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心灵的守望——论许雪萍的诗歌创作
2012-08-15黄雪婷百色学院中文系广西百色533000
⊙黄雪婷[百色学院中文系, 广西 百色 533000]
作 者:黄雪婷,百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壮族诗人许雪萍是新时期百色作家群中的重要代表。她1976年出生于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现为广西百色市文联副主席。她热情奔放,热爱生活,贴近大地,“追求那不灭的心灵火焰:美、想象、悲悯和爱”(《河水倒流的声音》后记)。自1998年开始诗歌创作以来,成绩显著,不断有诗作发表于《诗刊》《青年文学》《民族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其诗歌曾入选《2003年度中国最佳诗歌》《2004年中国诗歌》《青年文摘》等,200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河水倒流的声音》。这些诗作艺术地再现了许雪萍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生命观照。
一、对大自然的诗性反映
在文学创作中,书写自然,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题自古就有。许雪萍是一个贴近大地的诗人,她对大自然有着亲密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谦逊,对生灵的体恤和诗性反映。“我在这里走着,虫子的鸣叫让我相信每一块石头下面会有我未曾启知的遥远。松鼠跃枝碰落的松子,这忽然的叹息,类似于灵魂的轻颤。我爱上鬼针草、苦艾叶、开满紫白碎花的苦楝,爱上一掠而过的红毛鸡,爱上夕光中聚会一样来临的河岸蜻蜓。”(《河水倒流的声音》后记)在她笔下,在大地上的人事景致都得到了真诚的怜惜和心灵的观照,成为了诗中充满意义或意趣的抒情对象,她借助这些自然景致诗意地言说自己的人生感悟,并通过它们所构筑的诗意化虚境来象征自己现实生活的实境,从而艺术地折射出诗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
“全都苏醒了/那些头上的花草/身体里的河流/覆盖身体的指甲盖/这么小的晒台/也堆满/阳光的麦粒//暖是蒸屉下/缓慢烧开的水/山是馒头/树和藤是麻花/我是——/金灿灿的窝窝头/但愿头顶的苍穹/一辈子把我们/一起享受暖/——暖的手/——暖的脚/掏出暖的话/这世界该是/多么暖的草窝子——”这是许雪萍《我喜欢——暖》中的诗句,呈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一种暖意,诗人喜欢这种暖、呼唤这种暖,而且愿意分享这种暖,希望这个世界是一个“暖的草窝子”。《青草要去郊游》让人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朝气和蓬勃,同时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街道上响起花朵的喇叭声/它提醒开车的蜜蜂/别醉在香气里/今天值勤的交警是防护林/它请脾气暴躁的沙尘/绕道而行//就在昨天,风连夜清扫了/空酒瓶,旧帐篷,烟灰/凌晨,河流也把枯枝败叶/一一埋葬/崭新的大地,刚刚涂上金色的/阳光//嫩绿的青草们/排着队,从幼儿园/出发/沿着通往郊外的道路/他们要向春天出发。”
她怜惜弱小生命的卑微,以宽厚的爱温暖着它们,她“和细胳膊小腿的蚂蚁/晒晒眼睛里的阴影”分享彼此的苦乐。同时保持着一种坦诚和谦逊的态度,“在飞去自如的蜻蜓面前/承认自己是多么笨拙”(《荒草萋萋》);她“和一只小跑的松鼠相遇/一缕阳光闪进对视的刹那/温暖,宽厚,明亮/我们愿意这样爱着彼此”(《邂逅》);她体恤小麻雀的孤独,想带它一段路,为与之语言不通而懊恼:“……早晨出门,还看到你向阳光中/的世界/叽叽喳喳问好/你是怎么了,即使你出声/那也是没有被翻译的外语/我懊恼自己怎么不懂麻雀/的语言……”(《我想带你一段路》);她喜欢在大地上漫步,渴望成为大地上的一花一草,与大地一同感受彼此的呼吸:“我喜欢在大地上漫步/那里——/野花爱恋野花/鸟鸣碰撞鸟鸣/叶子推开叶子体内的所有缝隙/直到我的呼吸长出苦楝树的清新/直到寂静把我的手心捂出一层/毛绒绒的汗”(《邂逅》);她倾听大地的声音,聆听斑鸠唤雨的天籁之音,聆听蟋蟀的清唱,让大自然的声音填补生命的空白:“……画眉鸟的歌唱——如破晓时乍露的光芒//野地里,无论白天黑夜/总有一只忘了关的收音机/——在响/我走着,从纷乱的小径/捕获细微的蛛丝马迹/用倾听,去填补生命的/空白”(《倾听》);她把大地当做自己的“恩人”,表现出强烈的感恩意识:“……重新的一生/从感激的一天/开始/我牵着我的小黑狗/在大地上寻找/恩人的踪迹//花是恩人/草是恩人/天是恩人/地是恩人/那些黑暗的日子/它们是我现在/最大的恩人”《我的恩人》。许雪萍的诗给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对自然的感恩和爱意。她在《夜观星象》中说:“……此生,只愿在这天鸣地籁中/——向善,向远/用一颗永不蒙尘的心”。她“用一颗永不蒙尘的心”做大地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以此深情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生活的繁琐而渐渐远离自然,任何细小的生灵都同样需要怜悯与关爱。
二、对乡村生活的诗意呈现
许雪萍是一个真诚和执著于乡情的诗人,有着独到的诗心。她不仅对大地上的自然事物有着某种细致入微的体察,而且对她所熟悉的桂西北地区乡村生活也有着诗意的呈现,流露出充满乡情的吟唱,具有浓郁的田园诗特点。
首先,大量采用地方乡村色彩的意象词。许雪萍的诗大多是对家乡某处景物的情感抒发和感悟,诗中出现大量地方特色的地名。如《擦肩而过:一棵开满花朵的山楂树》“车过石炮,转弯处/一棵开满花朵的山楂树站在/无人的旷野:洁白并且眩目”和《我想带你一段路》“我骑着自行车,从石炮坡回来/你像倏忽脱线的风筝/在我的面前/折断飞翔……”这两首诗中的“石炮”和“石炮坡”都是诗人家乡西林县的同一个地名,位于滇黔桂的夹角,曾是古句町王国的繁华中心,在那里可以鸟瞰整个县城的全貌,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诗人将这个地名置于诗的开头,由此引出这两首诗的中心意象“山楂树”和“麻雀”,显得实在而自然。类似的地名还有“足别”和“八务”、“鲁渭村”、“那雾村”、“平吉村”、“澄碧湖”、“古家寨”、“定安”、“萧家湾”、“驮娘江”等等,她不回避家乡的这些地名,而是自然地、巧妙地让它们诗意地出现在诗中的恰当位置,体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另外,西林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花草树木繁盛。因此,她多以群山、山楂树、木棉树、板栗树、松树林、苦楝树、艾草、蒿草等为中心意象。这些地方风格的意象是诗人的心灵驿站,也是触动诗人心灵感伤的情感符号。它们曾伴随着诗人度过一段相当重要的生活。此外,她的诗中还出现了像干草垛、水烟筒、小屋、石磨、织布机、绣花鞋垫、铜棺铜鼓等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象词,它们凝聚了诗人切身的体验和浓厚的感情。
其次,将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诗意化。许雪萍善于观察和体察生活,善于从细致的日常生活场景着手展开想象的描述,并且将日常生活的点滴与人生的情感经验相结合,因而使诗歌内容具有广阔或深刻的情感经验。她将桂西山区常见的织布、针线活、刺绣等家庭手工业技艺付诸笔端进行诗意的描绘。如《织布》中,“那雾村”一位正在织布的农妇引发了诗人的情思。她先是盛赞妇女精细熟练的手工:“这些细微,丰富,充盈/劳动的双手/就算静坐,在那雾村的/同一架织布机上/眼前的那些图案,色彩/仍旧有别”,接着借助“织布”的细致劳动来隐喻人生,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有心人,热爱生活”,并且“无时无刻不在积攒人生”。在《针线活》中,灯光下正做针线活的女人也引发了诗人无尽的想象,诗人将做针线活的准确、耐心、细微隐喻人生的复杂和谨慎:“在巷口暗暗揣摩/怎样穿行才是准确的/人群闪烁,道路千条万径/从针眼那么细微的刹那/——揪出来/需要沉得住气的忍耐/需要有真知灼见的眼睛/雾里看花……生活可不能/如此糊弄着过”。在桂西的边远乡村,有些地方至今仍保留以手工布鞋或绣花鞋垫当爱情信物的传统,所以在组诗《绣鞋垫》中,诗人将“绣鞋垫”自然地与热恋中女孩微妙的内心秘密联系在一起:“绣花针脚这么细,这么密的/遮盖着/谁看见我的心里已经是/千万次的针扎/把话说给那并蒂齐开的/百合吧/不管他要走多远的路/也步步提醒……”
除了对古老的手工活的诗意描写,许雪萍的诗还抒写了种玉米、烧草垛、磨米等劳动场景。她没有回避家乡人生存条件的艰难。她平静地叙说他们生活的艰辛,悲悯他们的苦难人生。在《老树根——给外祖父》中,诗人写道:“当他背着老树根,从坡上回来/院子里的事物已经混淆/夜色贴着他的脸,看不清/那里的喜和悲/他习惯这样,背过身/从箩筐里把老树根/一根挨着一根站好//在老树根燃烧的亮光中/他的脸——/那里坑坑洼洼,是生命经过一场/恶疾,活着回来的印记/他惬意的时刻是,双手扶着烟筒/咕噜咕噜翻动竹节深处的水声/有时候,我想看得更清楚些/但他吐出的烟雾和老树根/燃起的烟雾交织/热气一再模糊着我的眼睛……//他在坡上挖了一个冬天的/树根,遭到的寒冷——/整整一生,他从未提起”。这些诗句描绘出了外祖父“老树根”般沧桑的人生和坚强乐观的精神境界。
“没有烟,没有雾,也没有鸟的鸣叫/又静又美的蓝天下/德峨种玉米的农妇背着巨大的/寂静/翻开坡上的石头——/那薄薄的土层,用尽一生来挖掘/这命定在荒凉和贫瘠中降生的/春天呀/被我异族的姐姐和妹妹/含辛茹苦,一如既往地/爱着”。这是许雪萍《播种的春天》中的诗句,它充分展现了德峨农村妇女种玉米的具体场景。德峨位于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云贵高原余峰,居住着苗、彝、壮、汉、仡佬五个民族。那里山多地贫,耕地缺少,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耕作方式,“种玉米的农妇”不辞劳苦地“翻开坡上的石头”,在“那薄薄的土层,用尽一生来挖掘”生活的希望,尽管“含辛茹苦”,但她们对生活仍“一如既往地/爱着”。整体上看,这首诗景、人、情相互交融,充满极强的画面感,异族姐妹们质朴的生存情怀和坚忍的生活态度在宁静优美的意境和诗人的诗意描绘中得到了自然充分的体现,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学效果。
三、恬静、舒朗、纯美的诗境营造
许雪萍是个沉静的诗人,她喜欢在精短的诗句中描绘大地平凡、微小的事物。这些事物在诗人内心拨出轻微的声响,似有涓涓细流般的音乐声,唯有内心宁静并拥有非常敏锐感应力的人才能从日常生活的喧嚣中分辨得出。许雪萍就是这样的倾听者和观察者。
她的不少诗中都反复出现“静”的字眼,“静”是她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正如她在诗集《河水倒流的声音》后记中所说:“阳光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一个缓慢爬坡消失在视野尽头的人也是安静的。在这安静里,我也听到了自己远离喧嚣的呼吸,那么清新,那么坦然……”她用精美的语言和精致的结构营造了一个个清新宁静、灵动淡雅的纯美意境。如《散去》中写道:“雨终于停下来了。林间的空地上/阳光暖和的翅膀,到处飞/独自坐在木桩上,微微的喘息/溢出来,漫上来——/化成山脚下那一缕缕的/白雾/——这时内心安然/不再有更多的体验,甚至/把自己也抛得干干净净了/赋写,酸痛,疲倦……这些被风/吹散的落叶,在远远的日子里/沙沙轻响”。这首诗语言纯净轻柔,意境清新舒朗,画面淡雅纯美,置身于如此清澄的空灵世界,也会“把自己也抛得干干净净了”,心灵的浮躁和污垢也会被瞬间荡涤。
“河水在烈日下拍打着小镇/纸窗木屋外/白色的李花开,开过阶庭,开过树篱/开到坡上——/无人的草径深处/蜂飞蝶舞,一些有过的困倦和迷醉返回/一些有过的振颤和呼啸也返回/在这个幽蓝的下午,我已经穿过了/芙蓉窄巷和金鲤长街/穿过了紫荆木下一排排无人的石桌、石椅/仿佛绕过了很多弯道,仿佛走了很远很远/仿佛我已经不会再回到/四月,这片明净的/——天空里”。这是《人间四月天》中的诗句,这首诗在语境和氛围上都与《散去》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清爽明净,幽远宁静,清秀雅致,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令人神往。读着这样的诗句,使人心如冰壶一般清澈空明。而在《二三事》中,她的诗歌语言一样纯美洁净,让人心情疏朗,宁静如水。“斑鸠唤雨的声音,散落在沉闷的山中/林子安静,所有人隐没在世间/这些杜英树,这些山茱萸/这些环抱着的缠藤,和看不见的纠根/当我从晒台上仰望天光/白色的轻云纷纷涌出山谷,经过苍蓝的/头顶”。
类似的诗篇在许雪萍笔下还有很多,“在我们习惯了城市的繁杂和喧嚣之后,读一读许雪萍的诗,感觉很清爽很净化。她的诗沉稳、自然,保留了天然的姿态、颜色和气息,又融入了诗人恬静、淡然的心境,读她的作品,很容易被感动被浸染。她似乎成为了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代言者。”之所以有这样的阅读效果,应该说得益于诗人对大自然的心灵体贴和独到的诗心。
与“静”相对应的是“孤独”,在某种意义上说,“静”与“孤独”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巨大的寂静会产生巨大的孤独。许雪萍的不少诗篇中抒写了她的孤独体验,并且在诗中高频率地使用了“孤独”的字眼。如《一只孤单的羊》中写道:“……旷野如此广袤/它就这样站着/站在天空之下,站在大地中央/——站在我内心的位置,一直这么站着/很多年了,一直这么……悄无声息”。这首诗通过“羊”(自然)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对峙写出了一种孤独感。而在《沉浸》中也隐喻现代人相互之间“无法表达”的孤独感:“在两棵榆树的浓荫下,有不可知的/孤独在生长/它们是艾叶,是苇草,是打开翅膀后/不想去飞的蝴蝶蓝/是我这样的人,在暗淡的天光中/一直沉默不语/在沉默不语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却一直无法表达”。《一只苍鹰滑行在天空中》中:“一只苍鹰滑行在天空中,缓慢而缥缈/突然——/那被利爪攫住的速度多么惊人/从高空俯冲到平静的水面/那么遥远的距离/就在瞬间——/孤独,把我从无知无觉的漫游中/揪出来/让我看见自己行走在如此深广的孤独之中”。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内心实实在在的孤独,天空中,苍鹰滑行的速度看似缓慢、平静,却充满速度和力度,它隐喻了诗人的人生,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著名评论家谢有顺2008年3月在贵州举行的“文学与生态”作家笔会的启动仪式上曾经呼唤故乡式写作,并且重申“当代文学作品缺乏鸟叫声”的观点。许雪萍对写作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诗性心灵。她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在大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抒情对象,以此表现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深层意识,她的诗歌写作是一种充满“鸟叫声”的生态写作。
[1]郁葱.把果实留在最高的枝头——读许雪萍的诗[J].广西文学,2007(10).
[2]荣光启.遥远村庄的生命省思(代序)——许雪萍的诗歌写作,河水倒流的声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许雪萍.河水倒流的声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