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训练的探索与研究

2012-08-15原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乒乓球身体素质专项

原超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天津 300381)

乒乓球训练的探索与研究

原超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天津 300381)

本文在对乒乓球训练的统筹安排、差别对待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原则以及基础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乒乓球运动训练过程中,常见的多球训练法、指标训练法两种常见的训练方法,并在最后进一步提出了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心理训练问题及运动恢复问题,以期对现代乒乓球训练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乒乓球 训练原则 训练方法 心理训练 运动恢复

乒乓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范围极广,并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球类体育运动项目,也是我国的国球。在现代的乒乓球竞技体育活动中,如何挖掘和激发运动员的最大潜力,让运动员在竞赛场上有最佳的表现,是所有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要实现这一点,与运动员日常的科学训练是分不开的。鉴于此,本文对乒乓球日常训练的几点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

1 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原则

1.1 统筹安排、差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

乒乓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统筹安排、差别对待”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通常来说,在训练时,应首先根据全体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制定一个全面的、统一的训练计划,并在实际开展训练时,参照总的训练计划统筹安排,有步骤的组织训练内容、开展训练活动。

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身体素质水平不同、现有的技术水平不同、擅长的打法特点不同等等。因此,要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效,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有差别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和调整。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都应对每个训练阶段和训练时期的技术水平状况、身体素质状况等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并根据这些情况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灵活调节,实现统筹安排和差别对待的科学结合。

1.2 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

在乒乓球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强度及运动负荷的安排,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

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掌握与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是在良好的身体素质状况、经常性的训练、较高的运动强度以及较大的运动负荷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有助于运动员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因此,经常性的、有一定的强度和负荷的训练是刺激和提升人体技能水平,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是过高的训练强度或过大的训练负荷,极易引发运动员过度疲劳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且还容易引发运动伤害事故,对运动员的身心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安排日常训练强度和训练负荷时,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在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现有的技术水平、现有的训练基础、年龄性别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而且在安排的过程中,尽量将高负荷、高强度的训练与低负荷、低强度的训练穿插进行,并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逐步增加,如,在训练时,应先增加运动量,然后再逐步增加训练强度,而在加大训练的强度时,则可根据运动员实际的训练情况有针对性的降低运动量。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及运动员都应随时关注训练过程中身体的状况,了解生理机能的变化情况,提前发现训练过程中因训练负荷及训练强度带来的身体发现,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出现。

1.3 基础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是建立在其扎实、全面的基础训练之上的,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做后盾,运动员专项技能的提升会有很大的限制,而仅有扎实、全面的基础训练,没有切实有效的专项素质训练,运动员的乒乓球技术提高也很难持续。因此针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必须要将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全面发展乒乓球运动员身体基础素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科学的专项素质训练,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乒乓球技术水平。

具体说来,运动员身体基础素质的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应如何安排,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定夺。通常情况下,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相对较低,则应有重点的加强其身体基础素质训练,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相对较高,则可有计划的逐渐加大其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实现运动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2 乒乓球训练的基本方法

乒乓球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多球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指标训练法、程序训练法以及附加装置训练法等等,本文将主要针对多球训练法、指标训练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2.1 多球训练法

在乒乓球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多球训练可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在进行多球训练时,可以根据单球训练的情况或比赛来球的情况,连续的为运动员供给不同的落点、不同的旋转、不同的速度以及不同的力量的求,从而有效的加大了训练的密度和强度,提升的训练的成效。而且,多球训练的速度非常快,练习密度也要比其他的训练方式要大的多,持续供给以及不断增加的供球数量,对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以及力量素质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切实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并培养运动员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但是多球训练法在具备以上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多球训练中的供球方式只是近似于正是训练和比赛来球的方式,其和真正的训练及比赛还存在一定的不同,特别是在供球的水平如果不高的情况下,不但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升无益,而且还有可能破坏运动员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其次,在多球训练的过程中,供球的位置和线路虽有变化但却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对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意义不大。

2.2 指标训练法

指标训练法有别于常用的以时间段为界限的训练方法,而是以完成某个设定的指标来引导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方法。指标训练法通常分为双方共同完成设定指标的训练方法和单方完成设定指标的训练方法两种。在双方共同完成设定指标的训练方法中,需要配合训练的双方共同努力来完成所设定的训练指标,在单方完成设定指标的训练方式中,只要求一方完成设定的训练指标。指标训练法,刺激性强,且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及时得到定量的反馈,对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和训练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应用指标训练法时应该注意指标设定的科学性,科学合理的指标应为运动员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和达到的指标,切忌指标设定的过高或者过低,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3 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现代的乒乓球赛事,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型赛事,比赛双方较量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战术水平和队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更重要的是比赛双方心理素质的较量。而且,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兵乓球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队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成为了影响现代乒乓球赛事成绩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科学探索、深入研究心理训练的相关知识。

一般来说,针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的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训练、自信心训练、自我调控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模拟训练以及竞争意识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能有效的消除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不良心态,调节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情绪,进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临场发挥的稳定性。在针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时,教练员应注意,一定要遵循自觉积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重复训练原则,这样才能让心理训练真正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3.2 重视训练中的运动恢复

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训练过程,应是运动训练和运动恢复缺一不可的,没有运动恢复,训练就失去了很大的意义和成效,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和运动恢复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乒乓球训练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其也遵循“练习、疲劳、恢复、提高”这样的一个规律,而且运动恢复是运动员技能水平的顺利持续提升的前提,也是促使运动员的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自身潜力的基础。所以,在乒乓球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运动训练后的运动恢复过程。

一般来说,在乒乓球训练中,运动恢复采用的多为伸展性的运动,以拉伸韧带和强化运动员腰腹背肌的训练为主,除此之外,还可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和训练的情况,灵活选择沐浴法、音乐法、心理疗法等多种方式。

[1]刘健.乒乓球训练中诸关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2]倪钊,桂文亮.对乒乓球专项学生腕膝关节损伤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技,2011(3).

[3]万鹏.乒乓球项目体能训练的技术特点及要素[J].湖北体育科技,2009(4).

[4]周爱国.11分赛制下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的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5]张瑛秋,韩华,李永安.中国优秀女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

[6]郑海波,李嘉鹏.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6).

G80

A

2095-2813(2012)04(a)-0029-02

猜你喜欢

乒乓球身体素质专项
乒乓球悬浮术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