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2012-08-06朱葛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校企素质

朱 平,朱葛俊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主要内容

职业基本素养是指劳动者为胜任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以外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等素质.职业素养常被企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一个人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项综合素质.当前各高校和学术界十分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对于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尤其重要,因此更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在高职教育中职业素养培养要结合人才市场需求、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爱岗敬业精神、诚信务实态度、团结协作意识、坚持拼搏毅力、开拓创新品质、情绪控制意志、以及坚持学习的品格等.

2 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内的5所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摇篮,是常州市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的先导区,也是全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大学城.科教城在运作过程中,虽然成功构建了教育、科技和社会服务三大公共平台,大力发展了高等教育,培养出数计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情感缺失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关系到他们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感.但是当前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情感冷漠,缺乏同情心,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委屈,面临挫折时只会逃避,对自身的情绪不能合理把控,一味强调自身优点而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却采取回避态度,遇事极不冷静.家庭教育不当是造成这种情感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定格,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2.2 过分强调技能灌输的学校教育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行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针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道德教育则目标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下,很多职业院校根据人才市场供需变化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以实践为主的技能培训和顶岗实习已经占到总课时的很大比例,但基本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2.3 学生的自身修养有待提高

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往往会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考上名牌大学进入高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而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丧失热情,对职业素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另外一类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认为以后工作已定型,只要学好技术便可高枕无忧,从而忽视了职业基本素养的提高.这种源于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当前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缺乏的最主要原因.

3 校企合作提高常州科教城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通过对常州科教城5所科技院校的高职学生就业情况及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分析,我们探索出了利用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基本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高职学习的各个阶段增加相应的校企合作环节.这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在新的招生环境和就业形势下为了自身持续发展,努力切合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标明确地为用人单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引进这种办学方法的初衷是让学生将校内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效结合,让学校的理论资源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目标化.我们利用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的主要做法如下:

3.1 将校园学习与企业交流融合在一起

开展各类模拟企业职场的活动,聘请知名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相关学术交流,请这些专家或技术人员为同学们做相关专业的发展与展望报告,为他们讲解企业文化以及自己的创业史和成功经验;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专家为同学们做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讲座等;组织同学们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模拟人才市场招聘等.

3.2 职业素质培养中贯穿校企相结合的环节

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学环节中安排相应的校企结合实习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责任,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探索为企业委托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这种培养方式是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院系推荐和协议企业自行筛选的方式在低年级学生中挑选出若干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订单培养班,同时针对协议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做配套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还适当加入协议企业中员工培训和岗位培训的内容,同时可以由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或技师参与教学,对于成绩特别优异的委培学员要发放奖学金,以资鼓励.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委培生严格意义上来说已成为协议企业的准员工,他们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知识培训及岗位技能大赛,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参加相应的顶岗实训,这种培养方式为高职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情况,学习企业文化创造了便利条件.

3.4 企业岗位培训与校内综合实训相结合

教学中,在理论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请学校技能任课教师和对口企业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合作确定训练项目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对口专业岗位培训.这种企业岗位培训与校内综合素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们学习到相应的岗位专业技能,还能提前锻炼他们的工作责任意识、认真负责精神和协调合作精神,树立他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作风和热爱本职岗位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建立校内外德育实践教学基地

进行校内外德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实践基地建设中,校内部分可以通过让学生到餐厅、图书馆等地方实习的方式体验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也可以通过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园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校外部分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相关职业道德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比较典型的方式包括,“三下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做志愿者等形式.

3.6 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

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对他自身道德修养与行为方式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顺畅的家庭与学校沟通机制.比如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上建立家校互动沙龙或者学生家长交流群,让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并协同老师共同解决孩子们学习中或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这样一来使学生们体会到了来自于学校与家长的双重关怀,就会让他们心怀感恩之情,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4 如何建立科学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一种价值判断,这种值判断要想获得一个准确科学的结果,关键就是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指标评价系统,这个指标系统既要求简单明了又要求能够起到引导、监查、制约的作用,还要便于操作运行.以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评价的相关资料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上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为依据,我们分析确定了适合这个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并根据不同的属性将评价体系中所包含的因素进行了分类.分类结果显示,由于不同的隶属关系评价需要涉及的41个相关评价指标可以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指标包括思想道德、职业技能、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劳动素质五大方面;第二层指标中,思想道德素质又被细分为思想品行、政治理论、法治纪律、人生观、集体观念等;第三层指标中,职业技能素质指标划分为证书情况、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六个二级指标,劳动素质指标划分为敬业精神、严谨细致、参与活动等三个二级指标.在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4.1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4.1.1 确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先进教育理念.优秀的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德育教育作为根本的教学任务来抓,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在学会技能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和做事;

4.1.2 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这个机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与育人理念相符合的人才培养目标;(2)人员培育的总体规划和目标;(3)以人员培育总体方案为基础制定出来的分级育人方案;(4)人员培育方案执行效果终极测评体系等.我们制定这些培养目标与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加强,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行为自治和职业基本素养的目标.

4.1.3 营造温暖和谐的培养环境

在学校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着力营造一个浓厚的、让学生喜爱的职业素养培养氛围,让同学们在温暖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2 充分发挥各级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4.2.1 充分发挥辅导员老师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辅导员老师是学校中与学生们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老师,他们不但要做好学生生活上的良师益友,还要努力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指导者.

4.2.2 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特别是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这一点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特点必须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熟悉职业道德培养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将职业道德培养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目标、下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观念.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常州科教城利用校企合作方式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的教学新理念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高职教育研究领域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思路.

〔1〕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2-83.

〔2〕罗涛.素养教育应成为职业教育生命线[N].中国教育报,2009-09-14.15-19.

〔3〕赵玲玲.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国商教研究,2008(10):64-65.

〔4〕季越江,吕佳.论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7):101-105.

〔5〕李科利.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37-40.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校企素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