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悲剧不再重演——《朗读者》多层主题解读
2012-08-15赵亚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南京210044
⊙赵亚珉 张 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南京 210044]
作 者:赵亚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文论;张 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文论。
曾被译成三十九种语言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宝座的第一本德语小说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二战题材小说《朗读者》。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庄重的文笔,使人感受到“心灵的调整和洗礼”①。其沉静大气的叙事风格,在单纯的故事情节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凝重的历史感,直指人性深处,拷打着战后的人的良知和道德,触发人们对战争无尽的思考。
一、生死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7000万人死亡,作为战争罪魁祸首的德国,死伤人数达到2800万。不管当初发动战争的口号多么动人,死亡是战争的直接代价,生死也因之成为战争题材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毋庸置疑,所有的战争都是残酷、无人性的。回顾战争,当年的无数牺牲似乎都不再有价值,不再有意义,都随着战争的结束,成为过眼云烟。然而,对于汉娜来说,战争硝烟远去,生死考验却重新开始。
值得人深思的是汉娜面对生死的态度转变。在坚强地挨过了十八年囹圄生活,即将重沐自由时,她却理智地选择了自杀。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她曾经主宰着多人的生死。在她看来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的思维和行动服从于她的角色和完成任务的天职。然而,战后的审判改变了这一切。牢狱生活使她开始了朗读,开始了明理,随之也开始反思……在忍辱偷生和凛然死去的抉择中,汉娜毅然选择了尊严,选择了悲壮地离去。在这里,哈姆雷特的生死拷问在汉娜面前重演,但她做出了与忧郁王子不同的选择,她拒绝了怜悯,选择了死亡——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在她看来,死亡只不过是超越艰难岁月的一条途径。②汉娜的自杀为《朗读者》画上了凝重的句号。
二、爱情与性主题
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即使在当今也是非主流、令人震撼的:米夏是十五岁的德国少年,汉娜是一个年龄与其母亲相当的三十六岁女人;他们一个是德国名牌大学的优等生,另一个则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一个是以捍卫正义为天职的律师,一个是双手曾沾满无数无辜者鲜血的纳粹看守。但他们的确深深地充满激情地相爱了。事实再次印证了那个颠簸不破的真理:爱情很浪漫,爱情亦很简单,无非就是两个人的两情相悦,与世俗的地位、学历、身份等毫无关系。在对该小说的多层次解读中,人们普遍读到了爱。毋庸置疑,在这部批评家眼里有着浓厚的政治象征意味的小说,人们更愿意看到预示人间美好生活的爱情故事:与其他爱情小说一样,他们的爱情故事同样包含着爱与性、爱的背叛、爱的死亡、爱的遗忘与爱的无奈,同样是无言的悲剧性的爱情结局。
米夏与汉娜之间发生的欢愉而短暂的情感经历,在世人眼里也许就是“不伦之爱”,一个畸恋故事,一段令人难以启齿的情爱往事。③王蒙先生曾经说过,坠入爱河中的男女多少都有神经病的表现,沉醉于狂热爱情中的米夏和汉娜亦是如此。她把“袜子卷过小腿肚,卷过膝盖,提到大腿。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④这也许就是少年米夏眼中朦朦胧胧的爱情。在他看来,汉娜的一切都那么美好。理智地分析,在米夏此时的爱里性的成分可能更多。但他不懂这些,他只愿意永远和她在一起。事实上,爱情何尝不是性与占有,以及夹杂其中的狂热?“我们朗读、淋浴、做爱、并卧,一切打开我们之间的亲密大门的,我们都做对了。”⑤在中年米夏的记忆里,那时的他整天殷殷期盼的是夜幕的降临。因为到了那时,“我们首先是做爱,然后入睡,接着醒来,再做爱,再入睡,再醒来,周而复始,夜以继日”⑥。米夏迷恋“她有一副非常健康强壮而又特别富有女人味的身材”,还有“她的姿态和举止”以及她“以一种安详稳重的韵律”而行事的方式,留给人的永远是“舒缓流丽,妩媚生姿,风情万种”⑦。沉浸在爱情之中的米夏还幼稚地模仿当时的大诗人,献给汉娜一首充满稚气却感情真挚的诗:“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寝/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⑧很显然,米夏的爱里充满了少年的单纯,初恋的青涩,欲望的强烈,无限的依恋和生活的美好。
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情不再是两人之间的唯一维系,朗读成了贯穿全书的核心线索,从而改变了战后的双方。朗读伴随着他们经历了凄苦的战争岁月,跨越了监狱的高墙,也跨越了诸如秘密、现实、政治等滚滚红尘,成为成年后的米夏对汉娜进行拯救的有效方式,也是拯救自己免于“冷漠无情和极端敏感并存”状态的唯一选择。在以后漫长岁月里,虽然他们仍然深爱着对方,并视彼此为精神导师,然而他们的的确确在互相伤害和背叛。“他们分别扮演了成长者、朗读者、背叛者、痴恋者、负罪者和受害者等角色,这些角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两个斑驳、丰满的成长主人公形象。”⑨朗读跨越了时空使他们灵魂相守,密不可分,朗读也唤回了他们已然冷漠的心灵,成为他们之间爱的救赎。
三、文明与愚昧主题
读者可能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汉娜的文盲身份害了她自己。汉娜严厉斥责米夏读书“白痴”无用论的声调如在耳畔,汉娜站在米夏父亲书房面对书架伫立的身影亦历历在目,贯穿整个故事的琅琅的读书声余音不绝。世间文明的象征——知识以具象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书架、书房以及伴之不绝的朗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在汉娜的世界里,没有书,没有教育,没有文明,只有伴随着无知的愚昧。为了隐瞒自己的文盲身份,她改变了职业,从而也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崇尚文明,在与米夏热烈的性爱前,在集中营里,在监狱中,她无时无刻不在朗读。朗读无形中成为她的存在方式。愚昧,让她失去了理性与判断,更让她承受比别人更严厉的惩罚。
在米夏的不断朗读中,汉娜学会了书写,也学会了反思。朗读,影响了她的一生。然而,成年米夏观察着这一切。在世人眼里的大学生、法官、成功者,只有他最了解汉娜的境况,深知汉娜担当罪责的苦衷,也只有他最有可能成为汉娜的拯救者。令人遗憾的是,老练世故的他出于自私,什么也没做。这样,汉娜进了监狱,开始了修道院式的生活。让米夏始料未及的是,他自己的生活也因之发生巨变:对汉娜的思念,使他失去正常的婚姻和家庭;对汉娜的愧疚,使得他的事业一蹶不振。他试图忘记汉娜,尽管汉娜这个名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他的灵魂深处,然而一切都是徒然。于是他开始朗读,为汉娜寄朗读磁带。仅此而已。尽管他知道汉娜苦苦期待他的来信,他却从未动笔,更不要说亲自去探视她。是的,他“不但把探监拖延下去,还根本是想逃避”⑩。米夏,以一个文明人的视角,俯视着汉娜。汉娜,在拥有了知识和尊严之后,却决然地告别这个充斥着喧哗与骚动的文明世界。汉娜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所以,汉娜的死绝非一般普通上的忏悔,而是灵魂的升华,暗示着汉娜对现实的绝望和对人性的幻灭。
汉娜的自杀,证明了对过去的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文明让汉娜的精神得到重生,也让汉娜的肉体走向死亡。此时,施林克天才般地选择“朗读”作为小说的主线,不仅在作品中设置了多重悬念,也寓意着对文明、人性的深刻思考。⑪在有些人眼里,汉娜的死让人有种猝不及防的心碎和不可名状的凄凉。但在某种意义上,汉娜的死又是完美的终结和沉思的开始⑫,促使汉娜发生变化的,正是以朗读和思考所代表的文明的力量。
四、罪与罚主题
其实,小说塑造的汉娜是个典型的普通人,出身社会的下层阶级,从事过多种职业,偶然中当了纳粹集中营看守。在与米夏初识时,米夏身患黄疸病痛倒地,她主动上前搀扶他帮助他;在有轨电车公司工作时她是个好员工;在集中营当看守时,她挑选一些姑娘为她们朗读,为她们减轻工作量,安排她们吃住舒服一些,最后死得轻松一些。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汉娜的善心。不过,在面对集中营中那次决定生死的选人的审判时,汉娜的表现却是如此出人意料。按照惯例,她所在的集中营每月要向奥斯维辛集中营送去六十名囚犯。她明白,奥斯维辛意味着死亡之所。很显然,她的决定将关联着多人的生死。但她严格地恪守职责,从自己管辖的犯人中挑出了合适的人选。当被问及自己行为的意义时,她有她冷静的逻辑:老人要给新人腾地方,那就意味着她们必须死。在汉娜看来,她没有其他选择,那是她的职责所在。很显然,此时的汉娜身上存在着一种被德国女作家汉娜·阿伦特所定义的“平庸的恶”——她既非十恶不赦的恶人,也无任何的害人动机,加入党卫队仅仅是她辛苦找到的一份工作,仅此而已。然而,她却又实实在在充当了纳粹分子屠杀无辜者的帮凶,目睹着鲜活的生命遭到毁灭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汉娜的行为,实际上正符合“平庸的恶”的特性,即“无思”状态——不能把握当下现实,从而无法进行想象和判断的状态。
《朗读者》对那段惨绝人寰的往事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观点:并不是审判和惩罚几个战争罪犯就可以为过去的不堪回首的历史画上句号,重要的是我们要真正地直面历史,直面我们人性中隐含的一面,如何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正是处在历史与未来之交的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对待汉娜的态度上,笔者同意作家施林克的观点,“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⑬。
汉娜身上融合着施害者和受害者两个身份:她既代表法西斯纳粹分子的作恶多端的罪人,理应受到严厉的惩罚;同时汉娜又是无辜的文盲,表面上看她只是在履行看守的职责而已,实施着平庸的恶的行为。但无论如何,纳粹加文盲的身份使她永远洗刷不了战争罪人的恶名。
然而,面对神圣庄严的法庭,面对严谨公正的法律,面对神色肃穆的法官,如果说汉娜是有罪的,应该受到终身监禁的严厉惩处,谁又是无辜的呢?作者逼人发问:还有多少个汉娜因为恐惧、无知、缺少法庭质证经验,抑或别的原因而蒙受冤屈?读者不能忘怀的是,汉娜战时同谋的表现,她们以及代表她们的律师是如何团结一致地对待汉娜,让她承担全部罪责从而洗清自己的。同时,那些未受审或被判无罪的人又如何能坦然地活下来?⑭这可能正是该小说内省和沉思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不能承受之重,因为戴罪的生命也在呼唤。可以说,小说所关注的核心已经不再仅仅是犹太牺牲者,甚至也不是汉娜,而是每一个掌握汉娜命运的当代人。⑮
五、《奥德赛》的象征
战争的尘埃早已散尽,然而“往事并不如烟”。施林克在《朗读者》中反复提到《奥德赛》——西方文明的开端,期盼用奥德赛的回归与重新出发,从文明的源头为现代文明寻找出路。作家以“朗读”与“倾听”的关系切入文明,启发更多心灵的参与,唤起汉娜们的道德和良知,重拾人性的光辉。正如作家所说:“奥德休斯回来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⑯作家在告诉世界:文盲的汉娜最终学会了思考,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现代的我们也需要文明的滋润,不断的倾听,重新找回人类应有的道德、良知、人性等,以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①曹文轩.《朗读者》序[M].钱定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② 李富滔.生还是死——本哈德·施林克的现代抉择观[J].当代文坛,2001,(05):65.
③ 马园萍.往事并不如烟[J].语文学刊,2009,(20):54.
④⑤⑥⑦⑧⑩⑯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钱定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2,46,48,14,50,169,159.
⑨ 张国龙.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朗读者》[J].外国文学,2007,(05):114.
⑪ 麻煜霞: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02):30.
⑫ 焦雅辉.一部启示录式的小说——读《生死朗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6):133.
⑬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专访[M].钱定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⑭ 云也退.书与人[N].南方人物周刊,2006-03-21.
⑮ 詹春花.穿越黑暗的缪斯之音——评《朗读者》中汉娜的反思意义[J].当代文坛,2007,(0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