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2-08-06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2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思想道德校园文化

许 迪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道德事件,给社会呈现出“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然而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迟宝荣认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成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被视为国家十分宝贵的栋梁之材,具备着优良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示范、辐射和感召的作用,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心骨和排头兵.在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诸多“造假门”被频频曝光,小悦悦被撞,18个目击者绕道而行走,类似药家鑫的事件,极大触动了国人的神经.在和谐校园里,常常会出现铺张浪费现象,诚信意识逐渐下降等诸多大学生公民道德缺失问题,深入剖析,分析原因,并从理论上提出搞好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应从高校“思政课”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道德模范的示范效能这三方面入手,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从而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

1 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敦促着当代大学生.但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知行分离、功利主义、铺张浪费等道德失范现象.

1.1 知行脱节问题突显

在当代大学生心中,他们能够自觉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也明白“善”与“恶”,“是”与“非”.但是在具体到道德实践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却不荣乐观,存在着知行分离的现象.在被问到“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行窃时,你会怎么做?”有的学生表示:“心里很气愤,却不会有所反应只会默默的不做声,怕惹祸上身.”这就充分说明了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却出现了知行相脱节的现象.

1.2 实用功利主义明显

在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下,少部分学生的功利以及实用主义心理较为明显,而对这部分学生教育和引导,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一些大学生对当下的形势与政策表示漠不关心,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关心,而是含有一种“投机”心理,甚至会将政治披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尽管他们满怀爱国热血,对国家、民族认同感也颇高,但当具体的政治行为或政治结果对自身无利或小利时,就漠不关心,或是敷衍了事.

1.3 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然而在多数大学生的宿舍中会经常出现长流水、不夜灯的现象,食堂的浪费更为严重.在对我校大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节约用水,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会出现浪费现象.有的学生在洗脸或者洗手时,水龙头开到最大;有的学生在教学楼里上自习时,常常离开时也不会自觉的随手把灯关了,而是不管不顾的就开着灯离开.这些浪费行为与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有距离的.

1.4 诚信意识缺失严重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与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分不开的.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高校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会要求实习,更为严重的是其中本应实习的学生,并没有去实习,而是弄虚作假的盖上实习单位的公章,从而蒙混过了学校里的实习.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逐步下降,真是令人担忧.

2 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消极现象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力度不够等三个方面来剖析大学生公民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继承下来最珍贵的精神遗产.上下五千年以来,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等有关诚信的格言古训,但是在封建社会专制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被歪曲的部分.例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等一些所谓的格言警句.这些赤裸裸的言论也使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诚信有着歪曲的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意识观念.

2.2 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影响

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是诱发道德领域从而是产生消极现象的温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同时也是道德领域消极现象产生的主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它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但只有市场经济手段自身的缺陷有了被改善的条件时,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可能性才会成为现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工程即是改革开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问题有时表现为公共权利缺乏制约,有时表现为国民素质有待提高,或者表现为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但这些都是在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以往的许多举措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不能把改革开放过程中道德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一些消极现象归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恰恰相反,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结合,才能最终解除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消极因素.

2.3 家庭道德教育力度不够

家庭教育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自古至今,以家庭为主的教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受到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在一些方面出现了滑坡和缺失现象.首先,当下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成长环境也比以前好很多.他们从小就受家长的溺爱,这种溺爱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意识,造成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模糊,动手劳动甚少,几乎是一只袜子也不洗,铺张浪费也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不及时制止,这实际上就是教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价值观就在家长们的溺爱和包庇下受到影响,从而歪曲变形.因此导致他们自私自利,淹没在自我的囹圄中不能自拔,使之缺乏教养,个性缺陷.在此基础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会逐渐得到强化.

3 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策略

3.1 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在高校里,思想道德教育课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程.思想道德教育课的教学,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各所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课程.“思政课”要想能使大学生在学习和培养道德中取得成效,需要改良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全面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的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与时俱进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要重视“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师资队伍.教师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增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增强教师的师德和教德.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思政课”老师应适时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 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明的标准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优良的学风、优良的校风和优良的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是物质文化,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点的建筑,有助于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勇于开拓的精神,抑制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效能.第二,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以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为主要载体,既要重视软件建设,也要重视硬件建设,又倡导多样化、既体现主旋律,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和不断发展,更好的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第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试着让他们去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统筹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艰实的基础.

3.3 强化道德模范的示范效能

道德教育是在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人们的道德理念,同时是驱使人们实践德行的必要条件.而在道德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这是因为:首先,道德榜样是一定社会道德的人格化,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能够加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道德榜样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性的活生生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人事迹,承载着一定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着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道德榜样的教育,采用典型的人格教育来教育人,运用感人的事例来影响人,能够使人们与道德榜样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目睹榜样的行为中获取道德的启迪,在榜样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去理解、去认同一定社会的肯定性和主导性,能够激励人们去模仿榜样.在社会生活中社会道德的模范履行者,都会受到社会的推崇和表彰,他们的胸前都会挂着社会的奖章,他们的耳边萦绕着众人的赞誉和颂歌.道德榜样为社会所尊崇爱戴的效应,能够使大学生有着主导的社会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激励大学生追求崇高、积极向上,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

〔1〕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11.

〔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道德现状共同建设中华民族道德家园[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4).

〔3〕孔悦.和谐视野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4.

〔4〕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5〕丘乐好.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及道德调节[D].精神医学,2002.5.

〔6〕孙德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6.

〔7〕吴斌.大学生道德素质与自我教育[D].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

〔8〕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R].2005.

〔9〕于玲玲.由学生“坚守道德底线”谈个人品德修养[J].教学与管理,2006(2):20-21.

〔10〕王泉.论道德公平之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与价值[N].浙江文明网,2010(1).

〔11〕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J].思想理论教育,2005(7).

〔12〕周燕.从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思考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思想道德校园文化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