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悲”与“喜”
2012-08-15鲁红
鲁 红
(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悲”
从体育课程改革至今,体育课程改革的置疑声似乎没有间断过,这是伴随新事物出现的一个必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但是,纵观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课堂,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课堂中的体现却远不那么尽如人意。专家看到的公开课都是别出心裁的,都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公开课绝对堪称精彩,而笔者不敢妄自揣测专家有没有“微服私访”过体育课,是否了解非公开课下的体育教学是怎么实施的,更不敢揣测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是否都如公开课那样精彩、那样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在新课标下重复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情况应该并不鲜见,这里面有教育制度的原因,有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学生仍旧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的体质仍在逐年下降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一边是体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各种教师培训纷至沓来,学生对体育课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边是学生体质下降,体育课还是新瓶子装旧酒,难怪很多体育教师都迷惑了。结果,在很多教师那里,新课标及其培训就成了一种形式和摆设,成了新一轮的换汤不换药。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喜”
2.1 教学目标和理念倾注了更多人文关怀
教育伴随人的一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新课程理念提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把学生放在体育教学过程的首要地位,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2.2 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教育就是在生活之中促进人的生长。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伟大的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他的生活过程,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生长中儿童的兴趣主要是活动,体育游戏活动则满足了学生的天性。游戏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模拟活动,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组织游戏,实践着真实的生活,并从中得到锻炼。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中,主张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教师或引导,或带领,和学生一起参与到体育课的教学中。
有些学者认为,在体育学习中,重要的应该是运动技能的学习,没有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就失去了竞争、挑战的基础;没有运动技能的支撑,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就成了肤浅乏味的游戏的简单堆砌。然而,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生活与学生的生长密切相关。体育源于生活,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假如把体育游戏只作为游戏本身,而不去挖掘游戏背后的涵义,那么,体育课就只是简单的跑跑跳跳了。体育课对生活的回归,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原形,如扫把课、米袋课等。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中增强体育兴趣,另一方面在体育课堂中乐于体验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2.3 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
教学过程是儿童不断体验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创设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作为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引导者,与学生进行一种平等对话的课堂交往模式。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往往以游戏融入生活情境。体育是一定游戏规则下的社会活动,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具有健身、益智、交往、宣泄、欢乐、激趣、启发、创造等多种功能。在这一活动中比游戏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中的态度,他们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在体育游戏活动中人们尊重规则、平等参与、团结协作、勤于思考、相互交流、和谐共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心灵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生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体育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此外,新课标下的体育游戏教材和教法不再是不变的重复,而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呈现在当今体育课堂中的游戏有教材、教法上的改进(如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改进),有游戏器材方面得到拓展(如充分吸收和利用社会上流行的玩具器材),有高科技的运用(如收录机、录像等,使得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表现,获得反馈)等方面,能够时时给学生带来新鲜。学生在体验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验自己生活着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生命的完善和个性的张扬。
3 思 考
3.1 扬长避短
自体育课程改革至今,置疑、批判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过。然而,在教育领域,自古至今,又有哪一种理论、哪一种方法堪称尽善尽美呢?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各自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无论南瓜课也好,扁担课也罢,笔者想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可以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只要是学生喜爱的,源于学生体验着的生活,完全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出现,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化的体育课堂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为什么我们认为是传授正宗血统的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没有给学生带来快乐?重复了多少年的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学生也不过是学会了运动技能的皮毛而已,并且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是“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的体质下降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状,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深地思考。所以,作为体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仔细品味新课程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践行新课标,通过自己教学中的观察和感受和学生的反馈改进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期待,能够体验到淋漓尽致的愉悦、满足和幸福。
3.2 转变观念
伴随着课程改革而来的大规模普及的培训,让体育教师学习与掌握了与体育课程实施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但是转变体育教师体育课程观念的认识更为重要。体育一线的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樊篱,解放思想,从内心深处接受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实施,而不是故步自封或是在云端跳舞。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我们已经用了10年多的时间去接受,去尝试改变,而接下来我们应该快马加鞭,转变观念,只希望这样的转变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在实践中验证和改正,是优是劣,皆在心中。
3.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对从生活中发现的素材进行剖析,分解出规则和游戏方法,认真地准备道具或是给学生提供原始的材料,教师精心的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游戏中的生活角色,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体验进行活动,而这些在学生的生活中没有刻意的规划和彩排的,生活中的原料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探索,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引导、不同的游戏方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所以,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游戏本身,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在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发现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的素材,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生活处处皆素材;将生活引进学校是有选择性和局限性的,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生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 1 ]李鹏.杜威“教育即生活”与现代“教育回归生活”异同之研究[ 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1):29.
[ 2 ]肖杰.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近二十年的启示[ J ].世界教育信息,2011(4):69.
[ 3 ]陈敏雪.论生命化教学与体育课程改革[ J ].体育科学研究,201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