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研究
2012-08-13于兴波
□文/于兴波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银川)
一、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办学,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我们大力倡导和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吸纳相关行业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办学,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显著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2+0.5+0.5+0.5”教学体系,打造“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素质为本,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2+0.5+0.5+0.5”教学体系就是要求学生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单项实训,打好理论基础;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了解社会、岗位和工作;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实训和岗前特训,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并进行查漏补缺;第六学期进行就业顶岗实习,为就业铺路。这样的教学体系也保障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层层递进。
“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素质为本,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深度的融合,学院与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校企双方以联合培养人才和技术开发为主要媒介,寻求校企合作双赢的结合点,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学院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校企合作工作站”负责校企合作的联系,对校方及企方的挂职人员进行管理,保存校企合作记录,传达校企双方的会议精神,组织校企合作论坛,建立工作站管理制度,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校企双方建立常设机构,设专门负责人,由学院和企业确定,负责联络站的日常工作,成为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校企双方建立联络站,企业方联络站的固定资产(桌椅、电脑)由学院调拨,企业方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和保管。学院派教师到企业任联络员,校方联络员到企业进行调研、兼职和培训员工。教师由学院有计划派出,通常挂职期为半年。企业派联络员到学院任职,指导学生校内实训。
会计电算化专业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交替”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顺利实现“工学交替”,就必须与企业建立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关系。
素质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整体设计和具体教学组织上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中加强工作态度、吃苦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坚持不懈毅力;在课程设计中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在学历、专业职称和技术资格上不断提高。
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上,强调“三线并行”、“四层深入”的教学理念,形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专才”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三线并行”即主干课程、实践模块、能力证书三条线同步进展,在学期中统一安排实验实训,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能力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课、实践课、考证课环环紧扣,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四层深入”即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资源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布点量大的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课程资源建设中,吸引行业企业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在集成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整体顶层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同步运行的方法进行建设”的方针,确定了学院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宁夏永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宁夏汇丰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企业为联合项目建设组,以课程和项目为单位吸收学院本专业和其他专业骨干教师以及企业专家共同承担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发和项目建设工作,形成一支学校、企业、行业紧密结合的建设团队。并在前期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会计人才为目标,以会计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开发会计电算化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以先进技术建设课程系列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平台,构建各课程子库,打破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框架束缚,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求重新构架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例。
(一)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第一,确定高职就业面向就业岗位,构建基于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项目组在会计职业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于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推出的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等岗位,并对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建设会计职业基础、出纳业务、会计实训操作等一系列基于职业岗位任务的理实一体专业课程。按照专业顶层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明确划分,做到逻辑一致,内容相谐,既使各课程之间知识、技能按照会计工作过程关联化、顺序化,又避免了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实现顶层设计下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衔接。
第二,立足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色,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组成。按照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从“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出发,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每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实训项目设计。其中,整体设计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单元设计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实施的载体,也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载体;实训项目以“能力训练”为主要定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打造立体化、自主学习式的教学理念。会计电算化专业按照课程的顶层要求,形成了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电子课件、岗位介绍、操作演示、虚拟互动、典型案例、习题试题、票证账表、图片素材、法规政策、教学视频等在内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使之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型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开放的教学资源自主进行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第四,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采用情境式教学,体现高职教育职业化、实践化特色。每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不再采用传统的章节式体例,而是采用职业含义更加丰富的“学习情境”搭建教学单元。实训环节可由企业专家指导完成,因会计电算化专业有其特殊性,学生不可能随时到企业进行实训或参观,基于此特殊性,课程建设可采用虚拟教学平台,将企业实际工作实况视频传输给学生,将课堂虚拟成企业,为学生搭建实际工作平台,这种情景式教学融合了岗位任务所需的职业环境、岗位要求、典型任务、职业工具和职业资料,立体化地描述了完成一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再现了大量真实的会计职业的账、证、表,满足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要求。
第五,打造精品的基础学科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跟踪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确定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科教学计划,改变传统的基础学科的定位模式,将语文、数学、思政、体育等基础学科与会计电算化专业紧密结合,比如语文课程的演讲与写作,在课程设置时要把握会计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的内容要引导训练学生的演讲与表达能力、职业礼仪以及基本的文字写作功底,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情境设计教学内容,明确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从而将原本基本的公共领域课程演变为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课程。既凸显基础课程的特色,又与职业培养相联系。课程设计与建设要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团结、写作、表达等能力。
第六,实现通往职场的第一步——跨专业实训。学院将搭建跨专业实训平台,该平台拟实现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学习完各专业课程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有一个全面触摸企业管理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业务环节和功能的机会,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业务流与信息流中体会现代企业经营与现代服务业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知识的构建与反馈,使学生各专业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走向社会做好知识与心理准备。实训完全展现真实社会经济环境,包括银行、税务局、工商局、会计师事务所、物流、招投标中心、新闻中心、制造业等多类型企业。从公司组建、成立、注册到公司的全程运营,让学生了解工作岗位、感知工作岗位,学会与其他岗位、其他单位的联系,学会处理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掌握完成本职工作的方法和能力。在生产经营中,单位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将得到指导老师的及时指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跨专业实训,必将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零过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有力地推动学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二)课程建设具体规划与实施。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要求,按照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与企业专家共同明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新兴发展方向,在传统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增加信息类课程的学习,开设数据库、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会计信息的建设与维护等课程,并与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共同建设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扩张该专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建设分为四大类: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实训与顶岗实习,并在四类课程的基础上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教学资源库,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电子课件、岗位介绍、操作演示、虚拟互动、典型案例、习题试题、票证账表、图片素材、法规政策、教学视频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课程建设保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采用新的考核机制,采取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职业岗位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考核要求。过程性考核(70%)+终结性考核(30%)=100%。
过程性考核(70%)包括:课堂作业、综合练习、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发言、讨论情况、吸收信息能力。
终结性考核(3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2、评价标准(以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课程为例)。(表1)
表1 考核依据及评分要点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张洪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