,袁世凯的一个幕僚叫宋书铭,是一位太极拳家。他的太极功夫,自称祖传,后人称之为宋氏(式)太极功、宋氏(式)太极拳。吴鉴泉曾向其学习,且吴式太极拳受其影响颇深。
[47]2009年8月8日,刘峻骧教授的《鲲鹏太极诗诀十五首》定稿,标志着他的“鲲鹏太极拳”正式创立。该太极拳以“吴式太极拳”为基础,吸收了五禽戏、易筋经、八卦掌的精华,以国学仁义礼智信五常及周易为根本,体现了一种审美太极。该拳有三大特点:一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二是体现了古典舞蹈的神韵,三是体现了内丹修炼文化。
[48]创始人乔松茂,1955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从学于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锦藩,后又得王侠林指点而后自成一式练法。
[49]根源于杨式太极拳,常云阶所授的拳法,又称“龙蛇气功太极拳”。常云阶自幼随父常远亭(全佑弟子)习练太极拳,其传人将之称为常式太极拳。在上海一带传人较多。
[50]后世传人对王其和所传拳法的称谓。王其和,先后得杨兆林、郝为真、杨澄甫、杨健侯亲授。
[51]相传由清初道士顾殿一所传,主要流行于河北一带。
[52]20世纪30年代郭静山著有《金陵太极功解》。
[53]由陈济生所创编,传有弟子陈飞龙、钱源泽、王常凯、毛明春等人。
[54]太极拳家石明创编,强调五步台阶和六个基本部分,其中五步台阶为划道、三圈、分阴阳、动中求静、如意;六个基本部分为无极桩(静功起点)、探海桩(动桩训练)、太极功、单操、走架、推手。
[55]通背拳“臂圣”张策晚年结合五行通背拳和杨式太极拳研创而成。
[56]杨露禅之女婿夏国勋所传,其后人称之为夏式太极拳。
[57]竞技太极拳偏于外求,与重于“内省”的传统太极拳不可同日而语。
[58]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附录陈氏家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P425。
[59]明代武职的散阶有30个,正四品官开始授的散阶称作明威将军。
[60]明代卫指挥使以下的军官都是世袭的,即如一人被封为世袭指挥使后他的子孙一当兵就从指挥使当起。
[61]戚继光.韬钤深处.见戚继光.止止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页。
[62]戚继光.马上作.见戚继光.止止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页。
[63]蓟州、昌平、保定。
[64]戚祚国.戚少保年谱耆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18页。
[65]《纪校新书》有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之别,其中十八卷本《纪校新书》写于抗倭期间,十四卷本《纪校新书》则是晚年修订;《练兵实纪》写于戚继光在北疆三镇练兵期间。
[66]戚继光.纪校新书(十八卷本).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版.纪校新书自叙.第2页。
[67]戚继光.练兵实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页。
[68]裴效维.戚继光诗歌论略.见阎崇年.戚继光研究论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366-367页。
[69]【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7-229页。
[70]李瑄.豪杰:明遗民群体的人格理想.浙江学刊.2007.5。
[71]目前,流传于山西的傅式太极拳,又称傅山拳法,就托名傅山所传。
[72]二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另清初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亦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抗清斗争。
[73]王春阳.颜李学的形成与传播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24-26页。
[74]戚继光.东海奇松歌.见戚继光.止止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4-105页。
[75]雷海宗.君子与伪君子——一个史的观察.见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15-216页(原文原载《今日评论》1卷4期,作于1939年1曰22日)。
[76]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1页。
[77]雷海宗.君子与伪君子——一个史的观察.见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17页(原文原载《今日评论》1卷4期,作于1939年1曰22日)。
[78]雷海宗.君子与伪君子——一个史的观察.见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16页(原文原载《今日评论》1卷4期,作于1939年1曰22日)。
G85
A
1004—5643(2012)08—0001—06
天津体育学院院管课题《<李棠阶日记>所见武术史料研究》阶段性成果。
杨祥全(1972~),男,历史学博士,民俗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