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教育改革构想①
2012-08-15朱成
朱成
(黑龙江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教育改革构想①
朱成
(黑龙江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课外体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足,目的不明确;场地、器材不足;体育竞赛组织不尽合理、影响力差;体育社团数量少,活动单调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课外体育教育的改革进行构想,旨在为黑龙江省高校能够更好地完善体育教育,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提供借鉴。
课外体育 改革 构想
课外体育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活动时间要大于体育公共课,且自由支配,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为了更好地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加强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笔者对黑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外体育教育改革的构想。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与课外体育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30多篇,并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事宜对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等9所黑龙江省高校的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与高校的体育教师、学生及体育社团的负责同学就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1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明确
高校学生从生理角度来讲正处在身体健康程度最佳时期,往往自认为身体状况能够适应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健康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因此,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数是凭自己的爱好去参与。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等具有良好的作用。导致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足,体育人口偏低。
2.1.2 场地、器材不足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影响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供学生活动的场地相对减少。尤其进入冬季,作为我国最北部省份的高校受到气候环境影响较大,一些同学参与积极性高的篮球、排球等室外活动项目不能有效的开展,室内运动场地数量有限,致使好多学生在冬季出现了“猫冬”现象。
2.1.3 高质量的体育竞赛缺乏,竞赛组织方式有待创新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从理论上讲应该向更大范围进行拓展。但从目前高校管理形式以及课外活动内容来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模式的老路,缺乏创新,致使高质量的校内体育竞赛寥寥无几。好多体育竞赛流于形式,使得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效果和质量不高,影响力不大,致使广大同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健身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参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少,就连高校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变得越来越冷清。
2.1.4 部分院系重视不够,参赛的积极性不够高
高校中各个院系的规模大小不同,男女学生的比例不一样。有的院系人数多达上千人,有的却只有几十人。理科院系男同学多,女生少,文科院系正好相反。这就造成规模小的院系往往在体育竞赛中处于下风地位,成绩自然也不如规模大的院系好。致使部分院系负责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也不够,大多以应付的态度来对待体育竞赛,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活动的动力。
2.1.5 组织、评价体系不完善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通常采用松散型的管理模式。管理目标不明确,计划措施无力,组织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而大部分的高校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在课外活动中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意识较差。由于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评价体系,致使大多数学生出现懒惰、得过且过的心态,在运动初期就没有机会尝试到运动的快乐,逐渐失去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另外体育类社团数量较少,经费短缺,影响力不大,管理主体不明确,学校对课余体育竞赛的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等问题都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2.2 高校课外体育教育的改革构想
2.2.1 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观
高校应对入学新生集中组织健身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期间体育锻炼对未来人生所起的重要意义,不要只看眼前,要对自身健康有长远打算。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在接受体育教育后,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理解运动的本质与意义,理解为什么运动,为谁运动,了解运动的道理与原理。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健身咨询服务站,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身体健康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学校还应在校园网上加强对体育法规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设立专门的页面来介绍运动中遇到损伤的处理办法以及各运动项目的相关知识。全方面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尤其要对体质差,运动意识淡薄同学的体育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观。
2.2.2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特色体育活动
高校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来加大对体育场馆器材的投资建设,缓解由于学生扩招后体育场馆不足的压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特别是劳务消费,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学生“花钱买健康”的思想观念逐渐形成,体育消费比例逐渐增加,利用适当收费来解决补充学校体育经费和器材的不足,促进一些深受学生喜爱而学校无力开展的项目的发展。另外应根据黑龙江省特殊的气候环境开展特色的、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育项目。例如:在滑冰、雪地足球传统项目上基础上增设滑雪、冰球、抽冰嘎等项目,条件可以的话还可以增加雪雕、冰雕等户外活动。同时尽量延长场馆开放时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健身活动环境。
2.2.3 改革竞赛方法,使更多的同学融入到体育活动中
要对老的竞赛方式进行改革,使原来单一的田径运动会的变成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综合性运动大舞台,做到竞技项目与趣味项目相结合、正规项目与非正规项目相结合、大型竞赛与小型竞赛相结合、“官办”(体育部、团委、)与“民办”(体育社团)相结合、院系参赛与个人参赛相结合,突出健身性、趣味性、独立性等特点。各个部门有机合理的结合,开展体育节、体育月等主题活动,使其成为高质量、有特色的体育盛宴。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融入到良好的运动氛围中去,使大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得到满足,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机会,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2.2.4 加强体育社团的建设,成立专门管理组织
高校体育社团是校园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主阵地。体育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全的性格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校团委和体育部应通过沟通协商,成立专门的体育社团管理组织。该组织由校体委统一领导,校团委负责政策支持,体育部负责具体管理,这样明确了体育部在管理体育社团中所起到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使其体育专业知识和活动资源合理有效地运用到体育社团的运行中去,使其稳步健康发展。
2.2.5 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构建管理与评价体系
为了能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检查监督小组,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以校领导为组长,体育教师和辅导员为成员的评价小组,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课余竞赛)的学生的出勤情况、活动情况等进行监督统计,并将参与情况纳入学生本学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指标之中,对各院系各班级的学生出勤情况、活动情况和比赛成绩计分,纳入期末班级总成绩,把该成绩作为评定优秀班级的指标之一。
2.2.6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富创意的一种文化。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会对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在深层文化,即在隐性的精神文化的挖掘整理、升华上。加强对此薄弱环节的建设对提升校园体育文化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3 结语
课外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各学院协调配合来完成,同时它还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求各高校常抓不懈。本文对黑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教育进行简略概述总结,旨在为课外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进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G807.4
A
2095-2813(2012)03(a)-0032-02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C124)。
朱成(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黑龙江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