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置HRBF500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2012-08-11郑毅敏何礼东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延性增量弯矩

郑毅敏,何礼东,赵 勇

(同济大学a.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b.建筑工程系,上海200092)

采用500 MPa级钢筋代替335或400 MPa级钢筋作为混凝土梁的受拉纵筋后,在同样的受弯承载力要求下,一般可以减少钢筋的用量,具有较好的效益,值得推广应用。在新版中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GB 50010-2010)中已将 HRB500和HRBF500钢筋纳入,而且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4],规范 GB 50010-2010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配置500 MPa级钢筋的非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于规范GB 50010-2010中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式主要源自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JGJ 92-2004),且是建立在配置335 MPa级钢筋的梁、板受弯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的,是否仍适用于配置500 MPa级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梁值得商榷。

1 试验方案

1.1 试件基本情况

试验共设计了8根无粘结预应力梁和2根非预应力梁,所配置的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均为HRBF500钢筋,且主要考虑了预应力筋合力点位置ap、综合配筋指标ξp和预应力筋分布形式等参数。试验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的宽b、高h分别为250、450 mm(图1),跨度为4 500 mm(净跨l0为4 200 mm)。试验梁中所配置的预应力筋为1 860级Øs15.2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纯弯段的预应力筋线形均为直线。试验梁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中f′cu为与试件同条件养护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σpe为实测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λ和ξp分别为预应力强度比和综合配筋指标,按式(1)和(2)计算。

式中:fpy为预应力筋抗拉强度;Ap为预应力筋的面积;fy为非预应力筋抗拉强度;As为非预应力筋的面积;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hp为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受压区顶面的距离。计算λ和ξp时,fc取0.76f′cu,fy取钢筋实测屈服强度。

图1 试验梁跨中截面

试验梁均为简支梁,并分2批进行试验,其中第1批梁纯弯段长度为2 100 mm,其间未配有箍筋;第2批梁纯弯段长度为1 800 mm,其间配有箍筋φ12@300。

1.2 加载方式

试验采用2点集中方式加载,其中第1批试验梁采用反向加载,第2批试验梁采用正向加载,加载简图见图2,图中P为千斤顶作用力。在非预应力受拉纵筋屈服前,采用力控制分级加载,在试验梁开裂之前,每级加载增量为10 k N;在试验梁开裂之后,每级加载增量提高为30 k N。当非预应力受拉纵筋屈服之后,缓慢加载直至试验梁破坏。

表1 试验梁基本情况

图2 加载简图

1.3 量测内容及方法

试验过程中量测的内容及方法为:1)采用压力传感器量测每根无粘结预应力筋两端的压力。2)采用电子位移计量测梁的挠度,测点布置在梁两端及跨中。3)采用钢筋应变片测量非预应力筋的应变εs,每根梁选择2根钢筋各布置2个钢筋应变片,测点布置在距离梁中线各200 mm的位置处。

2 主要试验结果

2.1 破坏特征

对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当荷载加至0.3Pu(Pu为试验梁的极限荷载)左右时,用肉眼可在试验梁纯弯段的底面及两侧表面发现一条或多条裂缝,裂缝宽度均很小,侧表面的裂缝高度一般可达梁高的1/4。随着荷载进一步增加,纯弯段裂缝逐渐增多,宽度也逐渐加大,且斜裂缝开始出现。当荷载增至0.6Pu左右时,裂缝基本出齐。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Pu后,跨中区域裂缝迅速变宽,破坏较为突然,破坏时跨中受压区边缘混凝土严重压碎,且第一批未配置箍筋的试验梁的受压钢筋有明显压屈现象(图3)。

图3 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破坏特征

2.2 跨中的弯矩与挠度

各试验梁跨中的弯矩M与挠度f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看出:1)在达到极限状态之前,M-f曲线仍大致呈3段折线,但与非预应力梁相比,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第3段折线明显偏短,且梁达到极限状态后的下降段较陡。2)与第2批梁比较,第1批梁的曲线的下降段更加陡,破坏更为突然。

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M-f曲线的第1个转折点处相应的弯矩Mf1约为极限弯矩的30%~40%,第2个转折点处相应的弯矩Mf2约为极限弯矩的87%~98%,而由文献[6]可知,配置335 MPa级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梁的Mf1、Mf2与极限弯矩之比分别为19%~29%、58%~98%,均比试验结果偏小。

图4 试验梁跨中的弯矩与挠度关系

2.3 跨中弯矩与预应力筋应力增量

各试验梁跨中弯矩M与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Δσp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其中预应力增量取为各压力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由于采用人工读数,部分试件未能采到极限预应力值。由图5可看出:1)在达到极限荷载之前,除试验梁UPC1和UPC2的M-Δσp曲线大致呈2段折线外,其他试验梁的M-Δσp曲线大致呈3段折线。2)对比试验梁UPC2和 UPC1、UPC4和 UPC3、UPC6和 UPC5、UPC8和UPC7可知,当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相同时,随着ξp增大,Δσpu的增长速率减小。3)对比试验梁UPC5和UPC7、UPC6和UPC8可知,当ξp相同时,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对Δσpu的增长速率影响不明显。

文献[6-13]中试验梁的极限预应力增量Δσpu与ξp的关系如图6(a)所示,可以看出,当ξp≤0.30时,Δσpu与ξp基本成线性关系,但当ξp>0.30时,二者的线性关系不明显。试验的无粘结预应力梁的ξp为0.34~0.43,Δσpu与ξp的关系如图6(b)所示,可见,对于配置HRBF500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Δσpu与ξp仍基本成线性关系,且随ξp增大,Δσpu减小。

2.4 跨中弯矩与受拉非预应力钢筋应变

各试验梁的跨中弯矩M与非预应力钢筋应变εs关系曲线如图7所示,其中εs为裂缝附近测点的钢筋应变值。由图7可见:1)在达到极限荷载之前,试验梁的M-εs曲线基本呈2段或3段折线。2)在试验梁达到极限状态之前,受拉的HRBF500钢筋均已屈服,即在无粘结预应力梁中,HRBF500级钢筋的强度能够充分发挥。

图5 试验梁跨中弯矩与预应力筋预应力增量关系

图6 试验梁极限预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关系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承载力结果分析

3.1.1 M、f、Δεp、εs之间的关系 对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的 M-f、M-Δεp、M-εs曲线进行对比后可知(图8):1)在达到极限状态之前,M-εs曲线首先达到第1个转折点,其次是M-Δεp曲线,最后是M-f曲线,即梁出现裂缝后,首先直接影响到的是非预应力筋的应力值,然后影响到预应力筋应力值,而跨中挠度值的增量需要裂缝进一步发展后才会出现改变。2)当非预应力筋达到屈服应变时,M-f 曲线和M-Δεp曲线均未达到第2个转折点。

图7 跨中弯矩与非预应力受拉筋应变关系

图8 无粘结预应力梁M、f、Δεp、εs之间的关系

3.1.2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各试验梁的跨中实测极限弯矩Mu与相关参数ap、ξp及预应力筋布置形式见表2。由表可知:1)比较试验梁UPC1和UPC2、UPC3和 UPC4、UPC5和 UPC6、UPC7和UPC8可知,当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相同时,随着ξp增大,Mu减小。2)比较试验梁UPC1和UPC3、UPC2和UPC4、UPC8和UPC6可知,当ap相同时,预应力筋分散布置会使Mu降低。

表2 试验梁的极限弯矩与相关参数

3.2 延性分析

采用跨中位移延性系数μΔ作为梁的延性评价指标,且位移延性系数μΔ按式(3)计算。

式中:Δu为M-f曲线下降段上取85%极限弯矩对应的跨中位移;Δy为非预应力受拉纵筋屈服时对应的跨中位移,非预应力受拉纵筋屈服根据M-εs曲线判定。

根据式(3)计算的试验梁位移延性系数见表3。由表3可知:1)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UPC1~UPC8的位移延性系数为1.30~1.99,平均为1.67,非预应力试验梁RC1、RC2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4.68、3.43,平均为4.05,即与非预应力梁相比,预应力梁的位移延性系数明显偏小;2)当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相同时,影响无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梁位移延性的主要因素为综合配筋指标ξp,随着ξp增大,位移延性系数减小。

然而,文献[14]中的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的位移延性系数为2.30~9.00,相应的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为265.0~477.5 MPa,ξp为0.08~0.23,位移延性系数明显大于本次试验梁的结果。由此可见,对于配置500 MPa级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梁,由于钢筋的屈服强度增大,相应的Δy也增大,导致位移延性系数减小。

4 承载力计算方法

4.1 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下按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因此,确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Mu的关键是确定Δσpu。

式中:Δσpu为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预应力增量,为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的计算系数;x为受压区高度。

4.2 极限预应力增量计算方法

根据规范GB 50010-2010,矩形截面单筋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可按式(4)计算。式(4)是在已知Δσpu

极限预应力增量Δσpu是无粘结预应力梁受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外学者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计算方法,而且相关标准也给出了Δσpu的计算规定,但这些Δσpu计算公式形式多样,未能统一。结合笔者及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中国规范GB 50010-2010和美国规范ACI 318-08[15]进行评估,并经回归分析得到了 Δσpu的建议公式。

对于单跨梁,中国规范GB 50010-2010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增量(记为Δσcp1u)的计算公式为式(5)。

式中h为受弯截面高度。

对于跨高比小于等于35的梁,美国规范ACI 318-08[15]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增量(记为)计算公式为式(6)。

式中f′c为混凝土圆柱抗压强度标准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时,取

表3 试验梁的位移延性系数

本次试验梁的极限预应力增量的试验值与按中、美规范的计算值见表4,表中为预应力增量的试验值。由表4可知,本次试验梁的极限应力增量试验值比中、美规范的计算值明显偏大,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35和0.095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39和0.090。

表4 极限应力增量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比较

笔者及文献[6-13]的试验结果与中、美规范中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见图9。由图9可看出,试验梁的极限应力增量试验值比中、美规范中公式的计算值大,且试验值越大,偏差越大,同时总体来看计算值与试验值二者离散度较大,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61和0.501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68和0.456。

为了得到与试验结果较吻合的计算公式,参考文献[16]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如式(7)所示的无粘结预应力梁预应力增量(记为)计算公式。按式(7)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见图10,其比值平均值为0.99,变异系数为0.490,当极限预应力增量试验值小于450 MPa时,二者符合较好。

4.3 承载力计算结果

图9 极限应力增量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比较

图10 极限应力增量建议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表5 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5 结 论

通过试验研究及与相关文献试验结果对比,对配置HRBF500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性能,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达到极限状态之前,试验梁M-f曲线仍大致呈三折线,且非预应力受拉纵筋均能屈服,但梁的破坏较为突然。

2)试验梁的极限预应力增量Δσpu试验值与综合配筋指标仍基本成线性关系,而且随ξp增大,Δσpu减小的试验值与按中国规范GB 50010-2010和美国规范ACI 318-08中公式的计算值明显偏大。

3)根据笔者及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Δσpu的计算建议公式,当Δσpu试验值小于450 MPa时,该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4)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的跨中位移延性系数均较小,平均为1.67,且随ξp的增大而减小。以延性为目标的极限预应力增量取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1]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王铁成,李艳艳,戎贤.配置500 MPa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2007,40(5):507-511.WANG Tiecheng,LI Yanyan,RONG Xian.Test f or bending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with 500 MPa steel bar[J].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7,40(5):507-511.

[3]李志华,苏小卒,赵勇.配置500 MPa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32(1):40-44.LI Zhihua,SU Xiaozu,ZHAO Yong.Experi mental research on flexural behavior of reinf orce concrete beams with 500 MPa steel bars [J].Jour 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Technology,2010,32(1):40-44.

[4]赵进阶.配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8.

[5]JGJ 92-200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宋永发,王清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36(2):224-229.SONG Yongfa,WANG Qingxiang.Calculation of nor mal section strength of unbounded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with high strength concrete[J].Jour 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96,36(2):224-229.

[7]刘健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受弯承载力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92,13(6):30-40.LIU Jianxing.Calculation of flexural capacity of unbounded partially prestrssed concrete beam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1992,13(6):30-40.

[8]杜拱辰,陶学康.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5,6(6):2-13.DU Gongchen,TAO Xuekang.A study of the ulti mate stress of unbounded tendons in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J].Jour nal of Building Str uct ures,1985,6(6):2-13.

[9]王逸,杜拱辰,刘永颐.跨中集中荷载下部分预应力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1,12(6):42-52.WANG Yi,DU Gongchen,LIU Yongyi.Ulti mate stress in unbounded tendons of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under mid-span loading[J].Jour nal of Building Str uct ures,1991,12(6):42-52.

[10]Ta m A,Pannell F N.The ulti mate mo ment of resistance of unbonded partially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1976,28(97):203-208.

[11]Mattock A H,Yamakazi J,Kattula B T.Co mparative st ud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with and without bond[J].ACI Jour nal,1971,68(2):116-125.

[12]Campbell T I,Chouinar d K L.Influence of non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on the strength of unbonded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bers [J].ACI Str uctural Jour nal,1991,88(5):546-551.

[13]Harajli M H,Kanj M Y.Ulti mate flexural strengt h of concrete members prestressed with unbonded tendons[J].ACI Str uctural Jour nal,1991,88(6):663-673.

[14]宋永发,宋玉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5):586-589.SONG Yongfa,Song Yupu.Experi mental research on ductility of unbounded partially prestressed high strengt h concrete beams [J].Jour 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42(5):586-589.

[15]ACI Committec 318.ACI 318-08.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S].Michigan: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2008.

[16]郑文忠,王晓东,王英.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对比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10):7-13.ZHENG Wenzhong,WANG Xiaodong,WANG Ying.Comparison of for 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ultimate stress increment in unbounded tendons[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9,41(10):7-13.

猜你喜欢

延性增量弯矩
导弹增量式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全现款操作,年增量1千万!这家GMP渔药厂为何这么牛?
安徽省《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解读
基于强震动数据的等强度延性谱影响因素分析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适用于工业化建造的组合梁负弯矩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基于叠加法作结构弯矩图的新思考
梁在平面弯曲变形下截面弯矩的正负分析研究
矩形钢管截面延性等级和板件宽厚比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