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说理论视角下对《劳拉的原型》的解读与重构
2012-08-15张其亮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23
⊙张其亮[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杭州 310023]
作 者:张其亮,学士,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一、元小说概念的由来与纳博科夫早期的元小说创造
元小说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0年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发表的评论《哲学和小说形式》。①这种“为了探索文学虚构与现实的关系,以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系统地引发读者思考其作品艺术特性的虚构性作品”②在文学史上并不鲜见,但这一文学形式真正成为西方占主要地位的小说形态还是要迟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思想界暗流涌动的解构主义思潮推动小说家们反躬自省、开始对自己的叙述话语本身进行深刻反思。纳博科夫在自己的《文学讲稿》中有关查尔斯·狄更斯作品《荒凉山庄》的一章中曾给出了一个有趣的公式,即:形式(结构+风格)=题材。③这种对结构框架的关注则是元小说作家们共同遵循的一大创作基本原则,即如论者多年前所发现的,所有元小说创作手法的背后“都闪动着两大创作基本原则的影子:一是‘框架分析’原则,二是‘游戏’(play)原则”④。
纳博科夫自1940年合家自欧洲迁往美国,一直到1960年又从美国迁往瑞士,这段时间也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欧美文学界自滥觞并一直发展成为主流文学形式的黄金时期。作为纳博科夫代表作之一的《微暗的火》(1962)即是一部具有鲜明元小说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传统小说一贯重视的故事情节只有依靠纳博科夫期待的“优秀读者”进行“越周密越好”⑤的深入研究才能够得出一个大概,而作家关注的“天才的个体与结构的问题”则被提到了读者根本无法忽视的前台,在文本中得到了空前的强调与重视。
在某种意义上,《微暗的火》确实是一部很值得纳博科夫作品研究者玩味的小说。小说中的诗人教授谢德独特的创作习惯是首先将自己的作品零零散散地写在卡片上,最后再把卡片颠来倒去整理成篇。这种创作习惯无法不让人想起纳博科夫本人,因为通常情况下纳博科夫自己就是如此创作的。而他的遗作《劳拉的原型》则完全是以卡片的形式保留下来。这种不同小说情节之间以及小说内在情节与作家外在人生经历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妙趣横生的互文性确实耐人寻味。而且与《微暗的火》一样,《劳拉的原型》也是一部结构非常独特的元小说。
二、《劳拉的原型》中的元小说结构
纳博科夫于1975年着手《劳拉的原型》这一小说的创作,但可惜的是晚年的他疾病缠身,尽管作家在病榻上付出很大努力,仍旧未能在1977年2月离世之前将其完成。对自己作品要求极高的纳博科夫本人在弥留之际一再指示其妻子将写就的183张卡片销毁。纳博科夫夫人不愿将丈夫最后的遗作付之一炬,就将手稿锁进了瑞士银行的保险柜。2009年9月,英国企鹅出版社终于将这些尘封已久的手稿以The Original of Laura:Dying is Fun为题出版,这使得纳博科夫的这部遗作成为当年英美文学界和评论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小说开篇即已明示女主人公弗洛拉的丈夫(即大学精神科教授菲利普·王尔德,其人已病入膏肓)“也是一位作家”,而且他正忙于完成一份“神秘手稿”(卡片1)——这与弥留之际辛苦创作小说的纳博科夫本人何其相似。到底这部教授不肯轻易示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什么样子,我们只有在读完第七章之后才能得到答案。实际上这部作品的庐山真面目直到第六章才真正向读者揭开,而小说中卡片64至卡片87可以确定就是这部手稿的遗留片段,是一部“手稿中的手稿”。这部“手稿中的手稿”中,王尔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如何饱受病痛折磨、如何在浴室里试图以意念自我消解的方式将自己痛苦的肉身自脚趾起一点一点剥离的心理过程,其表现手法与大学精神科教授所做的心理实验记录颇为相似。不过这部手稿未能善终——卡片93、94的内容显示,王尔德也同《微暗的火》中那位苦心孤诣却命途多舛的谢德教授一样,未等到将手稿出版即突然辞世。这种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的相似性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另外比如《劳拉的原型》中的主人公弗洛拉与《洛丽塔》中的洛丽塔,二人在年龄、性格、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方方面面都极为相似,其令人浮想联翩的互文性也极具纳博科夫风格。
在了解了卡片1中“神秘手稿”的含义之后,读者不禁会疑问题目中“劳拉的原型”指的又是哪一个原型呢?这里的劳拉指的是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还是暗示精神科教授菲利普·王尔德作品的原型呢?实际上王尔德的这部手稿既无关乎劳拉,也无关乎原型,纳博科夫小说原题“劳拉的原型”中的劳拉其实指向另一部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这部虚构作品即是卡片51中初次出现的《我的劳拉》:“当然没有任何理由让这段情节与另外一本小说《我的劳拉》节奏近似。”⑥
突兀出现的这个小说题目无疑对读者的理解带来了很大困难。实际上,通读《劳拉的原型》全篇,读者并不能发现哪一张卡片是取自这部神秘小说的原文,甚至不能找到这部小说的明确作者。介绍《我的劳拉》这一“小说中的小说”故事内容的卡片在全部138张卡片中占的篇幅极少,故事情节的大致描述可见于卡片61、62、63。参考上述卡片,我们可以对小说《我的劳拉》的故事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身为作家的“我”与劳拉的恋情,不过由于机缘巧合,“我”与劳拉的恋情最后无果而终,而劳拉则最终与一位老派的“伟大科学家”菲里多·索瓦吉结为夫妇。小说无论从细节描写还是整体结构都与《劳拉的原型》中弗洛拉的感情、婚姻经历极为接近,甚至可以说除了人物姓名有所改变之外,这根本就是《原型》中弗洛拉本人经历的精确翻版。这大概就是纳博科夫将自己的最后一篇小说命名为《劳拉的原型》的原因。
三、作为“开放文本”的《劳拉的原型》
上文提及的几张卡片可谓理解整篇小说结构的枢纽,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抗、故事情节与故事原型之间的对立冲突使得该部小说成为元小说创作实践的一个绝佳范例,也迫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刻警惕真实与虚构、虚构与再虚构之间的界限,学会从不同视角关注并解读原作的文本。当然上文对《劳拉的原型》整篇小说结构的理解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结果,希望将来不会越俎代庖妨碍了读者对小说进行更深刻精准的解读,因为正如纳博科夫本人所说:“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⑦
总体而言,《劳拉的原型》符合安伯托·埃柯对于“开放文本”的定义。埃柯将文本分为两种,一种为“封闭文本”,一种为“开放文本”。封闭文本仅仅“旨在引发多少正是凭经验办事的读者去做出恰当的反应”,而“开放文本”则承认、邀请读者的活动,并将此活动主题化。⑧作为一名有意识地引领读者对自己文学领地进行探索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纳博科夫在《劳拉的原型》中成功地激发了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与协作。从此种意义上讲,未完成的《劳拉的原型》较纳博科夫其他作品而言更富有一种开放式的残缺之美,并将持续吸引读者和评论者对其文本进行各种角度下的解读与重构。
① 方凡:《将“元小说”进行到底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
③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页。
④ 殷企平:《元小说的背景和特征》,《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9期。
②⑤ Patricia,Waugh.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London:Methuen&Co.Ltd.,1984,p2,p2.
⑥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劳拉的原型》,谭惠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页。
⑦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微暗的火》,梅绍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⑧ 胡全生:《在封闭中开放:论〈玫瑰之名〉的通俗性和后现代性》,《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