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用语技巧初探
2012-08-15赵红
赵红
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 贵州遵义 56300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靠听讲,也就是说教师用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和途径,那么教师用语技巧的优质与拙劣,关系着学生能否高效的学习知识,更影响着学生以主动还是被动的态度去听讲。教师运用一些高超的用语技巧,不但是促使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关键。那么究竟如何改善教师用语的技巧,使学生在教师语言的传递下完成学习任务,便是广大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用无声凸显魅力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师用语可以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这种无声的教师用语主要包括手势语、表情语等。在教学中,除了要运用丰富的言语表达,还应该适时适度的无声语,因为他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运用良好的“无声”技巧,会凸显出一种艺术魅力。例如:在上课伊始的时候,课堂状态往往是嘈杂、混乱的,有些老师会大声的喝止学生的大声喧哗,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如果教师站在讲台上用严肃的表情扫视整个课堂,而不去说话,那么课堂就会立刻安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便会出来。在学生听课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时,教师可以用和善的微笑表情,表示欣喜和赞扬,这种表情对于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有很大作用。如果教师用沉思的表情,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刻苦的探讨问题,还有使用得当的点头肯定、摇头否定这种体态语的运用等等,都能为教学课堂平添一抹亮色。
二、用幽默吸引学生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具有幽默风格的教师用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高强度的学习给学生造成了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于是疲惫成为学生在课堂中经常表现的一种状态,这时教授如果能运用幽默这一手段,便可以使学生因学习产生的疲惫感消除,使学生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处于愉悦和欢快之中。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幽默用语技巧,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话题类型,应将话说得更加意味深长、诙谐有趣。学生都不会喜欢不懂幽默、刻板的教师,相反如果让富于幽默感的老师向他们讲授知识,那么这种幽默的力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赋予教师以形象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愿意与教师配合,乐于主动学习知识。特别是对于年轻的新教师,幽默用语可以赢得学生的欢迎,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三、用普通话传递知识
目前,我国虽然大力推广普通话,但是由于方言区很多,加上很多方言区的人们说方言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这些地区的教师也以浓重的方言为教学用语形式,还有很多教师课上课下都将方言土语夹杂着用,这都是不符合教师用语规范的行为,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师,如果只用方言教学,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普通话也不利。那么,使用普通话开展教学,无疑能增强教师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增添口语音色的美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普通话说的不好的教师可以通过多读多练,联系准确的发音,如果基础不好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跟读练习,并且要多注意避免说土语,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这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规范学生语言,帮助他们改掉浓重的方言,为学生掌握普通话奠定基础。此外,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于增强教师形象的魅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四、用新颖吸引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往往在课堂上难于集中精神听讲,他们会对那些有趣的、有吸引力的教师语言很关注,也会聚精会神的去听,而一旦教师讲课用语乏味、枯燥,那么学生听课的状态就会明显低落,教学课堂就会很有可能变成“催眠课”,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被动接受,根本不会注意老师讲什么,最终只能昏昏欲睡。对此,教师用语应该力求别致、新颖,在不影响讲授内容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一些情感波动大、新潮的话语,一些具有艺术化的语句来讲授知识,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由生硬枯燥变成妙趣横生。那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努力提升自己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在讲台上尽量用生动形象、新颖别致的语言讲出激情四射、神采飞扬的特色。教学其实就是一次语言的艺术呈现过程,怎样抓住学生的心,怎样把握好学生的关注点,都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这就可以借助语言的新颖特色而获得自身的魅力,紧紧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用赞美激发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充满认同和赞美的赏识行为刺激下,能够产生一种喜悦情绪,促使人更加努力的完成预定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是要靠教师的赏识获得的。可以说,赏识是一种力量。但是这种赞美式的赏识也要适时适度,不然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赞美这一教师用语,便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首先,赞美一定要真诚,具有一种激励性和鼓动性的特点。其次,应该抓住时机,必须在学生取得进步,表现良好的时候进行赞美,不然就有虚假之嫌,学生也就不会在意,更不会深受感染。第三,赞美一定要适度,并且给获得不同成绩的学生以不同的赞美,切不可一视同仁,那样的话赞美这种教师用语就会缺乏力度,学生更加不会将这种没有区分性的话语放在心上。
总之,教师用语技巧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讲课风格突出的能手,而其中的教师用语贡献巨大,它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广大教师就应该不断探索体态语、幽默、普通话、新颖语言、赞美等有效方式,提升用语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1] 徐继兴.小议教师语言的技巧和艺术[J].青海教育,2001(10).
[2] 闫冬梅.浅谈教师语言修养[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