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武术教学改革
2012-08-15拓万亮
拓万亮
(塔里木大学教学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浅议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武术教学改革
拓万亮
(塔里木大学教学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文章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反思传统武术教学的弊病,揭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并试图提出武术教学改革方法提出策略。
建构主义 弊端 武术教学 改革策略
建构主义也称作结构主义,属于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认知发展。他认为: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之间存在“同化”和“顺应”的互相影响,而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又更多学着进行了许多大量的研究。如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自己的教育经历反思传统武术教学的弊病,揭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并试图提出武术教学改革方法提出策略。
1 传统武术教学的弊端
1.1 愉悦身心功能的丧失
武术首先要让人感到身心愉快,传统武术课往往简单把学校武术课变成武术达标课,就丧失了其应有的愉悦功能,就容易导致学生害怕上武术课。在现实武术教学中,很多学校里,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学生很多,究其原因,责任在我们武术教学太传统太僵化。
1.2 武术教学模式僵化
我们培养武术教师的途径大多是大专院校的武术教育专业或武术院校毕业,都是在进入武术教育专业学习时就已经明确确定毕业后所从事的学校武术教师工作。因此,学生的培养就限制在非常专门化的范围内,课程表现出专、窄、深的特点。传统的武术教学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及约束性,使得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即使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上武术课,热情仍然不高,练习时很被动。
1.3 武术教师以教代学倾向
武术教师以教代学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武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武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所以,任何一个新技能的形成,都是经过老师讲解技术概念。随后用标准的示范来演练动作过程,在教与学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看”是主要的。而现实的教学中,要求每个武术教师完全掌握各项技术是不现实的。这样,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就会把自己擅长的内容和喜欢的项目安排多一些,而把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项目安排得少一些。甚至有的项目武术教师不讲不练,这种不良现象必将违反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对武术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现象在传统武术教学模式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在武术教学中许多动作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也有的动作是在连续调整运动中完成的,比如田径的跳远腾空步技术动作、篮球的跳投动作、排球的扣球技术、拦网技术、武术的套路连贯动作、体操的腾空跳跃翻越动作,等教学中很难把这些瞬间的动作看清楚,很难建立完整的表象,教师只能是通过反复的讲、反复的示范来指导学生,有时甚至产生误导,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进度,这也是传统武术教学模式中的难题。
2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武术教学改革的启示
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几乎所有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却很少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武术教师按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几乎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且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建构主义认为对知识的理解不能通过灌输和强加的方式,要靠学生自己的经验、信念以及对新的知识分析和判断,处于不同角色的学生会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因此,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构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
我们可以这样说:武术教学核心就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因此,武术课的价值取向也应该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社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在武术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较高要求,包括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及实践操作。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的武术教师从事的活动应为:第一,为学生创造真实并发现真实性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第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确立学习目标,解决问题,构建知识,并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学习、训练活动的促进者;第三,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第四,设计反映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师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学习方案。注重学生对自我以及他人反思能力的培养。
3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武术教学改革策略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要求。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师生互动型、生生互动型、生生社会互动型、师生社会互动型、师生网络互动型等。在武术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武术学习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武术学习活动。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对事物的了解或对知识的掌握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因此在武术学习中,武术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与机会,注意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相应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灵活地开展武术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武术教学中教授动作时,可以直接手把手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让其反复练习,也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动作视频,自己思考动作要领,然后反复练习,教师在旁边予以指导和纠正,最后由教师加以归纳与总结,对学生的武术学习进行反馈。
(3)认知理论强调的是“自下而上”的学习策略。倾向于把学习内容分割成“小步子”,由简单向复杂步步演进,提出学习要从基本的子概念出发,逐级向高级层次的知识和技能过渡。建构主义教育观点认为“自上而下”学习策略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这在学习实践中有助于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例如,武术教学中学习推铅球技术时,武术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蹬地、转髋、挺胸、推出、拨指”示范,然后再让学生感受动作,思考在这五个环节的每一个环节中应该怎样提高推铅球的成绩。
(4)激发学习者交互式学习兴趣,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以及意义的建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是积极构建者。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知识加上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构建者的心理模式。随着电视、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我们每天都能欣赏到许多世纪顶级的武术赛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前简单欣赏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欣赏,并在欣赏的同时对自己不懂的动作,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对赛事的过程和结果应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1]文 萍.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0 .
[2]文 萍.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42.
Constructivism and Wushu Teaching Reform
Tuo Wanliang
(Teaching Department,Tarim University,Alar Xinjiang 843300,China)
Constructivism as a new kind of cognitive theory,has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education reform in a mainstream theory.At the same time,the theory can also for teachers'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a new development space.This paper,through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Wushu teaching defects,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o Wushu teaching,tries to put forward reform tactics for Wushu teaching.
Constructivism defects Wushu teaching reform tactics
G85
A
1004—5643(2012)08—0059—02
拓万亮(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