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成功之处

2012-08-15彭小哲西安文理学院音乐表演系西安710065

名作欣赏 2012年6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小剧场徐志摩

⊙彭小哲[西安文理学院音乐表演系, 西安 710065]

当《再别康桥》第一次走入我们的视野时,带着些稚嫩却充满着生命力,新鲜且别具一格。如今,她成长了,经过近十年的成长,更有了些许成熟的味道。笔者曾有幸拜读过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关于《再别康桥》音乐创作的文章,对“小剧场歌剧”有了最初的认识。然而依本人看来,中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对于我国音乐界的影响远不止眼前我们所能预见到的,它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一、小剧场歌剧

所谓“小剧场歌剧”,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兴歌剧样式,它与西方的“室内剧”(ChamberOpera)和我国的“小剧场话剧”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所谓“小剧场话剧”,是相对于大剧场话剧而言的,其剧中角色少,表演空间小,演员与观众近,是这类话剧的突出特点。甘险峰教授曾撰文指出:“1982年,林兆华执导的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以来,中国的小剧场话剧已经走过了近20年。从最初的每年一出甚至几年一出戏,到现在一年能有十几出不同风格的小剧场话剧在首都舞台轮番上演;从少数戏剧先锋的实验田发展到今天话剧艺术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小剧场话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①“小剧场歌剧”这个词在中国是伴随着《再别康桥》的上演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小剧场歌剧型的演出场地小、演员数量少、乐队编制与舞台布景简单、音乐结构短小而精悍。虽然它抛弃了歌剧的华丽外衣,以及大乐队的烘托,但它具备了歌剧完整的元素,而且赋予了歌剧新的内涵与气质。当小剧场歌剧上演后,众多评论纷至沓来,其中我很赞同彭志敏教授的那句话,“在艺术上,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小的却必须是精致的”。

二、《再别康桥》的上演经历

1.北京人艺小剧场的首演 2001年12月1日,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陈蔚(笔名水儿)编剧并导演、周雪石作曲的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12月7日,《音乐周报》在北京市文化局举行关于《再别康桥》的专题座谈会。该报前总编周国安在会议的开场中称:“《再别康桥》在小剧场上演,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次,它开创了一个先例。”②接下来的2001年12月1日至25日,这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连演25场,歌剧界前辈对该剧的评价非常高。《音乐周报》等传媒纷纷刊载了关于这部歌剧的文章与评论。《再别康桥》的首演确实是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再度上演 自2002年10月起,《再别康桥》在上海大剧院、北京民族宫大剧院、北京青艺剧场、廊坊大剧院进行了第二轮公演。随后,这部小剧场歌剧又来到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演出,并参加了全国歌剧、音乐剧的汇演,广受好评。因而当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落成后,2009年11月27日《再别康桥》被选中作为其试营业的首场歌剧演出,这是这部歌剧诞生8年后的又一次辉煌。《再别康桥》经过8年风风雨雨再度回归小剧场,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首演,演员们也经过了8年的人生历练,这次的《再别康桥》更加成熟,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视听效果非常好,观众和演员都得到了一次唯美的享受。

3.古都“西安版”的《再别康桥》 经过首演的成功,8年后再度上演的轰动,《再别康桥》这部歌剧的魅力已逐渐辐射至全国。2010年11月27日,由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生共同排演的《再别康桥》与古都西安的观众见面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先生以及陕西省音乐界的同仁观看了首场演出。古都西安一直以文化而闻名,这次对新事物敏锐的嗅觉也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化传播的魅力所在。西安音乐学院此次上演该剧,是作为声乐演唱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歌剧研究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员均为声乐演唱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采用美声唱法来诠释该剧,演出虽然不甚成熟,但却是对歌剧教学一次很好的初探。作为一名西安人,也正是这次与《再别康桥》的亲密接触,激发了笔者对“小剧场歌剧”这一新的形式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三、《再别康桥》的成功之处

1.作品结构简洁、精致 说到《再别康桥》的特点,用曲作者周雪石本人的一句话概括:“这就是一部真诚的歌剧,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而是娓娓道来,很好看也很好听。”相比传统歌剧动不动一演就几个小时、冗长而复杂的剧情、耗时耗力的舞台布景,《再别康桥》无疑更适合活在当下的现代人的口味。整部歌剧人物角色简洁、关系清晰,舞台形式清雅而别致。可以说,它卸去了歌剧的“贵族外衣”,由一个室内形式的小型乐队代替了交响乐的烘托,抛弃了豪华的包装之后,更加纯粹而亲切。近2个小时的演出将上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修养和个人气质用温暖而深沉的音乐表现出来,这对现代观众来说也无疑是一次新鲜的体验。

剧中的故事由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的诗情、爱情开始,以徐志摩意外离世结束。剧中包括五个角色: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和诵者(以泰戈尔、金岳霖、胡适三者身份出现)。全剧分为“墓地游吟”、“天坛同台”、“再别康桥”、“沉沦上海”、“双清重逢”、“挣脱泥淖”、“白日飞升”及“人鬼情未了”、“再别康桥”九个部分。这九个部分随着剧情的发展环环相扣,以简洁易懂的台词贯穿,配合简单而符合情境的背景音乐,既让观众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人物间细腻的情感纠葛,紧凑而精致。

2.音乐风格符合人物气质、个性鲜明 整部歌剧的音乐没有做作和夸张,结构自由,像散文诗一样。从音乐性格上看,全剧乐风以雅淡、静幽、清纯、明亮的抒情文人气质为主。然而最能抓住听众神经的是《再别康桥》中用音乐描绘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中国近代高雅知识女性林徽因,其音乐形象的主题选用了小提琴独奏,并用男性化的大提琴和流动性的钢琴音型陪衬。小提琴有“乐器皇后”之称,音色柔美、典雅,用它来诠释优雅的女性形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小提琴的音色交织着大提琴的男人味,更为柔美女性的形象起到了烘托与陪衬作用,恰到好处。

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是和林徽因性格截然不同的一位女性。作曲家巧妙地采用了代表上海二三十年代洋场歌厅、夜总会的那种“靡靡之音”的典型音色——萨克斯管来演绎,并用一种极其慵懒的速度与音型作引子来营造陆小曼当时的生活氛围和状态。第四部分“沉沦上海”中小曼的主题——《旋转中忘掉一切》以及第六部分“挣脱泥淖”的咏叹调《这是个怯懦的世界》,始终保持着圆舞曲的风格,将陆小曼沉溺于灯红酒绿的颓废生活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富于表现力和戏剧性。

徐志摩作为中国近代优秀的新诗才俊,他的形象以及他的经典诗作《再别康桥》已经融为一体。作曲家在这部作品里用“康桥”的主题来描写徐志摩,用抒情男高音的演唱配以钢琴的王者气派,将这新一代知识分子形象描绘得温文尔雅而又不失浪漫和激情。

3.曲目旋律优美,传唱度高 当今所被人熟知的歌剧中,让我们记忆最深的永远都是那部歌剧中的经典咏叹调,比如普契尼的《艺术家生涯》中的《人们叫我咪咪》《冰凉的小手》;比才《卡门》中的《哈巴涅拉舞曲》《斗牛士之歌》;莫扎特《魔笛》中的《地狱的复仇》等。

《再别康桥》首演结束后,很多听众都是哼着《一首桃花》《再别康桥》离开剧场的。笔者第一次看过该剧后也是唱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走出剧场的。这些唱段旋律优美,非常上口易学,还有着很强的艺术性。该剧中许多经典的唱段已经成为声乐教学中的常用教材。

就拿《一首桃花》来说,清新淡雅的风格融合于抒情女高音甜美轻透的音色,经典的诗句配合似花朵飘落的旋律,进入情绪高潮时的“看——那”在高音区的站立与舒展,使这优美的诗篇与优雅的女性形象浑然一体。《一首桃花》一经问世便被无数音乐爱好者传唱开来,现在已成为备受民族女高音乃至美声女高音喜爱的经典曲目,传唱度非常高。

《再别康桥》的成功折射出了异样的光彩,触动了我国声乐界以及音乐创作界的神经。它为我国的声乐舞台增添了一种新的形式,为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素材,为我国歌剧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到目前为止,《再别康桥》仍然是国内第一部且是唯一一部公演了的小剧场歌剧,对于新兴的小剧场歌剧来说,未来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但笔者以自己从事声乐教学近30年的经验来看,小剧场歌剧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借此也呼吁所有热爱音乐以及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人,更多地关心和关注、参与和投身到小剧场歌剧事业中来。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小剧场徐志摩
完全诗意的向往
青草更青处——《再别康桥》赏析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投入细腻的情感诵读诗歌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