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兴产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比较研究
——基于增城汽车产业核心区与河源高新区的调查分析
2012-08-10郑延敏叶昌东
◎ 郑延敏 叶昌东
广东省新兴产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比较研究
——基于增城汽车产业核心区与河源高新区的调查分析
◎ 郑延敏 叶昌东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使广东省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以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为外围的核心-外围圈层格局,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在核心和外围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位于核心圈层的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与位于外围圈层的河源高新区的比较,研究了两大圈层产业园区在土地集约化利用上的差别。研究表明:核心圈层产业园区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大型企业主导的专业化发展特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则表现出中小型企业主导的多样化发展特征;核心圈层产业园区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出重大项目带动的特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则表现出基础设施驱动的特征;核心圈层的产业园区土地开发效益表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特点,外围圈层的产业园区则表现出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的特点;最后,文章在两者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新兴产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新兴产业园区 集约化利用 比较研究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然而省内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也日益显现,经济增长迅速的珠三角地区和经济增长缓慢的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空间上形成了由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构成的核心-外围格局[1]。
作为核心地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在经历了早期工业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散点式空间布局模式之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推进了产业园区化建设,大部分工业企业纷纷进入园区发展,从而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强了土地产出效益,使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得到了提高,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当前在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新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的转型升级,因此作为经济增长空间载体的产业园区也同样面临着经营模式上的重大转变[2,3]。
与此同时,外围地区的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长期以来处于欠发达状态,为此2005年开始广东省开始有意识地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转移,并在2008年明确提出“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截至2011年全省共有36个产业转移园获得认定;产业转移园成为广东省外围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4,5];这些产业转移园的开发建设具有后发优势,在建设过程中吸取了珠三角地区早期工业企业无序增长的教训,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宗旨,尤其重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6-9]。
根据目前广东省内新兴产业园区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可以将其归纳为两大类型,其中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园区是核心圈层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背景下成长的新兴园区,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产业园区是外围圈层产业转移背景下成长的新兴园区[10,11]。两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在发展上同样都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均需要探索其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集约化利用水平。本文以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园和位于北部山区的河源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产业结构的差别、土地产出效益的差异,进而探索适合广东省当前经济增长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模式,指导产业园区建设[12-14]。
二、核心圈层的产业园区: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
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是在1988年成立的广州市属开发区新塘工业加工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于2006年成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其发展历史较长,但长期以来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直到2004年广州本田二厂落户增城之后才带来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当前位于核心圈层的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大型企业主导的专业化产业结构
2004年以来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产业结构,区内汽配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62.86%,投资额占70.69%,占地面积占79.61%。这种专业化的产业结构依托的是广州本田二厂这一大型龙头企业的进驻,该企业第一期投资50亿元,占全区总投资额的35%左右,至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275.45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81.04%;在这种大型龙头企业专业化的产业增长模式带动下,2005~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15倍,在广东省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3位。
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产业结构上向高产出型产业的专业化转变趋势代表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上转变影响了土地开发模式的变化,进而提升了产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二)重大项目带动的增长模式
在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的成长过程,重大项目的带动起了关键性作用,其中广汽本田增城工厂的入驻成为最大的驱动力量[15,16]。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首期生产规模为12万辆/年,200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2010年该厂投资9.3亿元进行扩产,预计生产能力将提升到24万辆/年。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对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身作为区内龙头企业,产值份额大,对园区经济增长起到支柱性作用;二是由于汽车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需要大量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支持,从而可以带动区内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17](表1)。
表1 汽车产业所需零部件构成
(三)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土地开发效益
汽车产业是具有较高投入产出效率的行业,其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从增城汽车产业核心区各行业的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来看,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整体上的地均投入和地均产出分别为1.12万元/平方米和4.42万元/平方米,其中汽车整体和摩托车整车的地均投入和地均产出分别达到0.50万元/平方米、1.74万元/平方米和2.72万元/平方米、6.11万元/平方米,产出/投入比则分别达到5.46和3.52(表2)。而另一方面,从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土地集约化程度的指标上看增城汽车产业核心区则普遍低于相关标准(《广州产业用地指南(2009)》)的要求(表3)。
三、外围圈层的产业园区:河源高新区
河源高新区是2003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成立以来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是广东省外围地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战场[18]。园区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次获得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共10亿元的支持,成为全省建设速度最快、配套设施最完善、产业集聚度最高、效益最好的省级产业转移园区,2010年跻身成为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其发展方向是广东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
表2 增城汽车产业核心区集约化利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表3 《广州产业用地指南(2009)》中相关行业的土地集约化标准
(一)中小型企业主导的多样化产业结构
截止2008年河源高新区已建成投产的77家企业中,大部分为资产总额小于4亿元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园区产品涉及通讯及配件产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五金塑胶、服饰配料、化纤、食品饮料、塑瓷、陶瓷、文具、箱包产品、印刷产品、环保纸托、纸箱、彩盒、运动用品、真空镀膜产品、污水处理、灯饰等多个类型,整体上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和以模具为主的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及食品饮料、服装制造、五金塑胶三大特色产业。
近年来河源高新区在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上取得了显著突破,2009年北京汉能集团落户,共投资210亿元打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2010年7月深圳中兴通讯落户,共投资100亿元建设生产研发培训基地;2010年11月深圳恒泰豪太阳能项目落户,共投资30亿元建设太阳能光伏基地。这三个大项目的落户进一步加速了河源高新区主导产业结构的形成,未来将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机械模具三大主导产业。
总的来看,河源高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相对位于核心圈层的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园而言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基础设施驱动的增长模式
河源高新区产业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驱动具有关键作用,主要表现为:
1.加大投资力度,园区所获得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共10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河源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统一规划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其中主要包括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等市政设施,金融、教育、医疗、公共交通、通讯、体育、文化、大型商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并建成了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重点产业配套项目。
3.高效的行政服务和优惠政策,坚持“以诚招商、以信安商”的理念,为企业提供全省最优惠的工业地价、电价和水价,实行“只收税不收行政规费”的优惠政策,对22项行政事业规费实行免收,对16项有偿及技术服务收费实行减半征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优质服务。
4.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发展思路,河源高新区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发展理念,对引进项目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先后拒绝了350多个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有污染项目入园,在全省30多个转移工业园区中第一个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固废处置率达100%,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三)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的土地开发效益
从河源高新区的土地投入、产出开发效益来看具有相对低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整体上的地均投入、地均产出分别为0.24万元/平方米和0.74万元/平方米;与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相比,分别相当于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的21.43%和16.76%(表4)。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两个分别位于广东省核心和外围圈层的产业园区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与河源高新区的分析,两者均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不同的是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代表的是位于核心圈层的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区的发展转变方向,其发展反映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背景;而河源高新区代表的是位于外围圈层地区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反映这些地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从两者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和土地开发效益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表5):①位于核心圈层的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位于外围圈层的两翼和北部地区的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②前者产业园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通过重大项目来带动;后者是通过基础设施来驱动。③前者土地开发效益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后者的特点是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
表4 河源高新区企业产出效率指标
表5 两类产业园区异同的比较
两类产业园区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和土地开发效益上的这些差别符合核心-外围圈层布局结构的客观规律,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高的共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内产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保证园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从广东省全局出发合理引导产业布局,使两个圈层地区的产业园区有合理的分工;②加强规划,节约土地资源,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③坚持生态理念,注重污染治理;④对于核心圈层的产业园区应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延长主导产业链条;⑤对于外围圈层的产业园区应加强内部主导产业之间的关联性。
[1]顾湘, 王铁成, 曲福田. 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20(6): 3-8.
[2]邵晓梅, 刘庆, 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2): 85-95.
[3]牛星, 欧名豪. 青岛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 28(5): 47-51.
[4]杨锋, 袁春, 周伟等.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资源与产业, 2010. 12(4): 67-73.
[5]程铭, 荀文会, 周丹娟. 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评价研究——基于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5): 48-53.
[6]孟媛, 张凤荣, 姜广辉等.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3): 108-111,139.
[7]黄小虎. 房地产、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中国土地, 2007(1): 23-24.
[8]林燕华, 毛良祥. 我国城市用地扩展与土地集约利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3): 27-29.
[9]阮履云, 陈若夫.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1): 51-53.
[10]王晓艳, 邓良基, 郑华伟等. 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5(3): 69-73.
[11]张统生, 李宏军, 李东林.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 国土资源导刊, 2008. 5(6): 33-38.
[12]刘海燕, 方创琳, 班茂盛. 北京市海淀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经济地理, 2008. 28(2): 291-296.
[13]宋戈, 高志昊, 马和. 石油城市转型期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12): 21-23.
[14]黄伟, 周杰.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 27(3): 1-8.
[15]段龙龙, 李杰. 基于经济效益的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12): 1078-1081.
[16]何为, 修春亮. 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8): 1287-1296.
[17]李克龙, 范英莉, 余素勋等. 浅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初探——以哈尔滨平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为例.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1): 50-52.
[18]杨建锋, 王令超, 马军成. 基于企业与行业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1): 126-129.
Land Use Intensity Comparison between New Industrial Parks in Guangdong: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Zengcheng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and Heyuan Hi-Tech Development Zone
Zheng Yanmin, Ye Changdong
Core-periphery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has been form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Both in core and periphery areas indicate new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Zengcheng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ZAIP) and Heyuan Hi-Tech Development Zone (HHTDZ). It studies the land use intensity of these new industrial parks in different areas. The conclusions include: the land use intensity pattern of industrial parks is decided b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land use intensity pattern of parks in core area indicates high investment, high output and high efficiency; while parks in periphery area indicate low investment, low output and low efficiency.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new industrial parks in Guangdong Province.
new industrial park; land use intensity; comparative study
F293.2
郑延敏,高级经济师,广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房地产开发。叶昌东,博士,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责任编辑:陈丁力)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城市地区产业用地集约化利用、优化配置和调控技术示范”(编号:20091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