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挣扎,以死亡为脚注——鱼玄机的矛盾世界

2012-08-15梁晓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名作欣赏 2012年29期
关键词:玄机

⊙梁晓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

封建时代,能够凭借才华留下自己名字的女子寥寥,鱼玄机就是其中之一。而她终结另一位女性生命、从而也使自己生命终结的方式,使得她的人生更涂抹上了一层强烈而悲凉的色彩。自称“道性欺冰雪,禅心笑绮罗”(《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的鱼玄机,被贴上的却是“淫靡”的标签,深深打上了被男权的历史和文化所攻讦的烙印。如果有一个主题词可以概括她的世界,那就是“矛盾”。相对于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曲折的人生轨迹,史料实在显得太简陋太匮乏,好在还有她的诗,可以让我们一窥她的喜怒哀乐。

一、矛盾之情:忆君心似西江水

鱼玄机的人生拐点,永远是和男性有关。

《唐才子传》中载鱼玄机:“性聪慧,好读书,情致繁缛。”十多岁时,鱼玄机结识温庭筠,才华即被肯定,从此两人多次以诗歌相唱和。“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破瓜之岁,志慕清虚。咸通初,遂从冠帔于咸宜。而风月玩赏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①与著名诗人的交游,使她的才华之路得到更宽广的空间,也使她和普通女性之间划开了一条鲜明的界限。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吟咏过闺怨之情,然多数为男性视角中的女性——感情上的受挫,婚姻中的煎熬,等待中的寂寞。而鱼玄机的笔下,是女性自己的生命体验,是“我手写我心”。诗歌,使得她获得了一条自我感情的释放之路。

但是,即便是作为一个不凡的女性,她还是逃离不了一般女性狭窄的感情道路,反映于写作上,则是她诗歌题材中反复吟咏的在感情之网中的挣扎。

在鱼玄机的诗中,标题上直接写明写给李亿的有五首,事实上为李亿而作的诗当然不止这些。“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②鱼玄机送李亿赴楚,作《送别二首》。后亿在楚相招,玄机遂即赴楚。后与亿隔汉江而居。有《重阳隔雨》《江陵愁望寄子安》。③

秦楼几夜惬心期,不料仙郎有别离。

睡觉莫言云去处,残灯一盏野蛾飞。

——《送别》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

——《送别》

树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陵愁望寄子安》

在鱼玄机看来,山行的艰辛不算苦,苦的是相思: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春情寄子安》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感怀寄人》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宝匣镜昏蝉鬓乱,

博山炉暖麝烟微。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和人》

正因为重情重义,投入了,也就意味着对随之而来的打击难于释怀。不管是出于家中原配的逼迫也好,出于李亿的本已爱衰的主动也好,鱼玄机不得不离开了李家,栖身于道观。在失望和痛苦中,她做出了力图解脱自己的努力: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

但是,如果真能如《赠邻女》中看破,也就无需如《情书》(一作《书情寄李子安》)中“怨”、“愁”了:

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

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愁堕鹊”、“怨飞鸿”就是她的真实心声。假如就此彻底放弃怀想,也就是一种解脱,但她在失望中还抱有一丝不甘,才会发出茫茫之问。

“没有一个男作家主要或大多半时间为妇女写作,在选材、定题和运用语言时他从未思考过来自女性的评判。然而,每个女作家都或多或少地为男性写作,甚至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那样被看做是为妇女而写作的作家。”④鱼玄机也不例外。鱼玄机力图挣脱羁绊,却又自入牢笼。对感情、男性失望,却又飞蛾扑火。自负于才华,却只能盘旋于情感的小天地里。看起来,她似乎是走出了男性约束的世界,走向了一个更开阔的天地,其实,内心还是被囚禁的。所以,才会出现《迎李近仁员外》的诗中所描述的情形:“今日晨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其中的欣喜、愉悦,展示了一种情感世界永远不可能彻底关闭、永远对男性寄托某种期待的多情。孤独是人的宿命。孤独似乎更是才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即便是才女,也有无异于普通人的对正常幸福的期盼、对知己的渴求:

清代四大才女之一吴藻的《浣溪沙》,也许可以作为鱼玄机感情深处冲突的一个注解: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

欲哭不成翻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枉自说聪明!

女诗人竟然希望自己通过学习去习得“忘情”,感情给她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鱼玄机也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鱼玄机以她的才貌征服着男性;而在另一维度上看来,她也永远未能从男性的牢笼中挣脱。鱼玄机无法节制自己的情和欲,情欲又像一个漩涡,席卷了她。

二、矛盾之象:万里身同不系舟

鱼玄机的诗歌中,多次出现一个重要的“舟”意象:

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

香飘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

街近鼓鼙喧晓睡,庭闲鹊语乱春愁。

安能追逐人间事,万里身同不系舟。

——《暮春即事》

在《庄子·列御寇》中,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的彻悟:所谓的巧者,被其能所累,所谓的智者,被其才所困,真正的超脱者,才能身似不系之舟,摆脱束缚。鱼玄机自己,也确实梦想着解脱羁绊、海上泛舟的洒脱、散淡:

闲散身无事,风光独自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

琴弄萧梁寺,诗吟庾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俦。

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杯春酒绿,对月夜窗幽。

绕砌澄清沼,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册遍,半醉起梳头。

——《遣怀》

只是,她真能有庄子式的洒脱吗?《暮春即事》中“谁家”“何处”的疑问,凝聚的正是困惑和彷徨。只要心里、梦中还有阮郎,所谓的超脱就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耐人寻味的是,她笔下伴随着这些“舟”意象的,往往还有流露她更真实心声的“柳”: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寄子安》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赋得江边柳》

在《过鄂州》一诗中,同样有“柳”,只不过“舟”是以隐含的方式出现的: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

折牌峰上三闾墓,远火山头五马旗。

白雪调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

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万首诗。

舟,是浮动的,漂游的,无根的,而“柳”者,“留”也。鱼玄机希望在漂泊的生命轨迹和感情体验中留住一些永恒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情。所以,每当她要表达怀思之情,往往以“柳”来编织: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

——《寓言》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折杨柳》

可悲的是“,柳”没有留住对方,只是更深地把自己缠绕: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闺怨》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隔汉江寄子安》

“舟”和“柳”,在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屡见不鲜的意象,但是当放在鱼玄机感情生活的特定情境里,其意义已经具备了更鲜明的内涵。一方在执著地等待,“画舫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江行》)而等待在落空,这种不平等、不对称的关系,注定不可能长久,她的心理已经蒙上了扭曲的阴影。这种缠绕,有时甚至使她自己都无法呼吸,直至在一个点爆发。内心的纠结,内心与外界的冲突,这内外交困的矛盾,最后以一场极端的事件了结——两个生命的结束。“杀婢绿翘,甚切害,事败弃市。”⑤而杀绿翘,起因也只是引嫉妒而起的捕风捉影的猜度和怀疑而已。

仅就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鱼玄机的诗还不至于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留下多么夺目的光芒。而她的成就,主要在于她在女性普遍喑哑的时代,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虽然这声音里难免有男性价值观所附加给她的沉重,虽然这声音最后配合的是暴力和生命的沦丧。正如“舟”、“柳”意象内涵上的矛盾所体现出的那样,鱼玄机在诗中所表达的被动和力不从心,正是与她情感上的沉重和困惑息息相关的。

三、矛盾之志:举头空羡榜中名

天赋才情,使得鱼玄机在诗中勾画出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她曾登崇真观南楼,睹新进士题名,赋诗云:“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即便当她自比于残牡丹之时,其中“艳冠群芳”的自负自赏意味还是显而易见的: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卖残牡丹》

但是,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她的心灵世界想要高飞远举到一个更自由更辽远的天地,超越拘限的牢笼,另一方面,她的感情世界却把她死死拽向了现实——与男性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鱼玄机的表达恋情之作,对象不只李亿一人。但是李亿,确是对她后来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甚至可以说,在李亿带给她的伤害中,她带着魔鬼进入了之后的爱情体验。

从各个角度,鱼玄机都是妒忌的受害者。李亿夫人之妒,使她被逐出李家。她对绿翘的妒忌,又把自己引领到了末路。妒忌,其实是无力感的扭曲反映。二十四岁的她的世界,也只剩下男人而已。柔弱与强悍、多情与决绝就这样矛盾而统一在一个才女身上。残忍地结束他人的生命,无疑是丑恶的,但其深处,因为积淀有那么一些情感的纠结,以至于永远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审视的东西。

也许可以用另外一位广引争议的女性——潘金莲的某些行为,替鱼玄机的心态做一解读。在《金瓶梅》第五十八回,金莲怀嫉妒气恨瓶儿,回来迁怒于秋菊:

潘金莲吃的大醉归房,因见西门庆夜间在李瓶儿房里歇了一夜,早辰请任医官又来看他,那恼在心里。……打的秋菊嘴唇都破了,只顾着搽血,那秋菊走开一边。妇人骂道“:好贼奴才,你走了!”教春梅“:与我采过跪着,取马鞭子来,把他身上衣服与我扯了。好好教我打三十马鞭子便罢,但扭一扭儿,我乱打了不算。”春梅于是扯了他衣裳,妇人教春梅把他手拴住,雨点般鞭子轮起来,打的这丫头杀猪也似叫。

小说接着写道,那边瓶儿房中官哥刚睡下,被叫声惊醒,几次使绣春来说,潘姥姥也出来劝解。可是潘金莲“越发心中撺上把火一般”,把秋菊“打勾约二三十马鞭子,然后又盖了十栏杆,打得皮开肉绽,才放起来。又把他脸和腮颊,都用尖指甲掐的稀烂”。⑥如此行为,令人发指。

谁能够理解这歇斯底里的变态行为呢?但是想想西门庆的家族内部关系,想想潘金莲对独享西门庆的感情所抱有的期待,暴力与情欲的如影随形,也就不难理解了:世必有西门庆,然后有潘金莲。

同样,世必有负心人,然后有鱼玄机。唐代女冠与士人之间的相恋,有一定的自由基础,是基于相对比较平等的交往关系。在这种关系前提下,鱼玄机更从内心里呼唤一种不为地位和利害所左右的人际关系,并由此期待包含人性中一切美好成分的爱情。所以,当她对这种感情产生猜忌之时,产生的反弹力也尤其可怕。正如受伤的野兽在极度的愤怒中,会爆发出更强烈的攻击性。此时的鱼玄机,在对绿翘的猜疑中,她被李亿抛弃的伤口再度被撕裂和唤起,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再次陷于对被冷落和抛弃的猜疑和恐惧,于是走向了崩溃。

的确,无论从才识而言,还是就举止行为来论,鱼玄机都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女性。但是,假如因为鱼玄机在才华上的展示以及思想上的不群,就把鱼玄机的表现视为标志着一种“人”的意识的觉醒,认为她以不依附男人的“尤物”而是独立的“人”的立场,怀疑和否定旧有的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从而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加以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种评价,笔者认为,未免离得鱼玄机的事实远了些。在鱼玄机的内心,向上的伸展性、挣扎性永远是和坠落的轨迹相伴随存在的。而这一矛盾,必然发展到极致,以一个极端的事件的发生来结束。律令惩罚了她,但她的感情世界不可能由此得到拯救。说到底,封建时代一个有才华的女子,也还是女子。自我的路,又能走多远?

永远的寻觅与现实的困境是鱼玄机所体验过的矛盾纠缠,但类似这样的悲剧,现代女性依然会上演——假如女性不去清除依然盘踞在心头的传统的杂草。现代女性,要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追求女性在生活中的定位,面对的是在新形势下的自我的评价和选择。对自由恋爱的束缚松开了,婚姻自由的道路打开了,经济地位提高了,但女性面临的困惑似乎并没有减少。女性的自我认同之路,依然漫长,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还需要打量鱼玄机的当代价值所在。

① 皇甫枚:《三水小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32页。

②③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8页,第450页。

④ [美]艾德里安娜·里奇:《当我们彻底觉醒的时候:回顾之作》,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页。

⑤ 钱易:《南部新书》甲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第3页。

⑥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8页。

[1]艾晓明.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谭正壁.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3]屈雅红.她叙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玄机
水边的紫檀靠椅
原来你并非不快乐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视域下的鱼玄机影像塑造
——以《唐朝豪放女》为例
暗藏玄机
鱼非鱼(中篇小说)
身份证号内藏“玄机”
图象藏玄机abc探奥秘
鱼玄机之死
心碎鱼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