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散打与截拳道实战腿法的技术分析①

2012-08-15李文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5期
关键词:腿法右腿右脚

李文明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140)

武术散打与截拳道实战腿法的技术分析①

李文明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140)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散打与截拳道腿法的技术特点、基本腿法、实战腿法的应用及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技术特点、训练方法及实战中腿法的应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了散打腿法的独特性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散打腿法不够完善。通过这些差异可以让散打腿法得到完善,以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散打 截拳道 腿法 技术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散打又称为散手,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古代散打和现代散打,古代散打在中国各朝代有不同称谓,如相博,白打,技击等,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意义上的散打是从1979年从北京体育大学开始试点,再有几家单位试点训练以后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到目前已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对抗性体育项目。现代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但是两人需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他汲取中国古典哲学及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精髓,从格斗实战出发,以咏春拳为技术基础,糅合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菲律宾拳术、柔术、击剑等26种世界武道精华,以武入哲,于1967年正式确立其武道哲学“截拳道”之名称。“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李小龙截拳道注重简洁、直接,抛弃传统形式,忠实地表达自我。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

散打与截拳道同是享誉世界的搏击术,各自都以腿法著称,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我国国内都拥有众多练习者和爱好者。由于截拳道在中国内地发展水平参差不一,在一部分人眼中,散打与截拳道没有太大区别,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本文旨在通过对散打与截拳道实战腿法的对比研究,浅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借鉴彼此的优点,提高实战训练效果,为促进散打腿法的发展提供些许依据。

2 散打与截拳道腿法特点分析

2.1 基本腿法技术动作对比

2.1.1 散打基本腿法技术动作

鞭腿:又称为边腿和横踢腿,以左鞭腿为例,练习者左势站立,重心后移,左腿正前方提起,脚微勾,右腿撑地微曲;右腿蹬转同时左腿扣膝,绷脚,上体控制身体平衡,目视前方;右脚蹬地同时左小腿以膝关节为轴,横向鞭打,力达脚背和踝关节之间部位。小腿回收,左膝外翻,动作还原。

蹬腿:以左蹬腿为例,练习者左势站立,重心后移,左腿提膝上顶,同时右腿屈膝撑地;右腿蹬转,左小腿上抬;左大腿催小腿、送胯,向前踹击,力达脚底;小腿回收,动作还原。

踹腿:以左侧踹腿为例:左势站立,身体重心后移,上体稍右转,同时左曲膝提起,脚尖勾起,随即展髋,使脚掌正对攻击方向,使之迅速由曲到伸,向前踹出,力达脚跟,目视前方;小腿回收,左膝外翻,动作还原。

后摆腿:以左转身后摆腿为例,左势站立,左脚抬起稍左转,同时右脚向左斜前方上一步呈反架;上体拧腰,转头,目视前方。同时抬左腿,自左后向前横扫,脚面绷直,力达脚掌,目视左脚。左腿顺势回收,动作还原。

扫腿:以右前扫腿为例,左势站立,重心前移;屈膝外翻,身体下沉,左腿外侧依次着地,左臂由伸到曲撑地,右臂前抬,放于头顶,目视前方;右腿以腰带动,勾脚,小腿擦地向前划弧扫击,力达脚踝处。顺势回收,动作还原。

2.1.2 截拳道基本腿法技术动作

勾踢:以右侧站立,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膝关节夹紧向前上方提起,同时,左脚为配合右腿的上提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内旋。髋部略向左转,右脚膝盖朝前,脚面绷直。当将右腿提至水平高度或水平以上高度时,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内旋约180度,同时右膝内扣,右大腿随之内翻。右腿膝关节为轴,快速打击,踝关节放松力点在脚背,小腿回收,动作还原。

前踢:以右侧站立,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脚,同时后腿膝部微屈,右脚快速提起,以左脚踏地反弹之力,将反弹作用与身体的动作劲力合二为一,前脚快速登出,劲力直达脚前掌及脚后跟部,右脚迅速放松屈回收,动作还原。

侧踢:以右侧站立为例,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脚,以左脚支撑体重,屈膝沿直线上提,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约180度。同时上体左侧倾,右膝内扣,收于腹前,大小腿夹紧,膝盖朝内。右腿展髋,并以髋关节为轴迅速沿直线伸展,右脚脚尖勾紧,右脚掌快速向身体侧前方直线踢出。右脚伸直,力达脚跟可脚掌外侧。右脚迅速放松屈膝沿出击路线回收动作还原。

摆踢:以右侧站立,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脚,以左脚支撑身体,右腿屈膝上提向前,身体向左转动。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约180度,同时,右腿膝盖朝左稍内扣,身体随之侧倾。右腿由屈到伸向左侧前方踢出,踢直后右腿借踢腿时有反弹力,猛力挺髋并将右腿屈膝扣小腿,用脚掌向右横向鞭击目标。鞭打结束后,放松屈膝回收。

旋踢:以右侧站立,右脚稍屈膝,以右脚掌为支撑点,左腿保持保持屈膝的同时,控制身体重心平衡,随即迅速抬起,快速旋转180度后弹性踢出,力达于脚跟及脚全掌,顺势回收,动作还原。

2.1.3 散打与截拳道基本腿法技术动作对比

散打与截拳道基本腿法技术动作基本相识。如散打中的踹腿与截拳道中的侧踢腿、鞭腿与勾踢、后摆腿与旋踢、蹬腿与前踢等动作。这些腿法的动作要领基本相似,其区别在于散打腿法提膝弧度大,截拳道腿法对提膝的高度没有严格要求。

2.2 实战腿法应用对比

2.2.1 散打与截拳道实战腿法应用

侧踹腿是散打教学和训练的主要练习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说它是重点,是因为侧踹腿技术实用性高,但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掌握正确而完善的侧踹腿技术。当双方运动员处于较远距离时,主动直接用侧踹腿攻击对方,往往不能取得实际攻击效果。距离太远,攻击路线较长,就会失去攻击的突然性和隐藏性,使对手有时间防守并且组织有效的防守反击。只有通过步法(进步、垫步或叉步等)的移动接近对手突然用侧踹腿攻击,或者以假动作(左直拳、左低鞭腿等)虚晃来调动对手,获得有效攻击距离,使对手的站位落在自己的击打范围内,此时快速出侧踹腿击打对方,方能取得预期的攻击效果。当双方运动员处于近距离时,可以直接用侧踹腿攻击对手的胸部或面部,当使用侧踹腿结束脚落地的同时尽快后撤,以免对手的反击;也可以用直拳佯攻对手的面部,当对手后仰防守时,用侧踹腿攻击对手的中部;还可以用低鞭腿佯攻对手的小腿时,当对手提小腿防守时,用侧踹腿攻击的中上部位。当对手主动进攻时,要后撤的同时出侧踹腿或鞭腿反击;当对手主动进攻时和你很贴近,此时用拳法或摔法反击对手。

边腿是散打技术中最具威力的腿法技术之一, 鞭腿分高、中、低三个段位出击,高鞭踢击对手头部、咽喉及脖颈;中鞭踢击对方腰、腹、胸等部位;低鞭踢击对手大腿、臀部、膝关节等。在实战运用中,人们常使用的是中、低鞭腿,无论是主动进攻或防守反击,中低鞭腿速度较快,是从侧面以弹射的方法攻击对方,进攻后便于攻防变换,踢不中对手也不会失去重心。它既具有屈伸性腿法的特点,又具有扫转性腿法功能,具有技术内容丰富,攻击面积大,回收速度快等特点。鞭腿,在现代徒手搏斗技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各国技击术倍受重视的腿法之一。泰国拳称之为“横扫踢”,跆拳道称“横踢”或“旋踢”,空手道则呼之为“弧形腿法”,在中国现代散打中叫“边腿”。其称呼不一,细微的练习要点各异,但其技击用法是没有大的区别的,它的发力是借助于收缩腹腰肌群,接腰转的力量将腿踢出,故力量大。它是用脚背及前胫象鞭子一样的横扫击抽打对手,故有攻击面积大之特点。它可以攻击对手上、中、下盘,以出腿速度快、变化无穷而著称于武坛。不过,鞭腿练习不得法、动作要领不正确时,不但不能发挥出鞭腿的制敌效应,反而会弄巧成拙,被对手接腿摔倒。

在截拳道中,最有效的踢击是先于对手的侧踢。因为往往有效的一脚,完全可以将对方击倒。尤其以低位侧踢最有特点。致命的一击往往能将对手的膝盖骨踢断。虽然这是一种人们所喜爱的腿法,但是如果时机掌握不好或者使用不当,是很可能被对方格开或抓住踢出的腿的,因此必须谨慎使用。由于侧踢的力量很大,所以有时也会冲破阻挡给对手以打击或挫伤。侧踢速度并不快,也不像其它腿法那样以假象欺骗对手,但是可以事先机智地依靠假动作来完成。一个做得好的假动作,应该是用手引开对方的防卫,以便向其头部或身体某个部位发出快速的侧踢。侧踢也可以用作防卫的手段。比如,当对手向前移动进攻时,在其攻击尚未到达时,可用侧踢快速踢击其身体,以阻截其发起的攻击。

勾踢是截拳道中使用率最高的腿法之一。它并非十分有力,但它高而刁。虽然用力不大,但很容易击伤对手。比起侧踢来,它有一大优点,那就是在许多情况下,对手还未来得及防备就已经发出了攻击。勾踢与侧踢相比,它属于较近距离的攻击,这种腿法还比较保险,在踢完后能够很快地还原。做勾踢,前脚要由警戒式向前滑出7~8厘米,然后向前并步或快速跟进。当后脚刚要着地时,就应立刻发出侧踢,这种腿法应该是快速弹踢,而且身体要向后仰,不要前倾。虽然勾踢多以腰以上部位为攻击目标,但有时也攻击腿部和裆部,这要看与对手的相对位置而定。如果你站在右边的位置上踢击对手的裆部,那么对手就应该站在你的右边。但是勾踢很难也很少用来踢击腿部,因为这种踢法的效果不太好,脚摆动的距离太短,很难产生足够的力量。

2.2.2 散打与截拳道实战腿法的应用对比

在散打与截拳道的实战腿法中,踹腿与侧踢腿、鞭腿与勾踢腿起到了主导作用。散打踹腿在单击与组合的进攻与反击中可以自由发挥,以中、高位攻击为主,在比赛中是得分的关键腿法。截拳道侧踢在应用中由于没有比赛的限制,所以不讲求得分与否,对腿部膝关节攻击杀伤力极强。散打鞭腿攻击面广,在实战中的应用灵活多变,其后鞭腿无论是低、中、高位攻击杀伤力极强,有效的一击能造使对手丧失比赛能力。截拳道勾踢以前勾踢为主,对腿部攻击动作较少,主要以中高位踢击为主。

3 散打和截拳道腿法的发展

3.1 散打腿法的发展

武术搏击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延续到现在,除搏击形成具备的较高观赏性起了一定的作用外,还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散打比赛不仅逐渐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而且它的刺激、激烈,并斗智、斗勇的特点,更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散打运动发展本身在不断吸收外来竞技格斗技巧时对于自身的挖掘工作却明显做的不够,1990年以来腿法的使用率和成功率一直为上升的趋势,稳定了腿法是得分的主要手段的地位,高水平的运动员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还能使用前、后扫腿及转身摆腿动作,频频中的。这种高难动作的使用仍归功于规则的规定,因为1991年规则中,为了鼓励运动员完成较难的武术动作,明文规定:使用前、后扫腿使对方倒地;使用转身摆腿击中对方躯干得3分。倡导运动员向着技术型发展,打出中国武术风格突出的腿法与技术来。

3.2 截拳道腿法的发展

截拳道可分为两派,即概念派和原创。现在,在国内我们看到的,多数是振藩武术,属于原创。而在国外,更容易接受的是概念截拳道,也更接近于李小龙的原意。所谓概念派,主要是通过不同体系的技术来激发练习者自我完善,懂得汲取好的去掉不适合自己的部分,不会有直接的招式传授,这就更与格斗的本质相符合。截拳道的真实意义是通过手指(招式)看到月亮(招式背后的实际用途和本质),即启发练习者挖掘自己的优点,认识问题的本质并进行完善自我。

李小龙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前,经历了无数坎坷。他在腿法的练习上走了不少弯路。因此,他不断把中国武术中传统的北派腿法以及各国拳派中的腿技精华融入截拳道腿法之中,从而使其具有极高使用价值且极具威力的腿法。截拳道腿法的发展更注重创新,不受任何招式的束缚,动作也趋向于简单化。

4 结论

(1)截拳道腿法源于咏春拳,借鉴了各国搏击术的有益成分,其腿法体系较为完整。由于不受比赛的限制,其特点主要强调实用,不讲求得分。散打源于中国传统技击术,其腿法在大胆借鉴了各国搏击术腿法的有益成分的同时,又有着独特的风格,因此散打腿法是比赛得分的关键,同样拥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截拳道腿法相比,实用性相对较弱。

(2)散打与截拳道基本腿法技术动作相似。散打腿法对提膝动作有严格要求,截拳道腿法提膝弧度较小。

(3)散打与截拳道腿法在实战应用中区别较大。散打中踹腿以中高位攻击为主,后鞭腿攻击面广,攻击力量大;截拳道前低位侧踹杀伤力强,前鞭腿攻击力量大。

(4)截拳道腿法以前脚踢击为主,散打后腿更有攻击力。

(5)散打腿法的发展更趋近于适应比赛,截拳道腿法的发展则更注重简单、实用性。

5 建议

(1)适当的降低散打基本腿法的提膝高度,减少起腿预兆性,提高击打速度。

(2)在散打比赛中,增加前鞭腿的应用频率,使前后鞭腿具备同样的攻击效果:恰当的借鉴截拳道低位侧踢的应用,提高踹腿低位攻击效果。

(3)散打腿法发展过程中,在适应比赛、增加观赏性的同时,适当的加强无规则下的应用意识。

[1]郭平安.对散打后鞭腿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

[2]陈超.跟武状元学散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舒拥军.截拳道之阻踢技击法[J].搏击,2008(3):29~30.

[4]魏峰.截拳道——雄风再振(21)——截拳道的低位侧踢训练(上)[J].拳击与格斗,2008(9):54~55.

[5]张萌.截拳道与世界功夫之比较[N].中国医药报,2003-01-27.

[6]张萌.截拳道与空手道[N].中国医药报,2003-02-17.

[7]张萌.截拳道与泰拳[N].中国医药报,2003-02-24.

[8]任喜杰.试析散手中的鞭腿技术[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9]周涛,刘健.对侧踹腿的防守与反击[J].中华武术,2003(3).

[10]张胜.侧踹腿技术的教学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2(6).

[11]朱建华.截拳道为何与众不同[J].中华武术,2003(11).

[12]夏虹.散打边腿的技术要点和鞭击力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4(4).

[13]张宜康,曹曦东.浅析武术散打中边腿腿法的运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

Wushu Sanda Leg law and Jeet Kune Do combat Comparative Study

Li Wenming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e,221140)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analysis of the logic of Jeet Kune Do Sanda and legs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w, training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f real leg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reas such as comparative study and found that both at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methods and actual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legs, etc. differences. On the one hand,these differences reflect the law Sanda legs uniqu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showed the method is not perfect Sanda legs. Through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perfect Sanda legs Act in order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ompetitive sports, so Sanda be able to better and faster into the world.

Sanda; Jeet Kune Do; technical analysis

G852.3

A

2095-2813(2012)05(c)-0073-03

李文明:(1983~):男,汉族,山东滕州人,大学本科,助教,就职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腿法右腿右脚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先左脚,再右脚(下)
先左脚,再右脚(上)
判断:沙滩上的脚印
基于解剖学基本面的跆拳道腿法分类
跆拳道腿法与散打腿法的差异研究
开平区中学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右腿工作特征的研究
张开印散打比赛中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
卖拖鞋
三步强壮你的双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