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举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分析

2012-08-15刘伶赵洪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练员状态

刘伶 赵洪

(鞍山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 辽宁鞍山 114000)

影响举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分析

刘伶 赵洪

(鞍山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 辽宁鞍山 114000)

随着举重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举重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差距越来越小,但比赛时的成绩却相差悬殊。在技、战术水平相近的情况下,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正常发挥主要是由自身的心理素质高低决定的。因此,如何提高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及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是当前举重训练工作中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

举重 心理素质 成绩

1 提高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意义

竞技举重是以个人比赛为主的项目,试举次数有限,动作时间短暂,瞬间决定成败。试举的成功与否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技术、战术、力量、准备活动、伤病、体重等。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举重运动对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举重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以便能够在各种比赛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合理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技术动作以及情绪状态,更好地发挥出技术水平。

从近年来的举重运动竞赛实践可以发现,经常有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有些运动员甚至在比赛前就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反常表现,这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而影响比赛成绩。反而有些训练过程中成绩一般的运动员,在接受了一定心理素质训练之后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一举成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是否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美国格鲁波先生曾在1984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提出:“低、中级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20%,生物力学因素占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占20%。”

然而,在平时的举重训练中,一些教练员只注重对运动员进行技术与体能方面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最终往往导致运动员因为心理状态不稳定而在比赛中未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赛后,教练员如果还不能及时的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的话,则很可能造成运动员产生厌训、厌赛的情绪,甚至影响到运动员以后的职业发展。合格的教练员必须要注重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发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最佳的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影响举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分析

2.1 紧张和焦虑

紧张是指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紧张适度的话能够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提高动作的反应速度。反之,不适度的紧张则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导致思维迟钝,动作反应迟缓,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

焦虑是指人由于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及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包括紧张、担心、不安、忧虑的感受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不但不会影响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反而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注意力,增强大脑的兴奋性,提高思维反应速度,从而使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取得优异成绩。但运动员焦虑过度的话,在比赛中则会出现急躁不安,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变差,心慌意乱,应有的水平发挥不出来,最终导致比赛失败的悲剧。

2.2 兴奋性

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受到足够强的刺激之后所做出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如神经冲动的发放、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等。运动员应学会调控自己的兴奋性,比赛前及比赛中运动员都应该保持在适度的兴奋状态,机体过度兴奋和兴奋性不足都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过度兴奋是指运动员对自己在即将参加的比赛中能否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打败对手产生怀疑,缺乏赢得比赛的自信心,生理上通常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脸色苍白、两腿无力等不良反应,这种情况会导致运动员在比赛前就精力疲惫,最终造成比赛中发挥失常,比赛成绩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兴奋性不足则是指运动员由于对比赛的不利条件过于担心,对自己的实力缺乏信心而对即将要参加的比赛产生淡漠的态度,也有极个别运动员是由于对比赛抱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不能充分调动机体的潜能。兴奋性不足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甚至有逃避比赛的念头。运动员如果以这种状态去参加比赛的话,极有可能出现因动作失误而导致比赛成绩下降的结果。

2.3 自信心

自信本身是一种积极性,是发自内心的对自我的肯定与相信。自信心无论是在举重比赛中,还是人际交往上和事业发展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自信是对自身实力的肯定,只有深信自己一定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的在比赛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可以说,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程度与自信心密切相关,有时自信心能够使不利的竞赛局面转变成有利的局面。但运动员切不可过于自信,轻视比赛对手。盲目自信是由于运动员对比赛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估计不足,或者是对自身实力估计的过高所致,总以为自己能够在比赛中举起平时训练举不起的重量,企图在比赛中显露头角,一举成名。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员,在第一次试举失败的情况下,极可能忽然丧失参加比赛的信心,产生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盲目自信这种情绪在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身上容易出现。比赛情况如果确与预料一致,他们则会出现自我陶醉,感觉良好的状态,最终可能取得胜利。如果比赛中出现困难,如对手实力比自己预料的强、不能适应比赛场地与器材、裁判员有失公平、观众态度偏激等情况,他们则很可能因情绪不稳定而导致成绩必然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3 加强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

3.1 教练员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较强心理素质的教练员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因此,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要从提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抓起。教练员心理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竞技水平。因此,作为教练员,应努力拓宽自身在举重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 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总结每个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以及竞赛中的种种情况,逐渐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督促、自我鼓励的良好习惯。此外,教练员还要锻炼自己在逆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控制自己的心态,为运动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2 模拟比赛环境进行训练

模拟比赛环境训练就是让运动员在接近甚至是超过比赛的氛围和条件下进行训练,帮助运动员在该过程中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以此来提高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以及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员在赛前产生不良情绪。模拟训练要求运动员必须用参加比赛的状态来对待训练,要用心体会比赛时自己的心理变化,逐渐提高对心理状态的调控能力,增强心理素质。模拟训练中教练员应设法增加训练的难度,为运动员的训练制造各种困难,如经常性地变换训练场地,更换训练器材,使运动员在心理上、肌肉感觉上都能够较快的适应不同的比赛条件,提高应变能力。

3.3 激励运动员增强信心

激励法主要是由教练员或其他队友帮助参赛运动员在赛前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并帮助运动员认清自身的有利条件与不足之处,使运动员对比赛有正确的认识,建立取胜的信心。比如针对那些在某一个技术环节上存在缺陷的运动员,应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客观分析,使运动员清楚的认识到如何弥补自身缺陷,扬长避短,这样才能使其真正的放下思想上的包袱,放开手去参加比赛。但应用此方法时要求谈话者必须具有权威性,谈话内容要论据充足,符合实际,具有说服力,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3.4 加强呼吸调节训练

呼吸调节法即通过呼吸使运动员的情绪稳定下来,使运动员大脑的兴奋水平、心率、血压等都能处于比较适宜的状态,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效果。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之后往往会出现过度紧张,胸闷气短,呼吸加快等状况。对处于过度紧张状态的运动员,可以进行缓慢的呼气和吸气,这种有意识的呼吸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运动员精神上的紧张, 使运动员的情绪放松下来,采用腹式呼吸法效果会更加明显。

教练员在平时对运动员进行呼吸训练时可以让运动员仰卧,放松身体,让鼻子慢慢地把气体吸入腹部,呼气时轻慢松驰,做深长缓慢的呼吸时,可以体会到腹部的上下起伏。在做深呼吸练习时可以结合肯定性的自我语言心理暗示,效果会更好一些。

[1]徐方,贾韬,熊征祥,向凤兰,黄强.刍议举重运动员心理调节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9(6).

[2]吴者健.举重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5).

[3]李宏伟,陈旭.克服举重运动员比赛心理障碍的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5(6).

[4]江汝林.怎样克服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的心理[J].贵州体育科技,2000(2).

[5]徐文泉,刘梦飞,吴铁铮,冯玲.举重运动员赛中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6).

[6]俞忠友.举重运动员心理和意志品质培养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

G884

A

2095-2813(2012)03(a)-0010-02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教练员状态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状态联想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