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抱关,屠肆鼓刀——赏析王维诗《夷门歌》
2012-08-15王国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新昌学院浙江新昌312500
⊙王国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新昌学院, 浙江 新昌 312500]
⊙周月光[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小学, 浙江 新昌 312500]
作 者:王国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新昌学院校办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周月光,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小学音乐教研组长,小学高级教师,县音乐学科带头人。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这是王维以《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为题材所创作的叙事诗,诗名《夷门歌》。从内容看,它把故事主人公信陵君富贵不淫、礼贤下士的高尚品格和英勇救赵的仁爱精神,与把门隐士侯嬴的贫穷不贱、舍生取义的事迹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了侯生的英勇形象,可谓是构思精妙、视角独到。从艺术手法看,是一首“缩龙成寸”的绝唱,他将二千余字的史传改写成了八十四字的小型叙事诗,手法精妙,令人叹绝。
一、王维的诗风与地位——诗画一体,盛唐一帜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太原),其父徙官蒲州,遂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崇信佛教,精通佛学,人称“诗佛”。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居士维摩诘向弟子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所以自己取名为维,字摩诘。他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且精通书画和音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根据题材大致分为军旅边塞、山水田园和禅理等三类,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山水田园诗。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与孟浩然并称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今存诗四百余首,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描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王诗的艺术成就颇高,无论是描述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是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皆能以对大自然的天性感受,敏锐地捉住大自然瞬息间的声貌和动态,或精心素描,或入骨刻画,笔触挥洒自如,意境清新灵动。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所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诗如画卷,情境交融,浑然天成。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或脱俗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无论是着色取势,还是结构画面,都能做到层次丰富,远近相宜,动静相兼,声色相倚,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早秋山中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等等,都能给人一种葱茏氤氲之感觉。王维的山水诗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不时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七首·其六》)“、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等,皆从细微处入笔,捕捉典型情节,抒发无限深情。王诗写情还多言及相思别离和慰勉之情,如“相逢笑一方,相送还成泣”(《淇上别赵仙舟》)“、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临高台送黎拾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送杨长史赴果州》)等等,能以景衬情,含蓄不露,回味深长。有的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语言自然流畅,蕴藉含蓄,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王维另一类诗是诗渗禅理,天机流荡。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充分体现出清逸、淡远、空寂、脱俗的禅意。又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作者一方面“通过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自己在深幽的禅修过程中的豁然开朗”,另一方面“极力强调自然现象不过是瞬息即逝的幻觉”,即是《金刚般若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同时也为后人创造了“以一瞬为永恒,以当下色摄了过去、将来,以有限表现无限境界”的创作范例。另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等等,无不既深藏禅理,却又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除山水田园诗和禅理诗有名外,以军旅边塞为题材的诗也颇具特色,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从军行·其七》)、“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陇西行》)、“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出塞》)等诗皆为豪迈壮阔之作,把边境纷扰,战火不断,环境恶劣,军士英勇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同谋,节旄落尽海西头”(《陇头吟》)、“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老将行》)等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之悲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少年行》)等表彰了侠少的勇敢豪放,而《夷门歌》:“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歌咏了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总之,王维的军旅边塞诗,雄浑豪迈,笔触犀利,既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蒙昧无知,又歌颂了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爱国热忱,达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词高的艺术境界。
二、信陵君救赵的故事——尊礼侯生,窃符救赵
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是战国时期魏国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之弟,战国“四大公子”之首。其余三大公子依次为齐国的孟尝君(名田文)、赵国的平原君(名胜)和楚国的春申君(名黄歇)。魏安厘王元年(前276)被封于信陵(今河南永陵县),号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对于士,无论贤与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内的名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三千人,因而也就坐定了战国“四大公子”之首席。
侯嬴,战国时人,魏国隐士。因家贫,时年七十,还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监门(守门小吏)。夷门,即大梁东门,据说大梁城内东北角有一座山叫夷山,因东门离夷山较近,故把东门叫做夷门。到了后代,夷门几乎成了大梁和开封的别称,民国初年开封有七位齐名的书法家,人称“夷门七子”,当代也有书法家在自己的钤印上刻上“夷门”二字,如“夷门王澄”。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与侯嬴交好,有勇力。隐居大梁,以屠为生。
尊礼侯生。魏公子听说年过七十守夷门的侯生家贫,就前去拜访他,想馈赠一份厚礼,可侯生不肯接受。公子设筵会宾客,等大家落座后他才驾车亲自去接侯生。而侯生整理一下破旧的衣冠,却毫不谦让地就坐到了公子左边虚着的首座上。而公子手握马缰,显得越发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中为屠,希望您能驾车载我去看望他。”于是公子引车到市中,嬴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侯嬴一面侧目窥察公子的动态,一面故意拖长时间与朱亥说话,以观察公子对自己之诚心。经仔细观察,发现公子的脸色越发温和,毫无不耐烦之意。这时,公子家中满堂的将相、宗室及宾客们都在席中等待公子回来开席,市民也都看到公子手执缰绳在等待侯生,随从都暗自在骂侯嬴无理。侯嬴见公子始终面不改色,心中也就有了主意,于是,就告别朱亥上车。到了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而侯嬴却毫不谦让,宾客无不惊异。酒酣,公子又起立向侯嬴敬酒,祝他长寿。侯嬴借机说:“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从此侯嬴就成了公子的上宾。侯嬴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尔后,公子曾多次去看望朱亥,而朱亥却不曾答谢。
窃符救赵。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魏安嫠王二十年(前257),秦军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后,乘胜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夫妇多次写信向魏国及信陵君求救。魏王惧秦,虽派大将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但屯兵汤阴不敢前进。一来平原君是魏公子的姐夫,二来若赵亡则魏有“唇亡齿寒”之忧,故信陵君屡次劝谏魏王救赵,但魏王不听。信陵君决计不独自苟存而使赵国灭亡,于是请求宾客们凑集了一百多乘车骑,准备带着他们去跟秦军拼命,誓与赵国共存亡。走过夷门时,拜望了守门的侯生,并告知与秦军拼死之决心。侯生说:“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走了一程后,心想:“我平时待你不薄,现在我要去拼命了,你连一句话都不肯送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于是驾车返回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要回来的啊。”侯嬴知道信陵君于魏王宠姬如姬有恩,于是献计,请如姬偷出兵符,以夺晋鄙之兵救赵却秦。如姬果真从魏王卧室窃得兵符。公子行前,侯嬴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使有了兵符,但晋鄙若不授公子兵,而向魏王报告,那么事情就暴露了,公子您也就危险了。”于是叫他的朋友朱亥和公子一道去,如若晋鄙不从时就击杀他。侯生又对公子说:“我年老了,不能跟随公子。等公子到达晋鄙军时,我就自刭以谢公子。”公子至邺传令,晋鄙果不从,朱亥遂以大铁锥击杀之。公子统帅晋鄙之军,进击秦军,秦军溃去,邯郸之围得解。公子也因怕窃符之事被魏王责怪,于是就留在了赵国。
三、赏析王维的《夷门歌》——夷门抱关,屠肆鼓刀
《夷门歌》全诗十二句,分三层。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前四句为第一层,交代故事背景。前两句写七雄争霸天下的局势,后两句写窃符救赵的因起。虽粗线勾勒,但“叙得峻洁”。“何纷纷”三字,将七雄争霸、天下大乱的局面,攻城杀将、尸横遍野的场景再现于读者面前,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不寒而栗。魏安厘王二十年(前257),秦军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后,乘胜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出兵相救。诗中只用“邯郸急”三个字,就营造出了兵临城下、十万火急的战争气氛,勾画出了赵国危如累卵的紧逼形势。这“邯郸急”三字既扣题,又传神,可谓是羚羊挂角、不着一字。“魏王不救平原君”句,看似轻描淡写,实为“窃符救赵”起个悬念,其行笔之深、构思之妙绝非常人所能及也。
次四句为第二层,写公子礼遇侯嬴。魏赵两国唇齿相依,且平原君又是魏公子的姐夫,无论于公于私,魏国不救赵是讲不过去的。无奈魏王惧秦,不敢出兵,诗笔行此突起悬念。“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作者用跳跃的手法、交错的视角接写战前公子礼遇侯嬴的故事。“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两句叙事极略,用一个“停”和两个“愈”字,写出了魏公子对待“夷门抱关者”侯生的真心与诚恳,道出了信陵君“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的名实相辅状,无形中与侯生的“傲慢”相对比照,真乃神来之笔!但紧接两句“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却又不厌其烦地交代侯嬴和朱亥的身份,“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均为史传中人物的原话。两句妙在强调侯、朱二人卑微的地位,从而突显出了“卑贱”者的傲骨,同时也映照出了信陵君的高尚品格。此等构思,充分反映出作者“人格平等”的思想。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侯嬴知恩图报、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遥接第一层,重新回到魏公子救赵之事上来。作者把“信陵君誓死救赵,侯生献计窃取魏王兵符,策划朱亥击杀晋鄙”等事件仅用“献奇谋”三字搞定,语言之精,少有人及!“意气”句是指侯嬴既得公子知遇,此愿已可足慰平生,因年迈不能追随公子杀敌,愿以刎颈谢公子!“向风”二句更掀高潮,说明侯生壮举并非有求于公子,而是自己意气使然。慷慨豪迈,震撼人心!行诗至此,裂帛一声,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作者采用“围邯郸”、“礼侯生”、“窃兵符”三个重要情节就把一个有头有尾的史传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成功地塑造了侯嬴舍生取义的英雄形象。这样,既突显了侯嬴贫穷不贱与信陵君富贵不淫的人格魅力,又映照出侯生却敌的高深智谋与魏公子拼死救赵的决心和胆略,言简意赅,动人心魄,正如清代诗人沈德潜所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1]周啸天.古诗词鉴赏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建琼.论王维诗的特点及其形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0(7).
[3]游国恩,王起等.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随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