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使生命虽死犹生:解析《伊萨贝拉》中的哥特风格
2012-08-15史博曹晶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北三河065201
⊙史博 曹晶[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 河北 三河 065201]
《伊萨贝拉》是济慈晚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诗中展现了其风格从一贯的清新华丽到血腥阴郁的转变。这部作品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独特的风格,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济慈遭遇到了人生最为重大的挫折,先是失去至亲,之后自身又罹患疾病。在双重打击之下,济慈陷入了极为深重的忧郁之中;另一方面,死亡的阴影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他的生活之中,哥特文学的主题恰恰又与死亡密切相连,因此引起了济慈的关注,最终他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了他的创作之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济慈并没有因为死亡的阴影而陷入绝望之中,尽管他在该文本中大量地描述了死亡的恐怖,但是,他找到了一条自我拯救的途径,那就是爱,至真至纯的爱。济慈的人生哲学可以被概括为一个“爱”字,对兄弟的友爱,对恋人的情爱,对诗歌的挚爱,对于济慈而言,在他年轻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拥有了这些爱,足够战胜死亡的恐怖。因此,《伊萨贝拉》这部作品,并不是一部充满血腥、恐怖、暴力和阴郁的作品。这部作品中闪耀着人性之光,这种人性之光正是来自于人性之爱。
一、何谓哥特风格
“哥特”又被译成“歌特”,是古代欧洲的一个部落的名称,由于哥特人长期游荡在罗马帝国的边境,并且肆意烧杀抢掠,因此,“哥特”也成为了“野蛮的”或是“残暴的”的代名词。18世纪时“哥特”一词又被用以形容中世纪的一切事物。尤其是在1764年,英国当时的畅销书作家贺拉斯·瓦尔普发表了一篇名为《奥特朗托堡》的小说,并且在副标题中使用了“哥特”一词,从此哥特小说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哥特小说的故事背景大多发生在中世纪的古堡中,多是描述谋杀、暴力、死亡和神秘等等,因此,“哥特”一词的涵义又被延伸为“阴郁”或是“恐怖”。在现代文学中,哥特小说已经被归属为恐怖小说的家族之中。然而,大多数人对于“哥特”文学本质的把握并不准确,因此,当济慈将“哥特”元素融入到自己作品中时,遭到了极为严重的质疑。当时的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就认为,文学应当是人类道德与情感的高度升华,因此描写人性阴暗面的“哥特”文学,显然是不入流的东西,更是一种低俗的、让人觉得恶心的东西。像济慈这样一位天才诗人,竟然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文学题材,显然是不可思议,更是一种极为冒险的举动。然而,历经百年,历史证明“哥特”文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它还在不断地衍生,例如,哥特音乐,哥特电影等等。哥特文化俨然成为了21世纪的主流。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哥特”所具有的独特本质,这种本质就是死亡美学。
二、约翰·济慈的死亡美学
叙事诗《伊萨贝拉》创作于1818年,这一年对于济慈而言可谓内外交困。济慈的弟弟汤姆死于肺炎,另一位弟弟又移民去了美国,而济慈本人也出现了肺结核的症状。疾病、死亡和离愁这些都在年轻脆弱而又敏感的诗人内心投下了一道极为沉重的阴影,也直接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伊萨贝拉》取材于14世纪著名作家薄伽丘的作品《十日谈》,故事讲述了富家女伊萨贝拉爱上了穷小子罗伦佐,然而,伊萨贝拉的两位兄长因为门户之见,残忍地杀害了罗伦佐。伊萨贝拉得知之后,割下了罗伦佐的头颅并且将其埋葬在花盆之中,种上罗勒花每日思念。然而这个秘密不久被其两位兄长得知,并且偷走了她的花盆,伊萨贝拉最后在悲伤中死去。济慈的《伊萨贝拉》中融入了更多的哥特元素,使原本一个血腥暴力的故事,显得更为阴郁恐怖。尤其是对罗伦佐幽灵以及尸体的描述,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让读者毛骨悚然,也让那些偏爱济慈早期作品的学者感到不快。然而,作为济慈晚期较为重要的作品,它是济慈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也正是因为有了大诗人济慈的参与创作,哥特文学也具有了极高的美学价值,只不过这种美是一种死亡之美,当然这也是由于哥特风格的死亡美学本质所决定的。
死亡美学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对于死亡进行思考,并且通过艺术这种形式进行表达,从而形成的一种美学风格。死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是因为有了死亡,生命的价值才会凸显出来,因此,毫无疑问地说,死亡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死亡,济慈才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他无疑是恐惧死亡的,但是他用手中的笔,不断地超越自身的极限,唯有在书写的过程中,才能够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唯有书写才能够让人获得不朽。因此,《伊萨贝拉》这部作品是济慈对于死亡的一次深刻反思,他正是通过这部作品,完成了对死亡恐怖的征服。因此,死亡美学不是一种对于死亡变态式的赞颂或是迷恋,而是自身反思生命的结果,是人类正确对待自身生命的一种态度,它不仅仅是美学的,同时也是伦理学的。从艺术的角度而言,它是一种死亡美学;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它就是一种死亡哲学。这也是济慈作品与一些低俗的恐怖小说之间本质上的区别。
三、爱使生命虽死犹生
显然在大多数人看来,死亡能够终结一切。爱,不论是爱情、友情或是亲情似乎都会因为死亡而暂停,或是终结。但是,在济慈看来并非如此。他通过《伊萨贝拉》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真爱可以超越一切,在这种爱的面前,死亡的恐怖将彻底地消散。当伊萨贝拉梦到罗伦佐恐怖的幽灵,当她在林间坟墓挖出罗伦佐的尸体并割下他的头颅,当她把头颅埋在罗勒花盆里日夜厮守的时候,她从没有怕过。对于伊萨贝拉而言,罗伦佐,她的爱,虽死犹生。正是爱情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当伊萨贝拉的两位兄长把花盆偷走,使姑娘再次与爱人分离,并且是永久地分离,可怜的伊萨贝拉终于“凄凉地死去”。因此,死亡本身就没有什么恐怖可言,生命没有了爱才是真正的死亡。因此人类惧怕死亡是毫无意义的,人类恰恰应该做的是用生命去爱,去追求真爱,唯有真爱才能让人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乐趣。
真爱始终是济慈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一点在《伊萨贝拉》中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且在哥特元素的烘托下显得更为浓烈。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到场,或者说当死亡成为生命舞台上的主角时,生命这个舞台才显示出异常夺目的光彩。但是,如果没有爱,那么死亡将毫无疑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它是毁灭性的。诚然,毁灭一个没有爱的生命,并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只有当死亡毁灭了爱,拥有爱的生命才会显示出悲剧性。也正是因为有了爱,死亡才会显示出一种美,悲剧之美。爱是美的源泉,死亡美学源自于人类对于生命的爱,对于生命的反思。在伊萨贝拉的面前,在真爱面前,生与死的差异消失了,或者说生与死的同一性显现了。另一方面,罗伦佐对于伊萨贝拉的爱也并没有因为死亡而终结,尽管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虚拟的世界之中。但是,这种感情是极为真实的。因为,这种爱的感受不存在于死者,而是存在于生者。只有当生者仍旧对死者怀着强烈的爱,才能够感受到死者对于生者的爱。因此,当爱存在时,死亡就消失了,死亡的恐怖也就消失了,之后出现的是一种死亡之美。这种死亡美学,我们在近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尤其是《暮光之城》系列。由此,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爱可以超越一切。济慈在生活极度困苦之时仍旧没有放弃对于生命的热爱,没有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仍旧充满了创作的激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济慈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天赋的一位,然而英年早逝,让他的文学才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但是,他将哥特元素融入到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无疑是一次大胆并且成功的创新。之所以是成功的,是因为他把握了,或者说是前瞻性地看到了哥特风格的本质,那就是死亡美学,那就是对于死亡必须要进行的深刻的哲学思考。
通过《伊萨贝拉》这部作品,济慈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他并没有因为疾病而沮丧,从其之后计划创作《海佩里翁》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伊萨贝拉》可以被视为是济慈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之后的《圣亚尼节前夕》《冷酷的妖女》和《圣马可节前夜》都延续了同样的创作风格。当然《伊萨贝拉》这部作品并不是完美无瑕的,作为济慈转变风格的尝试之作,虽然实现了审美和叙事相契合的目的,但是,哥特风格的运用多少显得有点生硬。然而,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完整性与艺术性,它对于后世哥特文学的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奥斯卡·王尔德在创作《莎乐美》时,显然借鉴了济慈的这部作品,这也充分说明了济慈这部作品的价值。
[1]鲍屡平.济慈叙事诗《伊萨贝拉》的分析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1980,(01).
[2]张琳琳,任宏玮.谈哥特小说对于济慈诗歌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6,(08).
[3]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