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著名蔬菜园艺教育家、蔬菜栽培学家蒋先明

2012-08-10

中国蔬菜 2012年5期
关键词:蔬菜栽培生理马铃薯

蒋先明(1922~2003年),浙江省诸暨市人。194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即留校任助教,后到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蔬菜栽培教研室主任。

蒋先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蔬菜园艺学教育家。他从教40余年,热心培养中青年教师,主动多承担教学与行政任务。1977年恢复招生制度以后,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师资缺乏,身为教研室主任的他,曾一度承担了教研室全部的授课任务,让中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使山东农业大学的教师队伍具有很强的后备力量。在对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蒋先明先生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自带领学生参与从整地、施肥、播种到整个蔬菜生育期的田间管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1979年以来,蒋先明先生先后培养了多位硕士研究生。他给研究生留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主要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自我提高的能力。他不仅注重对研究生的业务教育,也注重思想教育。

蒋先明先生是中国蔬菜生理学、马铃薯栽培学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认为,研究蔬菜栽培要在掌握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和生长周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群体发展动态及其产量形成规律。基于上述观点,他研究了茄子、黄瓜、山药、马铃薯等作物的生长规律、生产上运用促控措施的生物学基础、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三段五期和不同生长期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分配等等。他根据亲身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总结成“控制条件下黄瓜高产稳产技术原理和实践”、“中国马铃薯二季作区获得稳产高产的生理基础和农艺学”、“中国二季作区马铃薯产量形成激素调控”等论文,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几十年来,蒋先明先生在蔬菜形态解剖、形态发生、栽培生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把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作为基础的农学与蔬菜栽培结合起来,并对蔬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论述,有效地促进了蔬菜栽培学体系的发展。

马铃薯种薯退化是制约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侵染。蒋先明先生认为病毒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各种复杂因素有关,提出“马铃薯的退化现象是同时并存于植株及块茎内两个矛盾着的过程,即病理生理过程和正常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若正常生理过程战胜病理生理过程则种性保健”。基于这一观点,蒋先明先生对马铃薯退化原因及其控制提出三个论点:①病毒入侵马铃薯后,与寄主同时进行方向相反的代谢活动。遭受病毒侵染而退化的马铃薯,退化程度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两种代谢过程中哪一种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受环境条件所支配;②马铃薯退化是可逆性反应;③马铃薯退化是可以控制的。从1976年开始,他用了近10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提出建立“网室培养脱毒薯、阳畦冬春繁育原种、大田秋繁生产用种结合起来的中原地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有效解决了马铃薯二季作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种性退化问题。这项技术在二季作地区推广应用,深受群众欢迎。其技术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马铃薯阳畦留种保种技术被国家标准局批准列入《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中。

蒋先明先生曾经是农牧渔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会第四、五、七、八届理事,第六届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编委会副主任、《中国传统蔬菜图谱》、《中国马铃薯栽培学》等专著的编委。主编或参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蔬菜栽培生理学》、《蔬菜栽培学》和《作物栽培学》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蔬菜栽培学》,还曾任《园艺学报》、《中国蔬菜》、《马铃薯杂志》等期刊编委。

猜你喜欢

蔬菜栽培生理马铃薯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的思考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关于影响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的相关因素研究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