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意大利的清净凛冽女子: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形象分析

2012-08-15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北京100037

名作欣赏 2012年9期
关键词:司汤达少女意大利

⊙王 淼[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 北京 100037]

一、理论研究背景

司汤达,一个法国作家,用毕生精力做了两件事情:记录意大利,表达爱情。他的作品直接描绘意大利的生活、意大利少女性格,通过不同模式化的小说创作,表达了一位法国作家对意大利的总体认识。

研究者把这类异国文学的形象研究归为:比较文学形象学。它主要研究一国文学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首要追求是,认识不同形象的各种表现形式、形成这些形象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

本文针对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重点对她们的形象进行研究、分析,从民族、文化、社会以及塑造者司汤达的心理等角度,概括他者眼中的意大利少女形象以及背后的成因。

二、司汤达意大利情节的形成原因

司汤达是个十足的意大利情结患者。他用意大利文写上他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活过,恋爱过,写过……”可见,司汤达把自己视为意大利“米兰人”,他有着米兰式的狂放与浪漫主义情怀,崇尚自由、倡导真爱。长年旅居意大利的他,望着形形色色的意大利少男少女,遐想着一个又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

这些故事并不属于当代意大利,而是穿越了时空,回归到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活力四射的意大利。纵观一系列司汤达笔下的少女,我们不难发现,司汤达拥有很深的意大利情结,这种情结足以支撑每一部小说的创作。

下面,我们从司汤达成长经历出发,探求他意大利情结形成的原因。

1.特殊的成长经历,提供了心理基础 司汤达出生在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格勒诺布尔隔着阿尔卑斯与意大利相邻,与意大利都灵的位置相对。这里的人民十分珍视自己半独立的权力,并被一种强烈的地区主义情感所浸透。他们禀赋固执、谈吐机敏,颇有罗马民族的遗风。

早年丧母的悲恸少年。司汤达七岁那年,失去了心爱的母亲,而母亲对他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司汤达的母亲性情活泼开朗,博学温情,喜欢阅读意大利文原版的但丁著作和意大利诗人卢·阿里奥斯托的作品。司汤达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我很爱她,很爱她……她的身上有一种浪漫的、意大利式的东西。“难以磨灭的意大利情结,带着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思念,如此刻骨铭心。这也是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最终以悲剧结局的一种心理基础。”

无法平息的父子之恨。司汤达对母亲的思念越深,对父亲的怨恨就越深。他的父亲是个十足的天主教徒,政治上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对于父亲的强权压迫,司汤达觉得那不过是枯燥又可笑的教条主义,只有心灵的自由才是幸福的真谛。这种强烈的反叛意识在幼年的司汤达心中埋下了种子。这粒种子慢慢发芽,影响了司汤达的一生。这也为司汤达日后创作的意大利少女形象提供了价值基础。

外祖父培育出一片自由。无法得到父爱的司汤达却从外祖父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心理慰藉和补偿。外祖父热爱文学和自由主义思想。他把自己心爱的书籍给司汤达看。小司汤达在外祖父宽松又自由的教育下,尽情畅游在自由与智慧的海洋。“禁书”随便阅读,长久品尝“文学”的浪漫主义,司汤达浪漫又自由的写作与之不可分割。

2.特殊的生活阅历,提供了社会基础 司汤达崇拜拿破仑。青年的司汤达曾单骑越过阿尔卑斯山,追赶拿破仑远征军。他认为:“必须有一个民族具有实际感受的力量,有深谋远虑的激情的力量,才会把虚荣心和矫情赶掉。”他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崇拜,对贵族、教会统治者以及其制度的不满与痛恨使他决意要塑造一种与上流社会完全相对的世界。正是司汤达骨子里流淌的豪迈奔放的意大利血液,让他与意大利发生了“化学反应”,坚贞不渝地爱着意大利,了解关乎意大利的一切。

三、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形象分析

司汤达一生追求爱,创造了许多为爱赴汤蹈火的意大利少女形象。那些优雅又魅惑、热情又奔放的意大利女子,在司汤达的精雕细琢之下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她们精彩又生动地活过、爱过。每个读者会在这些意大利女子的牵动下,或悲或喜,品味爱恨情仇、人生百态。这就是司汤达塑造的意大利少女魅力。

下面,重点解读《巴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中的意大利少女形象。

1.《巴马修道院》与《意大利遗事》的创作背景《巴马修道院》以1796年到1830年的意大利北部为创作背景。1796年是意大利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年头。在这之前,意大利北部处于奥地利帝国的黑暗统治下,意大利人民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渴望民族解放。拿破仑的进军,唤醒了已经苦闷了一百年的意大利民族。1800年拿破仑再次在马仑哥战役中打败了奥地利军队,重建内阿尔卑斯共和国。作者在《巴马修道院》中满怀激情地描绘着当时意大利人民享受解放欢乐的情景。书中的全部人物的全部行动都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进行的。

《意大利遗事》的创作来源于那些“墨迹发黄”的写本,记述的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富贵大家族的变故,而且几乎都是悲剧性的。司汤达忠实地翻译着这些古老又珍贵的写本。他从这些“描写秘密的与流血的罪行”故事中,看到了一个与当代欧洲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刚毅、勇敢,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

2.《巴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中的意大利少女形象解读拥有女王般的气度——《巴马修道院》中的吉娜夫人。吉娜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思想的追求者。她是法布利斯的姑妈。伴随着英俊侄子的成长,吉娜被这个年轻、热情的小伙子所吸引。虽然爱上了自己的侄子已经打破了伦理道德的界限,但是她能够将自己强烈的爱渗透到骨子里去。她拒绝了亲王的爱慕,也就是放弃了成为女王的机会。其实,吉娜就是一尊女王。她是女中豪杰,热情奔放,豪爽大方,敢作敢当。为了拯救法布利斯,她能够使出全身解数,不计任何代价。

她有女王般的气度,高贵而典雅、成熟而性感。173天,她坚持夜夜用灯光与法布利斯“通话”,八十多人协助她完成计划。而在营救法布利斯之后,吉娜豪爽地打开了六千多瓶红酒,以解当地百姓的饥渴之心,最后点滴不剩。吉娜为了英俊的法布利斯——她的爱人,可以随时作任何牺牲。这便是意大利式的激情,而且只表现在中世纪的意大利社会。巴尔扎克说:“人人看出或猜出吉娜是一座热情的宝山,蕴藏着最优美的女性感情的源泉和美玉。她是一尊气象万千的雕像,让人看过之后,不得不赞美她的艺术,同时又诅咒自然太吝啬,不肯制造多一些这样的典范女性。”

落入凡间的精灵——《巴马修道院》中的克莱莉娅小姐。滥情的法布利斯先生,入狱之后终于找到了“遗失的肋骨”——克莱莉娅。克莱莉娅是司令的女儿,她是位高傲、冷静、纯洁、善良的姑娘,她感情的火山一旦爆发,就会喷出冲天的烈焰。克莱莉娅小姐,当爱来临之时,她便会不顾一切——父亲的前程,对圣母许下的承诺,理智的约束……一切在爱情面前,彻底决堤、彻底失色。当她得知深爱的法布利斯可能由于她的牵绊而无法成功出狱之时,她不顾心中热烈的爱恋,狠心地抛开了爱情,彻底地让法布利斯死心。其实,这不是不爱他,相反而是太爱他了,不忍心看他再受苦。

一枝带刺的红蔷薇——《法尼娜·法尼尼》中法尼娜·法尼尼小姐。法尼娜·法尼尼是出生在意大利土地上的贵族少女。她生性特立独行,离经叛道。她不顾教规的严酷,想出了各种办法去争取人生的真正幸福。她偷偷逃出院外,与自己心爱的男子幽会。她拒绝贵族青年的求婚,勇敢地爱上革命党人米西瑞里。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旧势力是不会心甘情愿退出历史舞台的。法尼娜独来独往、为所欲为的冒险行为导致了她的个人悲剧命运。她好像一枝傲然绽放的红蔷薇——“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司汤达通过异国少女形象诠释了他对意大利民族性格的理解。他一生都在研究支配人灵魂活动的驱动力,那就是拥有一份至纯至美的爱情。真正的爱情靠的是激情。“《卡司特卢的女修道院院长》当中,贵族少女海兰的至死不悔的激情;红衣主教蒙泰尔托后来的教皇席克斯特,令人难以置信的自制力;《秦奇一家人》白阿特丽丝的敢作敢当的魄力;《媛之适以杀之》修女费丽泽对爱情的不懈的追求。”……这些意大利少女有着不同又相似的个性:她们追求激情,无视传统道德准则。为爱而生,为情而活,具有飞蛾扑火、凤凰涅 壮烈的美。

司汤达通过塑造这些意大利少女形象,表达了他对伦理道德、贵族阶级的反叛。在他眼中,只有写满了真切的爱,为爱和自由而战的人们,才具有真正人性的光辉。他笔下的意大利少女,美丽坚毅,执著淡定。她们勇敢,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她们率性而为,喊出了一个时代女性渴望解放的心声。然而,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多以悲剧收场。这一点上,使司汤达塑造的少女形象直接批判了现实社会的残酷与无情。

这就是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那些清净凛冽的姑娘。

四、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形象成因

司汤达塑造个性鲜明的意大利少女形象成因的背后,反映着作者的感情需求,同时也蕴含着更有深度的社会性问题。

1.恋母情结与情感宣泄 在旅居意大利时,司汤达爱上了意大利热情勇敢的革命知识分子玛蒂尔德,她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受过良好教育。但她并没有接受司汤达的不懈追求。这一段恋情成为司汤达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将自己对玛蒂尔德的各种情愫融入书中。

“司汤达幼年丧母,在他的情感需求中严重缺少母爱。他渴望着一位女性犹如母亲般地疼爱他,照顾他;抑或,他对母亲的眷恋太深,已经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形象中,总能发现她们不遗余力地保护心爱的男人,身上散发着浓厚的母性芳香。她们的爱情,超越了世俗,世上只有母爱的伟大、惊心动魄与之相媲美。强烈的母爱成为其笔下意大利女子激情性格之外所具有的特殊品质,这也是司汤达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理寄托与情感宣泄。

2.女权意识的觉醒 司汤达以男性的视角,对女性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他热情地赞扬意大利女子,并指出:“比起男子来,女人的勇气有更持久的后续爆发力。”司汤达塑造的意大利少女,她们受到良好的教育,高傲又纯真、美丽又智慧、勇敢又坚毅。她们像女战士一般,为自由而战、为爱情而战、为幸福而战。虽然身为女儿之身,但是她们彰显了力量、智慧、能力。事实上,司汤达是个支持女权运动的作家。

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伦比·利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但随后被送上了断头台。女性的地位一直很卑微,她们被社会所压迫。直到20世纪60年代,伍尔夫、波伏娃的出现才让女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关注。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也提到了司汤达的女权意识:“司汤达竟然是十足的浪漫主义者又是决断的女权主义者,他要求妇女解放不只泛泛地打起自由的旗号,而且还要凭借个人幸福的名义。”

然而,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司汤达的作品却难以避免地流露出男权社会下,作为女性的无奈。一旦剥去作品中唯美、诗意和爱情编织而成的梦幻主义面纱,女性被贬抑的性质就暴露出来了——还是以悲剧结束人生。

3.意大利社会现实的影响 司汤达刻画了敢于向传统宣战、为爱不顾一切的意大利少女形象,她们确实打破了现实社会对妇女形象的定格。然而,这些意大利少女,并非存在于当时的意大利社会。左拉说:“我必须坦率地说,我很难将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作为当代的意大利来接受,依我看不如说他描写的是15世纪的意大利。”

这样分析来看,司汤达塑造的意大利少女更像是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马克思这样评价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通过这个评价,我们不难想象出超脱现实社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有能力为了自己的幸福而选择、而斗争。激情是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性格关键词,“激情之爱”让她们的身体、意志燃烧到极限的美。冲破了世俗禁忌,蔑视社会的规范。司汤达畅想的浪漫主义与自由主义成长于文艺复兴时期,然而人总是要回归残酷的现实。

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少女在最后结尾处,戏剧性地成为了时代的超越者和叛逆者,但永远难以摆脱注定悲剧的命运。女性形象依然是男性社会的产物,女性注定最终被摆布、被摧残。然而,不论社会现实如何残酷,人们深深地记住了司汤达笔下热情、奔放、激情又果敢的意大利少女,记住了她们努力追寻幸福的模样,记住了她们的笑、她们的歇斯底里、她们的从容淡定。

司汤达在《文学杂谈》中介绍了意大利少女的幸福观:在她们看来,生命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为生活而生活的人是渺小的。她们认为生命的价值应由一个人获取幸福的多少来衡量。诗歌与爱情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世俗的名誉对个人幸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人应该追求自己选择的目标。

这就是司汤达理想中意大利少女性格,也是他鼓吹的“自我主义”内涵。

[1][法]左拉.论司汤达[J].毕修勺译.文艺理论研究,1981,(03):171-172.

[2][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集[M].李健晋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3]尚晖.解读司汤达笔下的女性[J].论点集萃,2007,(16):192.

[4]钱澄.司汤达:妇女教育思想初探[J].妇女学苑,1996,(03):24.

[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6]任颖.人文主义的史学成果——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J].唐都学刊,2001,(04):68.

猜你喜欢

司汤达少女意大利
灵感不是等来的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浅析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意大利
司汤达:让巴尔扎克“嫉妒”的天才
前人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