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群体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08-10贾丽娟赖其军
贾丽娟 赖其军
(1.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2.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测量和评价分为:正常、超重、肥胖、偏轻、营养不良五个等级 。据教育部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显示,学生中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检出率,男生以中学(13~17岁)年龄段最高,女生以小学(10~12岁)、大学(19~22岁)年龄段最高。当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身体身体形态的研究较为普及和深入,然而遗憾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于非正常身体形态中超重和肥胖身体形态分析研究和干预比较多,而对于体重过轻群体大学生则鲜有人进行深入研究,仅在个别文献报道中或多或少提及,例如:西安高校中女大学生中有46.62 %的属于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所占比重较大;江苏省女大学生中较低体重率为51%、营养不良率为6.3%,呈逐年上升趋势,等等。大学生体重过轻同样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湖北省高校女大学生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女大学生体质过轻的发生机制、原因及对策,以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决策管理部门进一步改进提高青少年体质工作提供参考。
表1 湖北省10所高校09级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身体形态测试结果
表2 体重过轻和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对比
表3 体重过轻组和正常体重组女大学生三项素质成绩对比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10所高等学校2009级(19~20周岁)本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其中营养不良女生1000人,正常体重女生10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大学生体质调研和身体形态研究及运动干预的文献资料,比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1.2.2 测量法
以上高校体质测试仪器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系统,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
1.2.3 问卷调查法
依据研究需要设计并发放“大学生锻炼习惯调查表”2000份。发放对象:湖北省2009级本科女大学生。回收情况:回收问卷 1918份,回收率95.9%。其中有效问卷1878 份(其中营养不良组932人、正常体重组946人),有效率97.9 %。
1.2.4 数理统计法
身体形态数据和达标数据的采集和统计采用《大学生健康标准》管理软件智能化生成评定;相关体育课成绩和锻炼习惯部分数据分析运用Excel 2.0 进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检验为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群体测试调查结果
2.1.1 湖北省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湖北省高校2009级女大学生中正常体重还未占到半数,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人数远远高于超重和肥胖人数,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为49.98%,其中营养不良占总人数的5.61%。相对于全国女大学生7.22%的营养不良检出率、西部女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4.65%,2009年江苏省女大学生中的营养不良检出率6.3%,2010年广东女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达14.87%。湖北省女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居于中等偏下水平。湖北省女大学生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检出率与教育部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大学(19~22岁)年龄段最高相吻合的。
2.1.2 体重过轻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对比
为了提高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中湖北省10所高校女生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均为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800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测试标准和成绩评定标准。
由表2可以看出湖北省女大学生正常体重组达标率为98.1%,优于湖北省2009级女大学生平均达标率97.21%,营养不良组达标率为94.2%,则远远低于这个指标,营养不良组的女生未达标的人数超过体重正常组的两倍,并且优秀的成绩低于正常体重组,优秀成绩只有正常组的1/2。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对比陕西省女大学生的达标率97.25%、优秀率5.7%、不及格率2.25% ;山东省女大学生达标率为95.52%、优秀率3.65%和不及格率4.48% ;湖北省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验不达标率也是比较高的。由此可以说明,营养不良组女生和正常体重组女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是有显著差别的,进而说明体重过轻女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体重正常女生,已经到了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程度。
2.1.3 体重过轻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三项素质成绩对比
在湖北省女大学生所测验的6个项目中,我们选取了评价心血管机能和耐力素质的800米跑、反映上肢力量和肌肉相对力量的握力以及评价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此三项指标和体育运动关系最为密切,基本上可反映一个人的运动能力。
由表3可以看出,代表耐力素质800米成绩,正常组优于营养不良组,平均值差值为3.18秒,经T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营养不良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和耐力素质远远低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这是因为决定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心肺功能,营养不良的女生心肺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耐力素质要远远低于正常学生。代表下肢力量和爆发力水平的立定跳远成绩营养不良组还略高于正常组,但差别不大,从数值上看仅差0.86厘米,经T检验,未见差异显著。这说明营养不良女生与正常女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素质是没有差别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营养不良组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组,其绝对的下肢爆发力和弹跳素质还是低于正常体重组的。代表肌肉相对力量和上肢力量的握力成绩正常组优于营养不良组,均值差1.03公斤,经T检验,T值达到了4.60,p<0.01 ,差异非常显著。对比800米T值2.82和立定跳远T值1.20,可以看出三项素质中营养不良组女生和体重正常组女生差别最大的是握力素质,这是因为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肢肌群发育较差,相应臂力、腕力甚至后背肌肉的综合协调体能较差所致。因此营养不良组女生应通过体育锻炼加强上肢力量,耐力素质和心肺机能。
表4 体重过轻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三项素质成绩对比
表5 体重过轻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对比(体育课除外30分钟以上的周锻炼次数)
2.1.4 体重过轻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体育成绩对比
湖北省10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全部采用选项课方式进行,各项目体育成绩评价客观均衡,存在可比性。
由表4可以看出,湖北省女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营养不良组略低于正常体重组,从整体上来看差别不大,体育课不及格人数非常接近,只相差二人。60~85分的人数差别也不是很大,但85分以上人数正常体重组要远远高于营养不良组人数。虽经卡方检验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已接近临界值。这说明,我省女大学生在学习体育选项课过程中,正常体重组体育课成绩略高于营养不良组,但差异不显著。营养不良组对于各个专项体育技能的掌握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没有太大差别,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可正常地参加各个专项课的学习而不用特殊编组和照顾。但受身体条件的影响,营养不良组别的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受到了一定制约,因此高分的女生人数不良组远远低于正常组。虽然体育成绩营养不良组和正常体重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但卡方检验结果已接近临界值,因此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1.5 体重过轻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对比
卢元镇在《体育人口的理论研究》当中提出的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因此对营养不良组女生和体重正常组女生的锻炼习惯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体育课以外的30分钟以上周锻炼次数。
由表5可以看出,营养不良组的女大学生进行有效锻炼的人数低于正常体重组,从数值上看正常体重的女生进行有效锻炼的人数,超过营养不良组女生11个百分点。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营养不良组女生大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缺乏锻炼可能是造成体重过轻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发生机制
2.2.1 女大学生体重过轻发生的外在影响因素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的减肥瘦身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知识女性尤为甚之。人们对女性形体美的判断标准是苗条匀称,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青少年女性若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找到自我价值,就要被同化到这种观念之中去。新闻媒体对流行潮流的宣传报道导致女性对自身形体的高度关切 ;第二,随着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及超重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人们对于体重的增加产生了恐惧,而没有去科学判断体重增加是否合理;第三,社会、学校及体育部门对于肥胖群体关注较多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体重过轻群体则关注较少,没有进行专门的干预和深入研究。
2.2.2 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内在影响因素
第一,女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审美观,造成对自身健康和身体形态的错误认识,本来正常的体形自我评价为偏胖和肥胖,忽视了人体健康中的合理的结构和成分因素,追求时尚而刻意减肥;第二,受社会择业择偶条件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激烈竞争女大学生担心形体不如他人而受冷落排挤,心理压力较大,从而产生偏激追求形体美的心理和行为;第三,缺乏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的错误认识,也是造成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内在原因。女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差,认为越瘦越健康,不用去锻炼。部分体重过轻者认为体育运动要消耗能量,只能使体重变得更轻;第四,对于体重过轻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体重过轻是身心健康的大敌,体重过轻的女大学生,容易疲倦、体力差、兴奋性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高、抵抗力低、免疫力差、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2.2.3 造成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其他因素
一些疾病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腹泻、内分泌疾病等都会导致身体消瘦体重过轻。缺乏营养知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都会造成女大学生的体重过轻。压力过大造成的焦虑也会造成体重过轻、易焦虑者常会影响肠胃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的体重。地域因素和遗传因素也会对体重过轻一些影响,但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2.3 克服我国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对策及建议
2.3.1 建立档案、动态监测、积极查找形成体重过轻主要原因
学校和体育管理部门要对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群体高度重视,大学入学后对体重过轻女生建立专门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档案,校医院对其定期进行体检,实行动态监测。一方面通过学生档案、病历及学习生活状况从遗传因素、地域因素、膳食习惯、疾病因素及学习就业压力等客观因素积极查找原因。另一方面,结合社会环境积极分析梳理造成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主观因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查找女大学生体重过轻个体的主要原因,并积极实施干预,通过监测结果来不断改进和调整干预手段,以保证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群体身体形态和健康水平在大学阶段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2.3.2 帮助学生树立健美的身体形态目标,创造良好环境、减轻压力、进行营养干预
树立女大学生正确审美观,改变女大学生对身体形态的错误认知,走出“骨感美”的误区,崇尚健康美。通过讲座和体育课堂讲解等形式让女大学生了解和认识正常健康的身体形态指标和自我正确评价方法。学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校医院定期为体重过轻女大学生进行体检,后勤部门应加强伙食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平衡膳食,各院系、教务处和学生处应积极配合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就业能力以缓解学生过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
2.3.3 培养锻炼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制订运动处方
学校体育部门应积极培养体重过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如:游泳、球类运动、中长跑等中等轻度的体育运动。通过运动改善心血管机能,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和力量素质,并提高食欲,打破旧的摄取与消耗的平衡,改变单调偏食的膳食习惯,保证营养摄取全面、均衡。针对体重过轻女大学生个体制定切合实际的运动处方,并随着身体机能和形态的变化而不断修订。通过体育干预来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形成强健的体魄和优美的体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2.3.4 进一步完善身体形态评价方法和标准,促进我国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深入实施,应根据上报数据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学生身体形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使其能更加准确便捷的反映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体重过轻女大学生的后天体育锻炼,改善身体形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 结语
(1) 湖北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超重体重和肥胖体重检出率,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也存在类似现象。
(2)《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女大学生,表明营养不良女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体重正常女生;普通高校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与正常体重组女大学生800米成绩和握力成绩营养不良组均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非常显著。营养不良女生与正常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无显著差别;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体重正常组女大学生略优于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普通高校营养不良组女大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锻炼锻炼次数低于正常体重组女大学生,差异非常明显。
(3)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外在影响因素是社会的影响、对肥胖恐惧和干预手段较少;内在因素是对身体形态的错误认识、刻意减肥、缺乏锻炼、对体重过轻危害认识不足;其他因素是慢性疾病、不良饮食习惯、过度焦虑、地域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4) 学校和体育管理部门要对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群体高度重视,建立档案、动态监测、积极查找形成体重过轻主要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健美的身体形态目标,创造良好环境、减轻压力、进行营养干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营养不良女大学生弱势项目练习,培养其运动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平衡膳食、增加营养、改进观念,让女大学生意识到身体形态匀称健康才是真正的美,过瘦和营养不良会对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身体形态评价方法和标准,促进我国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03-508.
[3]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R].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05]6号,2005.
[4]王洪,芦特,金琼.近10年辽宁省高校学生体质动态变化[J].体育科学,2005,25(2):45-47.
[5]杨瑞彬,赵平花.从太原理工大学看高校入学女生体质状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47-648.
[6]刘晓海.女大学生自我体像问题与瘦身行为现状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