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期训练理论的再审视和创新发展的探讨①
2012-08-15齐春燕
齐春燕
(南开大学体育教学部 天津 300071)
对周期训练理论的再审视和创新发展的探讨①
齐春燕
(南开大学体育教学部 天津 300071)
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逻辑分析法对周期训练理论再审时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医学学科基础。周期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深远的。对周期训练理论产生质疑的原因:随着竞技体育向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赛制发生了巨的大变化;周期训练理论的理论基础受到了挑战;对周期训练理论在内容上的表述表示质疑。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周期训练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思路。
周期理论 审视 创新发展
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训练理论自20世纪60、7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为我国运动训练学体系的建立以及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商业化及职业化的推进,周期理论在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以及快速提高运动成绩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些学者认为周期训练理论“过时”了,对周期训练理论产生了质疑。本文在分析学者对周训练期理论质疑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周期训练理论进行再审视,提出周期训练理论创新发展的思路,以使周期训练理论能适应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运动实践过程中更具指导意义。
1 周期训练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苏联的莱图诺夫(Letunov)和普罗考普(Prokop)分别在1950年和1959年从医学的角度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首次提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具有“训练水平的上升阶段、竞技状态阶段和训练水平下降阶段”并循环往复的周期特点[1]。马特维耶夫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对原苏联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竞赛项目参加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训练,以及其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训练经验的理论化,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训练过程安排的周期理论。
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并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各个时期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即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2 周期训练理论对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的影响作用
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周期理论一经提出,立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被许多学者和教练员认同[2]。目前,周期训练理论的内容依然占据运动训练学的主要部分,作为运动训练学重要内容的训练计划,就是主要针对周期训练理论来进行的。可以说,周期训练是训练计划制定和控制的核心,而作为运动训练计划,更对运动训练的阶段划分、内容、方法、手段、训练目标起到界定的作用。因此,周期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深远的,许多学者如过家兴、田麦久、徐本力等都在专著或文章中对运动训练中的周期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分析[3,4,5]。周期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广泛应用,曾经对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可行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3 对周期训练理论产生质疑的原因及分析
3.1 随着竞技体育向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赛制发生了巨的大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不仅导致大部分项目的比赛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比赛的形式、规模也发生变化,以及各赛次与运动员的利益、资格和排名等都发生了关系,例如,从2004年8月8日雅典奥运会决赛开始,至2005年8月13日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刘翔共参加了14次国内外的大型比赛。
由于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强调准备期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且以突出负荷量来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训练,以便为准备期后期的专项训练奠定基础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制变化。运动员处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依据生物适应的原理,他们对训练方法和负荷的“专项性”要求也在提高,只有那些接受刺激的组织和系统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只有刺激的强度超过现有的专项适应水平才能够打破原已形成的“平衡”,在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显然,如果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仍然遵循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占训练时间最长的准备期以低强度和一般的训练内容为主,则不可能使机体受到适宜的刺激,也不会获得良好的机能储备,另外,这种长期脱离专项的训练手段和负荷不仅不会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而且会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非专项的方向发展,导致专项能力的下降,因此,准备期运动员难以参加比赛和获得持续的参赛能力。
3.2 周期训练理论的理论基础受到了挑战
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其本身就缺乏理论基础和实验的支持,马特维耶夫所用的资料缺少科学价值,只是从前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几个项目中总结出来的原则和规律,缺乏普遍性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科研水平也相应地提高,这一理论缺乏生物科学基础,也日益突显出来。众所周知,一种训练模式必须建立在运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足以从人体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和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解释其自身的科学性。马特维耶夫在勾勒周期理论期间以及在该理论形成之后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只是从教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竞技训练过程进行解释和归纳,而较少考虑机体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尤其是没有深入分析研究不同运动项目的周期特点[6]。
3.3 对周期训练理论在内容上的表述表示质疑
俄国的专家沃罗比耶夫经过七年(1971~1977)的研究,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的负荷量和较小的强度打基础,到比赛前再用小运动量和大强度的疑问。这种转换在沃罗比耶夫认为是不可信的。德国的专家施纳分析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设想,并认为自1965年以来马特维耶夫不顾及现代竞技体育实践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周期理论,使得这个理论明显落伍于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将训练过程视为机能性运动系统。系统机能的提高和发展主要是以生物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即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每个运动项目在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制定出发展身体素质和完善技术的、长期的训练大纲,并在不同的中、小训练周期中确定阶段重点发展目标和训练负荷。
4 对周期训练理论的重新审视
4.1 应该根据竞技体育赛事的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个体的特点,利用周期理论设计训练过程
由于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马特维也夫教授本人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竞技运动和商业性比赛始终持非认同的态度,认为这将干扰竞技运动针对不断创造最高运动成绩的目标方向,因此,多年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没有向着满足商业性的职业竞技运动需要的方向发展,而只是在传统理论与方法框架内针对职业运动员全年参加大量比赛的现实提出了某些解决的原则思路。这就成为在现代竞技运动领域中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经常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7]。其实,有许多学者已经敏锐的意识到,由于赛事的增多,周期理论在指导训练实践中存在着问题。田麦久教授提出了微缩大周期的理论。认为现代运动竞赛制度的发展要求我们将两种大周期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重要比赛的时间,安排好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的组合[4]。随着奥运会的改革和发展,各个奥运竞技项目都面临着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在经济加快发展的现实环境下,竞技项目市场化、甚至职业化运作就成为可选择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不管按照怎样的原则来确定运动员全年的比赛次数和比赛目标,但是他面临的现实是全年中将要参加的比赛次数要比以往多得多。于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就自然对原有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原理提出质疑,同时对修正和继续完善理论和方法原理提出客观需求。马特维耶夫也曾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训练的个体化问题,即在不同周期训练过程中应考虑到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8]。
4.2 周期训练理论仍然适用于青少年阶段训练的过程安排,高水平阶段应根据周期理论的理念在内容、负荷和手段上进行设计
近几年提出来的“以赛带练”的训练模式,就是依据赛制变化而提出来的新的训练模式,这些模式不论训练形势、手段、方法和内容如何变化,总是离不开训练的准备、竞赛和恢复三个阶段,而且竞技状态的变化也是不断的起伏,虽然目前对周期训练理论缺乏相关实验的数据作支撑,但是从哲学的角度,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是世界存在的必然,那么运动训练的过程也不可能脱离周期性规律,以此推测,周期性依然存在,但是周期性存在形式已经随着条件的变化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众多学者现在讨论的重点都是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竞赛这一阶段,而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来讲,还应该包括青少年的运动训练,那么从理论上分析来看就是我们断章取义,从一个方面来否定整个理论,这就不需要科学来验证这种否定的意义了。大量的实践证明,在青少年阶段部分项目不适宜进行专门化的专项训练阶段,周期训练理论对指导青少年运动训练是可行的。
5 周期训练理论创新发展的思路
5.1 训练实践的危机是周期训练理论创新发展的推动力
训练理论特别是取得了统治地位的主流的训练理论学说,是作为训练实践内在的稳定因素并发挥着它的独特的作用,训练理论似乎总是把训练实践塞进一个已经制造成功且相当坚实的框架里,它的存在的方式和目的不是去发现和研究新的训练现象,而是在于澄清既定的训练理论范式所提供的那些现象,并给予更多的阐述和说明[9]。但是,训练实践确实在不断地突破它的旧有的发展模式,经常地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新现象和新的训练理论。因为在既定的训练理论指导下的训练实践,肯定地会产生一些原有训练理论之外新的东西,为了消化这些新的东西,就需要对原有训练理论进行创新发展,使这个理论向更多的方向和空间拓展,因此,训练的实践危机是周期训练理论创新发展的推动力。
5.2 综合学科的应用是周期训练理论创新的手段
针对当前运动训练实际应用领域的相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越来越多,单纯依靠训练学很难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众多学科的综合才能解决。也就是说当前的运动训练已不单纯是训练学专家所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众多学科的综合。这点已被大家所认同,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孤立了各学科间的联系,很多研究重复进行,研究成果也不能共享,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和不统一。马特维耶夫其实是在借鉴了医学方面的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只是当时的医学以及其他科学的发展水平不高,没有科学技术条件对运动员个体的生理生化特征等进行分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的日益成熟,科学技术为周期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技术支持。因此,运动训练学学者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行为进行多学科的分析,从而使周期理论产生新的突破。
5.3 个性化的设计是周期训练理论创新的趋势
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以奥运会为目的的训练过程的安排与运动员的参赛实际产生了矛盾,为了项目本身的发展,许多项目都进行了职业化,因此运动员的比赛频率大大增加,如何保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训练实践对周期理论提出新的挑战。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对训练负荷和训练内容的要求不同,针对不同的赛制,利用周期理论的思想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条件的运动员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使周期理论的应用向着更加微观和不同的层次水平上进行。在训练中应敏锐地观察和发现影响运动成绩提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训练和优先发展。如对高水平运动员应采用专项训练手段、科学地加大训练负荷,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专项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运动能力。从众多高水平运动员个性化的训练过程的安排中,概括出普遍的规律,从而丰富周期理论的内容。
[1]田麦久,钟秉枢,等.2009~2010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运动训练学)[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李波,马兰军.运动训练学研究现状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25):61~65.
[3]过家兴,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孔强.从刘翔的成功谈训练周期理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23):46~47.
[7]姚颂平.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4(34):3~10.
[8]金健秋,刘强,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周期理论的质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21):89~91.
[9]李少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31):679~681.
G803
A
2095-2813(2012)03(a)-0022-02
齐春燕(1976~):女,讲师,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与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