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楢山节考》中人物宿命的解读
2012-08-15张景荣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张景荣[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 哈尔滨 150025]
作 者:张景荣,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在当时的日本文坛,以“自由“”社会”为主题的战后文学占据多数,而深泽七郎的《山节考》题材新颖,独树一帜,为文艺界送来一股清风。作者靠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突出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唤起了对人性的思考。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主人公阿玲主动放弃了生存的权利,毅然决然地作出死的抉择。阿玲的行为是发自内心义无反顾的,同时也是村落共同体规则制约下的必然结果。
一、承载命运的村落共同体
在农耕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以及生产工具的落后,个人或家庭不可能独立存活,于是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家庭便形成了经济、情感上密切相连的小社会——村落共同体。这一时期里,人类活动的基础是通过不停的劳作来获取充足的粮食以便维持生命。尽管村落共同体在生产劳作、日常生活、祭祀活动等方面共同作业、协力完成,但收获的粮食远不及人类的需求,村民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拮据生活。对于村民来说,粮食是珍贵的资源,也是生产劳动的核心。
表面上看,进山是祭祀山神的表现,实则是为了全体成员的利益和共同体再生产的需求,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共同体规则。作为村落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村民必须遵守共同的法律或规则,违背规则的人必将得到所有成员的唾弃和惩罚。
二、弃生求死的命运抉择
阿玲虽然年事已高,但一个人将一家老小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会捕鳟鱼,存的米也比别人家的多,是个刚强、不甘落他人之后的勤劳妇女。对于进山,阿玲并没有表现出惧怕,反而满心期待地早早做好准备,等待新年到来之时由儿子送进山。其次,就是将自己结实的门牙敲掉两颗,这样离家才不难为情。因为在食物尚缺的年代,到了去祭山的年龄了还满口健齿地吃饭着实是一件被人嘲笑的事情。在妥善处理一切事情之后,阿玲便主动提出去祭山的请求。
与钱屋家的阿又被儿子推下悬崖的悲惨境况相比,阿玲放弃生命的主观愿望十分强烈,其主动放弃生命的行为背后蕴藏着对家人无限的爱意。这不是单纯的死亡,而是对爱的牺牲。
阿玲在进山之前最大的心事就是替儿子续弦了。她之所以这么心急,是希望在进山之前有人能接替自己来照顾全家。另外,孙媳妇即将临盆的事实无疑更坚定了其早日进山的决心。人口的增添使原本贫穷的家里雪上加霜,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背景之下,阿玲主动放弃生命的行为是将生的希望留给子孙后代,是一种寄生于死的奉献精神。
在文章结尾处,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阿玲被儿子背进山的场景,使主题进一步升华。山路崎岖,到处都是尸骨残骸,成群的乌鸦晦气地飞来飞去。在选好地方之后,阿玲便赶儿子离开。途中天上飘起了雪花,为了告诉阿玲下雪,辰平不顾禁忌跑回原地,却见阿玲像一只银色的狐狸一样蜷缩着身体,身上披满了雪花认真地念着佛。雪夜中的阿玲沉着淡定,像忠心的仆人一样虔诚地等待山神的召唤。在生死面前,她无怨无悔地遵守着共同的规则,将宝贵的生命献给山的神灵,献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三、共同体规则制约下的人物宿命
除了受客观原因的影响,阿玲之所以能心甘情愿地遵守习俗,虔诚地进山祈祷,是共同体规则制约所产生的结果。在生产力落后的环境下,一切活动都以再生产的提高、物质资源的保证为前提。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年迈的老人既没有劳动能力又耗费粮食,极限状态下弱者的生存实则是对他人生存权利的剥夺。于是,为了节省粮食,减轻家人及社会负担,当地便渐渐有了将老人送进山里抛弃的行为,并最终成为习俗。
论语有云“:老而不死,是为贼。”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的淘汰是无情而又现实的。小说深刻地触及到日本人的内心深处,抓住了潜藏于物质文明之下的人类感情的本质。无论是作为素材的弃老传说,还是作品中出现的歌咏民间风俗的歌谣,以及主人公阿玲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无不震撼读者内心深处的灵魂。文章的感人之处不在于阿玲弃生求死的行为本身,而是用自身性命换取家人的幸福,将生的希望留给后人的那份真诚、从容、淡定的精神态度。这使得《山节考》为以战后文学为主导的日本文坛注入一股清新之气。
[2][日]山下和久.共同体中记号的价值[J].思想科学,1969(10).
[3]蔡春华.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4]高西峰.村落共同体下传统家族观念的崩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