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爱的约会》中的圣经文化内涵

2012-08-15寇福臣张明杰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名作欣赏 2012年9期
关键词:奈尔圣经约会

⊙寇福臣 张明杰[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1]

作 者:寇福臣,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张明杰,河北农业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爱的约会》是一篇构思精巧的英语小品文。从文章中,读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贯穿始终的圣经文化,军人身上体现的主旋律文化,以及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并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使读者在欣赏这样一篇小品文的同时,又仿佛欣赏了一部典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其中,对于圣经文化的理解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这里主要对其进行解读。

圣经文化在西方社会中的作用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绝大多数基督教掌控下的国家和地区走出来的知名和非知名作家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国家,信仰上帝的人数超过90%,每周按时去教堂参加活动的人也超过40%。历届总统选举或者法庭上证人作证词的时候,当事人都要手按《圣经》宣誓。“In God We Trust(我们相信上帝)”是美国的法定箴言;在公开场合,以美国总统为例的公众人物都会在演讲的最后加上一句“God bless America”;美国参加的历次战争中,随军牧师或充当牧师职责的军事人员更是必不可少的人员配置。作为一篇以二战为大背景的小品文,尽管宣扬主旋律的文字并不多,对人与人之间的真爱描写自然直接,圣经文化的渗透就作为背景,烘托渲染着其丰富的内涵。

一、圣经文化在文中的意象

抛开文章的叙事顺序,我们以文章中对圣经的直接引用为中心点。文章中提到,在战事正酣之时,为了能让战场上的男主人公布莱福德无惧敌人的疯狂,用圣经诗篇中的大卫之诗第23首中的诗句相赠,给予他以心灵的慰藉:“啊,尽管我走过死亡阴影笼罩的山谷,但我心无恐惧,因主与我同在。”相较于生活圣经文化普及的美国,由于国内的读者对其并不熟悉,因此对这首诗的全文做一番了解是必须的准备工作,非本文主要讨论内容,这里不再赘言,这里只对其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解构。

为这句诗做铺垫的事件,是布莱福德在空战中面对日寇的敌机和敌人狰狞面目时,内心泛起的恐惧——直面死亡的恐惧;女主人公梅奈尔一席如福音般的话语,直接赋予布莱福德战斗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活下去的信念。大卫将自己比做一只羊,将上帝比做自己的牧羊人,带领自己穿过死亡的山谷;布莱福德则将对上帝的信念,以及对梅奈尔的思念化为力量,从战场上生存下来,并使这13个月之后的相会成为现实。有此经历,布莱福德对梅奈尔的爱可以说是经历了生死的考验,经历了神的洗礼,从而变得坚定不移。由此,在作者片段式的插叙中,男女主人公布莱福德与梅奈尔的相识、相知、相恋,直到最后的相见,不管出现何种变故,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已然建立,牢不可破。而此时再看二人得以相识的巧合,借由其作为纽带的书名也就可以解读了:Of Human Bondage(《人性枷锁》),一本讲述一个人在人生与爱情中挣扎的故事,人生与爱情并不如童话般完美,但也足慰人生。

二、圣经文化对主题的烘托

这首诗的外延并未至此结束,而是在其本意的终结之时,同时开启了另一扇门:穿过死亡的山谷后,前方是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是希望。如果说上一部分是对人生未来的期望,下一部分则是纠缠于“human bondage”中的另一个主题,爱情;更确切地说,真爱。圣经文化中的真爱是上帝对于其所创造世界的爱,也是基督在人间传道所宣扬的爱:经得起考验,受过锤炼,无私无畏等。而此时,尽管二人精神世界已经牢不可破,从布莱福德信件中索要照片,并在约会到来之际首先把目光指向年轻女士这些细节来看,这是对于布莱福德新的考验,同时也是他的希望,必然是他心底存有的对爱情的完美梦想。因为在真正的见面之前,布莱福德对梅奈尔的印象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了解对方是一个内心充满关爱,善良的女性。相貌如何不得而知,年龄为30岁——考虑到梅奈尔答应在中央火车站约会,30岁本不是作为女性的黄金年龄,据此判断应该是她的真实年龄。当即将面对自己这个依然神秘的女友,布莱福德的心情融合了各种对未知因素的期待,尽管内心深处的信念已然坚定。

但是考验是必须的。当布莱福德在约会时间到来之时,一位穿着浅绿色外套,金发碧眼,容貌姣好,气质不凡的年轻女士走入视野,他第一时间认定这就是自己完美希望的实现。回想起战火纷飞中赋予自己力量的那首颂诗,此刻一如走出死亡山谷后迎来一片绿洲,喜悦溢于言表。然而,希望此刻并不完美。正如那金灿灿的苹果,诱人上当。此刻,按照圣经文化中的思想,布莱福德的私欲占了上风,弱点暴露出来,于是,希望破灭了。吃掉诱人的苹果,换回的是一个破碎的现实——女士外套上没有那支决定一切的红玫瑰。身后是接踵而至的下一个考验:一个看上去接近50岁,衣着灰暗阴冷,其貌不扬,身材走样的“梅奈尔”。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但却拥有约定的红玫瑰。失望至极的布莱福德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下定决心要正式地与“梅奈尔”女士见面;与此同时,他发现这位中年女士的神情气质之中,透着一种优雅、知性、慈祥。无疑作为理智胜利的表彰,事情又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读者读到这里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了。然而,试验的胜利必然会得到作为胜利者的奖赏。从这位女士的口中,布莱福德得悉自己梦想中春天般的希望并未走远,而只不过是轻轻地从身旁掠过之后,在不远的前方守候着他的完美梦想—— 一位真正的胜利者,一位有着美丽心灵的胜利者。不放弃希望,结局必定完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耶稣受施洗约翰的见证并受洗,被圣灵充满并被天父宣布为爱子之后,面对着人生重大时刻的开始,并首先接受的是魔鬼撒旦的考验。在这篇融合浪漫爱情的文章中,梅奈尔自然不是邪恶的化身,但是,作为圣经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作品,对主人公的试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的是最终让他的形象得以升华。布莱福德受到这样的一个小插曲般的试验,既不是梅奈尔有意捉弄,也不是要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一如《圣经》中对耶稣的试验一样,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而存在,因为神不试探人,人也不试探神——同理,梅奈尔出的试题,也仅仅是侧面帮助布莱福德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弱点而已。最终结果我们看到了,男主人公没有失去自己的风度,没有失去自己的信念,没有失去作为军人的荣耀,最终更不会失去真爱。这里我们也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明明30岁的梅奈尔的总体轮廓出现之后,出来见面的却是一位中年女士,这样明显的差别似乎是作者的不严谨,似乎显得突兀,但是比较圣经文学中的典型案例,这样的安排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当布莱福德一丝迟疑闪过,马上又紧握手中作为信物的书——一如虔诚的信徒在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后更加笃信上帝,更加珍视《圣经》一样。

《爱的约会》这篇文章在体现西方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方面有着极具代表性的作用。作者将圣经文化中一个很具代表性的耶稣接受考验的典故,以及大卫的颂歌穿插在文章中,使文章整体结构清新明快,插叙内容明松实紧,文化气息弥漫始终。作者在读者心中制造了一个个小小的波澜,随即又随手抚平,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同时,即便有所删减,入选经典教材的经历也使得这篇文章有了更广的受众面;在日常学习之余,丰厚的文化内涵也给学习者更多的空间去开展研究,挖掘背后环环相扣的文学文化内容,由点及面,将更广大的知识体系铺陈开来,给读者启发。笔者这里通过对此文中个别片段的探索,辅之以对应的圣经文化背景知识,略作分析,以期能帮助其他爱好此类文章的读者,立足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欣赏此类能带给人心灵慰藉的优秀美文。

[1]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奈尔圣经约会
奈尔宝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约会吧!甜蜜2月的搭配好推荐
乱丢狗粪丢官位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
浪漫约会
我们约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