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
——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2012-08-10阮如舫陈懿君

城市观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营造居民历史

◎ 阮如舫 陈懿君 王 东

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
——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 阮如舫 陈懿君 王 东

历史街区是反映传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载体,伴随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我国在现代休闲生活向历史街区回归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相应经验借鉴,使得历史街区休闲空间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以日本古川町为例,通过阐述其历史街区中的古川建筑休闲空间、鲤鱼池休闲空间以及传统祭奠活动所形成的临时休闲空间的具体营造手法,以期为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提出普遍的借鉴意义。

历史街区 休闲空间 日本古川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形成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及国庆节几个国家法定长假,增加了假日次数,提升了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休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公共休闲生活、营造休闲空间已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历史街区内部拥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是体现传统居住风貌的重要空间,是反映城市特色的载体,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本地居民休闲娱乐和外地游客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然而大多数历史街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大多数存在休闲空间不足,难以满足居民与游客的行为需求,同时对地方文化特色和空间优势资源挖掘不够,盲目建设,致使休闲空间丧失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缺乏特色与新意,而政府、民众、规划者与企业等决策主体缺乏通力合作,致使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缺乏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当地居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其环境的活力。

日本古川町是日本极受欢迎的历史性聚落①,因其休闲空间营造的成功,成为著名的观光地区。面对即将来临的休闲经济热潮,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学习发达国家营造手法,以期为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提供经验借鉴。

一、相关概念界定

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②,并保留有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地段③。

“休闲”源于古希腊语中的schole,我国古人对“休闲”二字有很精辟的解释:“休”,人倚木而休,意味接近自然;“闲”同“娴”,表明思想的纯洁与宁静,因而“休闲”为一种状态,通过从压力中释放,使得自我得到放松。著名经济学家何伟教授认为,“休闲”需要一种文化创造,通过人们的共同行为,传递文化信息,建构文化氛围。日本东洋大学矶村英一教授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现代都市除了提供居民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和产业空间(第二空间)外,还必须提供户外休闲场所(第三空间),供市民自由利用。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必须有足够的第三空间④。由此可见,休闲空间是人们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是物质空间和行为空间的有机统一,同时它还以特定的文化意境为载体,通过休闲文化空间的建构满足人们的精神活动需求。

综上,我们认为历史街区休闲空间是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人文环境下人们进行公共生活、交往、娱乐、休闲活动的场所,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舞台。其行为主体(包括当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的行为特征直接影响历史街区的休闲空间营造。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成功营造不仅能改善公共环境质量,提升人们对街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通过标志性的节点空间的营造,更提高了街区知名度,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复兴城市活力。

二、日本古川町休闲空间的营造手法分析

(一)日本古川町概况

古川町1589年建成,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南边为城,北边为寺院,东边为武士住宅区,西边为商人住宅区。古川町中心分为三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图1)。原属于防卫型城市,现为林业和小型物资集散地,人口保持在15000—16000之间。在1970年后开始的“发现日本”热潮掀起了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热潮,通过全体居民持续不断的努力,街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其成功多样的街区营造活动及成果,是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成功的典范之一。

(二)古川町休闲空间营造手法

古川町休闲空间的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休闲空间分为专设空间和非专设空间⑤。专设空间是在初期规划中预留区域,如风景优美地段,而非专设空间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伴随休闲活动的发展而逐渐自发形成的。通过分析古川町的休闲空间,我们发现其休闲空间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古川建筑休闲空间、鲤鱼池休闲空间以及其特有的传统祭奠活动所形成的临时性休闲空间,除了鲤鱼池为专设空间外,其余都是古川人民多年来生产与生活智慧的结晶。

图1 古川町中心地图(作者自绘)

1.古川建筑空间的特色营造,是休闲空间的主要亮点

古川町是木材生产地,更是木匠之乡,1896年时古川町就有123位飞驒位匠师,每130人中便有一位匠师,这个数字直到今天未曾改变,因此,许多人会来此拜师学艺。古川的街道仍保存良好的古朴建筑,当地建筑物都以木头接榫筑成,每一位匠师都可以在装饰纹样发挥个人创意特色,不同匠师打造房屋的云式雕饰各不相同,形成了特点鲜明又具有整体性的建筑和文化特色(图2),古川町的云饰种类高达355形169种,即使在日本其他地方,也是非常罕见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建筑休闲空间的主要焦点与亮点。同时,街区居民形成独特的共识,新建或改建建筑必须与周边环境氛围相协调,建筑物、招牌、街灯等都避免使用高彩度的原色,尽量减少装饰,以保证历史街区内部古色古香的休闲环境氛围。

1992年古川町车站前常茂惠旅馆的改建,引发大家对新建筑的讨论。面对日趋兴盛的观光,古川町开始思考外来开发者与地方意识不协调的问题,以及街区居民在改建和新建房舍时,能否统一于原有的建筑形态,整体建筑休闲环境是否和谐有序。因而古川町制订了规章制度,要求兴建高楼时必须得到地方同意。最终呈现给人们的旅馆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高度上为符合古川町小镇形象,特意减少一层。除此之外,还将横越县道的人工陆桥拆除,保证街道休闲空间视线的通透性。1996年,居民自发讨论的《飞驒古川故乡景观条例》成立。凡此种种,都反映了古川町对老规矩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为其建筑休闲空间的营造打下结实的基础。

2.鲤鱼池休闲空间营造,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休闲空间

图2 古川町建筑

图3 古川町鲤鱼池

在古川町市区中央的濑户川有一条宽约1.5米的河流,曾经淤泥满沟、脏乱不堪,当地居民为改善环境,自发开展了“使社会更光明、使街道更美丽运动”,这也成为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起点。古川町居民家家户户自发清理河道垃圾,放养了3230只鲤鱼来监测水质,每到严寒的冬季,当地居民一起捞起濑户川的鲤鱼,将其集中在保温的水池过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溪流变得清澈见底,水质干净程度可供居民浇花洗手,居民凝聚力也得到增强,。通过这样的过程,古川町的休闲空间营造概念逐渐萌芽,从个体的改变,逐渐演化为居民的共同的行动,街区每一份子对其产生荣誉感与使命感,不断为更好的休闲活动环境而努力,也因此在1993年获得日本“故乡营造大奖”的殊荣,奠定今日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地位。

濑户川作为城市的轴心,通过这一举动,打造了良好的亲水休闲空间,结合传统材质的休憩设施,使其更具人性化,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意义,由图3可见,鲤鱼池休闲空间宛如默默地向孩子倾诉其悠久历史,指明了后人前进的方向。

3.传统祭典的活动的组织,形成有特色的临时性休闲空间

古川町的传统祭典有“三寺参拜”、“飞驒古川祭”、“神冈祭”(表1,下页)。三寺参拜由当地居民策划,地方政府负责支持,不仅可以看到从外地返乡的女孩子依循传统习俗祈求良缘,也可欣赏一千座高两米,沿着濑户川边与各街道设置的“雪蜡烛”。而春季时四月的“飞驒古川祭”则是另一个全国知名的大节日,九座大型传统祭台分属町内九区,必须动员全町的力量才能举行祭典。4月19九日深夜所有居民齐聚“起太鼓”仪式,壮丁们敲击太鼓巡行街道,每年都会吸引数万人潮。此时大量的年轻人返乡参与祭典,出钱出力共同策划祭典的进行(图4)。神冈祭通过主办不同形式的文化祭奠,丰富居民休闲文化生活,形成多样性休闲活动空间。古川祭典凝聚了内部居民的向心力,通过空间氛围的塑造和街区营造所改造的环境,强化了古川休闲空间的吸引力。近年来,由于媒体传播与宣传,使参加祭典的成员不再只是当地民众,加入了许多外地观光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让民众体会通过自主力量改善地方休闲环境,成为古川居民引以为豪的骄傲。

图4 古川町传统祭奠点火

传统祭奠活动所形成的休闲空间多为临时性的,这与休闲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休闲空间的形成可以是专门为了休闲目的而设置,更多的是某种其他性质的城市空间要素的附属功能,表现为自然生长的态势。传统文化祭奠是原住民在特定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中共同形成的生活方式,因其人气极高,往往依附于街头巷尾的空地或者传统寺庙殿堂空间等较为开敞的空间,成为一种特殊却又极为重要的休闲空间。

三、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空间资源的深入调查与挖掘

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空间资源的实地勘察与深入挖掘,过分注重物质空间形态的视觉效果,忽视休闲空间本身对于历史街区环境的依附性。以江南水乡城市为例,许多历史街区因水而建,但在休闲空间营造中,却忽视水之灵动性,将其粗暴的填埋,以致空间格局被破坏,滨水休闲空间无法发挥实质效应。而面对历史街区的建筑休闲空间营造时,往往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全然不顾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将其推到重建,导致大量历史遗存消失,许多富有“人情味”的建筑休闲空间缺失,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内涵;或存在管得过严过死,强调历史风貌的绝对保持,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建建筑,建筑休闲空间成为一个封存的真空瓶,任凭时间流逝,却一成不变缺乏生命力,对人们缺乏休闲意义,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表1 古川町传统祭典活动明细

(二)居民脱离社区建设,规划主体间缺乏互动

我国的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模式,居民与街区的建设并没有紧密联系,居民对于参与历史街区的休闲活动的意识相对不足,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开发商在街区休闲空间营造过程中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对整体利益的统筹考虑;而规划者也缺乏对居民这一使用与活动主体的关注,其休闲空间规划更偏重物质形态规划,政府、企业、规划者与民众这四方规划主体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互动关系,开发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三)忽略传统特色文化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休闲活动却在消失在历史前进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洋文化”“洋节日”。众多历史街区在休闲空间营造过程中,往往单纯保留原有的空间躯壳,植入新的功能形式,而传统特色文化却在旧貌换新颜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历史街区传统特色文化相对于其物质空间资源来说显得更为脆弱,一旦其传承机制收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因而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过程中传统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四、对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启示

(一)充分利用空间优势资源,提升历史街区休闲空间吸引力

无论是因水成街,或是依山为市,都是街区重要的空间资源,对保存休闲空间格局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川建筑则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通过对比与协调的手法,在差异中寻求共性,以保证休闲空间完全融入历史街区中,材料选择上多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建筑材料,以形成具有亲和性的建筑物;同时,大胆运用新鲜元素,如云饰装饰物,通过新老云饰的对比,丰富空间个性,创造良好的视觉观赏效果,形成妙趣横生的休闲空间。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空间优势资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资源的优势性逐渐消失,但我们同样不能随意将其舍弃。古川町的鲤鱼池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居民齐心合力的努力,不仅维护了休闲空间格局的完整,更将其转化为优势资源,并结合绿化、座椅、小桥等公共景观设施,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在街区中休憩、停留,促进聊天、观赏等不同的休闲行为的展开,增强人们的交往与交流,加深人们对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良好印象。

因而,休闲空间营造因在满足交通、安全、卫生、尺度等方面的条件下,通过把握场地不同休闲空间的衔接处理方式,体现场地所在地段的空间特征,反映历史街区多变的空间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同时敢于大胆创新,结合街区本身环境,不断发挥新兴元素的生命力与活力,保证历史街区休闲空间不断向前发展。

(二)多方参与合作,增强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认同感

历史街区中的休闲活动是蕴含于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之中并依赖于物质实体而存在,因此具有非显性和依赖性,它的完成不是通过单一个体的贡献,而是通过街区内部全体居民以及相关非营利性组织、政府、企业与规划师的参与来共同完成,通过教育宣传,实现街区居民对地方文化和特色的认同,进而为传承街区特色、完善街区休闲空间环境而自发性的加入社区活动中,政府通过政策保证、企业通过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街区休闲活动的实施,而规划师在街区休闲空间营造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物质空间形态,因将民众需求落实到休闲空间中,同时协调各方利益冲突,保证其营造体现各层面的意识。居民、政府、企业、规划师四方的决策与行动成为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关键所在(图5)。同时,实现公众参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由一部分个体开始进而影响其他居民,由小地方做起,逐渐演变为具有向心力的地方、国家甚至世界性的全民参与性休闲活动。日本古川町在休闲空间营造过程中,结合公众力量,实现濑户川华丽蜕变为滨水休闲空间,又保证了古川新建建筑休闲空间与街区整体风貌的统一,更促成了全民参与的传统祭奠活动,保证了街区休闲空间的兴盛不衰。

图5 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成功要素

(三)举办独特历史文化活动,塑造历史街区持久魅力

历史街区休闲空间因其不可复制的历史人文环境而让人们欣欣向往,而市民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保持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其休闲环境的营造在注重物质空间资源的同时,更因注重其历史文化资产的保护,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保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休闲活动的开展⑥。日本古川町的传统祭奠活动不是随意引进的“舶来品”,而是立足于古川居民独特文化习俗,经过历代传承、逐渐演化而成的祭奠活动,它成为休闲活动的灵魂与精髓,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休闲文化活动是历史街区中真正价值所在,通过全体居民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共同参与,进而真正实现了古川町休闲空间的活力和历史街区的魅力。因而,我们在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营造中应深入调查、挖掘、整理其历史文化特色,深入居民中总结民俗文化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为民俗文化提供活动平台,营造集休憩、观赏、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活动平台。

五、结语

日本古川町的案例说明了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统筹规划并有序推动。以人们的休闲体验感为向导,合理运用地方优势资源、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公众共同参与为基础、政府政策扶持、规划师合理规划、企业资金扶持为一体的参与模式,保证休闲空间各种行为方式的顺利展开。目前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的发展仍属于起步阶段,日本古川町在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以及公众参与方面都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注释:

①[日]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2.

②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③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50(2):46—47.

④余娟.国内休闲空间研究综述[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4-68

⑤宋鸣笛.宋东京公共休闲空间研究[D].郑州大学,2003(5):13.

⑥赵强.重庆市民习俗文化与街巷休闲空间研究[D].重庆大学,2003(5):58.

The Creation of Leisure Space in Historical Districts: A Case Study of Furukawa-cho in Japan

Ruan Rufang, Chen Yijun, Wang Dong

Historical district is the carrier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at reflects the tradition. As the era of leisure economy approaches,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ace in historical distric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paper studies the example of Furukawa-cho, Japa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development in China.

historic district; leisure space; Furukawa-cho, Japan

TU984

阮如舫,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台湾都市再生学会常务理事。陈懿君、王东,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卢小文)

猜你喜欢

营造居民历史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石器时代的居民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营造方寸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