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湄公河旅游论坛会议综述
2012-08-15朱锦晟
朱锦晟,谭 娟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国际交流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2.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 财务规划处,广西 南宁530000)
2012年6月13-14日,2012年湄公河旅游论坛(MTF)在泰国清莱登喜海景度假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泰国旅游与体育部(MoTS)、泰国国家旅游局(TAT)、亚洲开发银行(ADB)及湄公河旅游协调办公室(MTCO)共同举办,由亚太旅游协会(PATA)协办。共有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中国、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等6国和德国、荷兰、美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泰两国高校、出版社、杂志社等机构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回顾过去20年、展望未来20年:建立未来湄公河合作机制”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专题讨论和热点对话,以及大会自由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回顾和总结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过去20年旅游区域合作成就,分析了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总体趋势,讨论了次区域旅游发展的领域和途径,并深入探讨了各国面临的热点问题、瓶颈和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法。
论坛开幕式由清莱市长Tanin Subhasaen先生主持。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副部长H.E.Sombat Kuruphan在开幕式欢迎词中表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拥有灿烂的文明,旅游资源丰富,在过去20年逐渐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随着本地区逐步走向国际化,各国政府应该建立政治互信、经济协助,共同发展旅游合作项目,注重将本地区作为单一目的地进行共同营销。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常务秘书长Suwat Sidthilaw博士分析了清莱市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地位,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作用,以及2008年通车的昆曼公路和正在修建的中越、中缅等多条高速公路对将来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ADB)社会学家Steven Schipani介绍了亚洲开发银行一系列意在帮助该地区共同发展的可持续旅游项目,并提出了3C理论,即在次区域各国加强关联性、培养竞争力和培育社区旅游理论,同时推出跨境旅游路线,增进旅游贸易合作,支持人力资源培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地区共同发展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亚太旅游协会全球总裁Martin Craigs从增进地区联络水平,增强跨境旅游便利性以及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等角度,阐述了亚太旅游协会在促进地区旅游方面的理念。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协调办公室主任Mason Florence则着重提到了促进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需保持文化认同感,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特色和文化特点的重要性,并从营销网络和扩大投资机会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论坛其中的一个亮点来自缅甸代表团。缅甸分管旅游的副总理和前缅甸旅游部部长Daw Kyi Kyi Aye、缅甸国家旅游局饭店管理处及旅游促进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论坛。他们就缅甸近期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开放、树立责任旅游发展基本国策以及人力资源培训前景展望等方面发表了演讲,引起各大国际旅游组织及各国旅游部门的关注,吸引了世界媒体的目光。
泰国皇太后基金会主席Mom Rajawongse Disnadda Diskul先生在主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黎敦发展项目—皇太后基金会”(Doi Tung Development Project—Mae Fah Luang Foundation)项目。黎敦山位于著名的金三角地区,过去曾是泰、缅、老交界处主要鸦片种植产地和鸦片贸易集散地。该项目由泰国普密蓬国王的母亲、已故的诗纳卡琳皇太后发起,计划在过去常年种植鸦片的黎敦山区植树造林,开展替代种植,协助居民改变单纯依赖鸦片种植的生存方式,通过生产工农业产品,如咖啡种植、泰北手工艺品制作、金三角旅游项目等,紧紧围绕本地市场甚至海外高端市场进行开发,推动绿色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达到村民在教育、社会事业和村民自治方面的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目标。
在湄公河流域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其黑暗面。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儿童保护项目组的Aarti Kapoor和Afrooz Kaviani Johnson女士以“保护湄公河的珍珠”为题,阐述了伴随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儿童的阴暗面,如娈童、拐卖、雇佣、奴役、控制儿童等。因此呼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与这种阴暗面进行抗争,应对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泰国乡村旅游项目研究中心John Hummel和Ferryvande Moselaer先生,从乡村旅游项目的人力资源培训和研究的角度,阐明了如何在贫困山区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亚太旅游协会(PATA)泰国分部主任Bert van Walbeek先生主持了下午的讨论会,创造性地将所有听众分成6个小组,分别将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发展框架作为一个案例,进行SWOT分析。并将6个小组得出的结论在第二天继续深入讨论,分别从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保护、国家及民众沟通、文化认同感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次区域旅游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等6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还将讨论得出的结果通过《湄公河旅游未来二十年发展宣言》的形式进行深度宣传,为该地区未来旅游发展道路提供思想支持,不断提升地区旅游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内涵。
次区域各国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文化的相似,在本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具有共同进退的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此次论坛提供了一个让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界的官员、产业领袖和学界精英共同探讨的平台,展望了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探讨了旅游业发展引起的问题和困难,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论坛的成功,将有助于探索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界合作新模式,有助于提升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距离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全球单一目的地的共同目标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