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高考升学考试体育”对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影响

2012-08-15刘汉军杨云霞

运动 2012年18期
关键词:升学考试体育考试体育锻炼

刘汉军,杨云霞

(莒南县第三中学,山东 临沂 276600)

当前,对于“高考升学考试体育”的争论,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时逢“中央7号文件”颁布实施5周年之际,的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对高考学生家长而言,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升学考试体育”之后,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是否公平?高考体育项目的设置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最担心的就是一旦纳入高考之后,体育将沦落为“应试体育”,不仅不能增进孩子的健康,反而有可能损伤孩子的身体。其实,这种担心看似不无道理,实则纯属多余。

作为高考学生家长,必须重新认识“高考升学考试体育”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它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体育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并非我国首创,国外早就有类似“高考升学考试体育”的做法。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等一些世界著名的高校,在录取学生时的标准主要有3个条件:一是相对好的文化科目考试成绩;二是一定的志愿服务时间;三是良好的体育团队(俱乐部)经历。在这里,“体育”以比想象的大得多的比重,占据了美国高校对学生录取的比例。其实,体育作为一个“终身学科”,本身所包含的体育文化、技术技能以及运动生理、心理卫生等,可谓包罗万象。既然为一门学科,而且从小学、初中乃至高中,课时总数的设置也大的惊人,纳入高考本来也无可厚非。正如中央教科所的吴键博士所言:“高考考体育并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它表征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面对这种转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反对,而是适应!”吴键博士曾把高考形象地比作一台“筛选”人才的筛子,而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分别就是这台筛子的“筛孔”。一直以来,一部分“能力相对好,素质相对高”的考生通过了这种“筛选”而步入大学,而后,又通过大学的培养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因为这种高考选拔制度几十年来一贯不变,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并被公认为“最公平”的选拔手段而备受推崇。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虽然通过“筛选”的学生,但却因缺乏体育运动而导致身心不佳,他们肥胖、郁闷、多病、自私、懒惰,缺乏活力,少有阳刚之气。有人甚至没走出大学的校门,就因健康问题而成为“次品”或者“废品”。这不但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相差甚远,而且因为健康的原因,反而早早成为社会的负担。“高考升学考试体育”,也就是在高考这台“筛子”上,又加了一个“体质健康,体格健壮”的“筛孔”,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一次有益的“改良”,它要求通过“筛选”的人才,不单单是文化科目成绩优异,而且还要体质健康、体格健壮。

这样,通过体育考试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提醒家长不单单要重视孩子的文化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合作的进取精神,而这些恰恰是孩子们今后步入社会后最需要的。与此同时,通过高考这个万众瞩目的平台,向整个社会发出一个超强音符,提醒国民“少年强则国强”,这也是走向强国之路而需要迈出的坚实一步。

第二,“高考升学考试体育”也是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切实贯彻“增强青少年体质”这一“国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在5年之前的今天,“中央7号文件”以“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最终目标,将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全国进行公布和实施。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和指示,将增进青少年体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足以见得,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已经成为牵动国人上上下下共同关心的一项“国策”。

2012年1月18 日,教育部郝平副部长在中央部委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工作座谈会上坦言:全国的中小学能够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比例仍然较低,北京仅仅为24.3%,其中初中生为30.7%,高中生仅为19.5%。上海约有7成大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其中大学生91.08%,高中生81.73%,初中生72.95%,小学生53.37%。这一组数字,与美国70%和日本50%的课外体育活动率相比较,悬殊之大,不禁让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汗颜而扼腕相叹。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从最初1979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暂行规定》开始,到5年前的《中央7号文件》,直至现如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跨度多达32年之久。期间,上级部门三令五申,但如今却还是在全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流于形式,最终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增强青少年体质”这项造福于民的“国策”,在现有教育体制中的实施,却遭遇重重困难,举步维艰。而“高考升学考试体育”,将有助于“增强青少年体质”这项“国策”的顺利实施。因为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用高考这个“指挥棒”来引导或者逼迫学生及其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体质,虽属无奈但却行之有效。无论承认与否,如果没有体育考试的压力,高三体育课的地位根本无法保证。一旦体育被提上万众瞩目的高考日程,学校体育的地位将会大为改观。

第三,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高考升学考试体育”会影响孩子的大学录取。以此次出台的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体育测试实施办法》为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指导自己孩子的实践体会来看来,家长们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因为事实并不像某些媒体事前渲染的那样“高深莫测”。以最让同学和家长担心的长跑来说,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的满分成绩分别为3分39秒和3分38秒,而体育中考时,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的满分成绩分别为3分30秒和3分24秒,相比之下,男生降低了9秒,女生降低了14秒。而立定跳远的满分标准与中考体育的标准相比较,男生仅仅提高了5厘米,女生却降低了2厘米。如果学生们在高中学段能坚持正常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几乎80%以上的同学可以拿到满分。另外,因为是“3选2”,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灵活选取。譬如,身体条件好的同学可以选择立定跳远和跑步,而身体肥胖的同学则可以挑选投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2项,只要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认真锻炼,相信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其中,伤、病、残考生和社会考生可先报名再申请免试,免试考生享受及格标准。

“高考升学考试体育”在我国算是新生事物。从2011年初,山东省宣布2012年起将“体育”由理论考试内容演变为实践项目的测试,到今年2月份“体育为30分”方案的出台,并且规定学生们可从立定跳远、头上前抛实心球、800米(女)和1 000米(男)跑中任选2项,进行测试。再到之后的“体育为20分”的缩减,直至最后的体育高考改由“学校自行测试,不计入总分,只做高考录取时参考”的最终定论,可谓一波三折,众说纷纭。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的体育中考,从激烈的争论,到以后的逐步认可,再到现在逐年提高的分值比例。此间,争论似乎一直就没有停息,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初三学生的体质普遍好于初二学生,也好于高一学生,这就是中考体育的作用,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体育纳入高考的话,高中学生们的体质也一定会大有改观。

因此,我们对“高考升学考试体育”寄予厚望,在此提出3点建议:

第一,要拓宽体育考试的领域,力争杜绝“应试体育”现象。为避免出现“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体育”,可以借鉴一些体育中考的成功做法,设立“高考体育考试项目库”,将现在枯燥单一的“跑、跳、投”田径项目,拓展到学生兴趣较高的球类、简单易行的跳绳等,可由考前的两个月通知学生考试科目,缩短到考前的1个月,甚至20天告诉学生。为防止阴雨天气因素对体育考试的影响,可允许以室内往返跑的形式,替代男女生的1 000米和800米跑。增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广泛的参与体育运动,以此培养他们广泛的体育兴趣。

第二,要借助多种宣传渠道,让学生家长及其本人理解“高考升学考试体育”的真正意义,是在于注重对学生日常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增进竞争和合作的意识,为学生们未来的人生夯实牢固的健康基础。同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中小学随意挤占和停上体育课的检查、监督以及惩处力度,将“中小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切实落在实处。

第三,要加大对“高考升学考试体育”方案的科学设计与开发,规范操作,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做到既简单科学,又易于操作,使之更加趋于贴近毛振明教授所倡导的“考体育不是为了挡住一些孩子的升学之路,而是督促孩子们到操场上运动起来”的主旨。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加大对裁判老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以确保“高考升学考试体育”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实现学校体育地位从“无足轻重”到“举足轻重”的彻底转变。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用“高考升学考试体育”来引导或说逼迫学生们到操场上去运动,虽属无奈,但却立竿见影。不应该要求高考体育完美无瑕,对其求全责备,而应该在考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高考的方式、方法和评价机制,逐渐消除广大学生家长对体育高考的偏见、不满和担心。

猜你喜欢

升学考试体育考试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语文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英语
宜春市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一次体育考试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