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54例高血压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2-08-05王锐霞
王锐霞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泰安 271233)
2008年9月~2011年5月,我们科对106例高血压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高血压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06例,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高血压分级为1、2、3级。消化性溃疡主要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三类。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39~74岁。1级高血压47例、2级高血压33例、3级高血压26例,胃溃疡54例、十二指肠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14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4例,对照5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消化性溃疡分类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0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反酸、恶心,呃逆,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症状,并有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口服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均给予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杀灭幽门螺杆菌及常规护理,降压药物的选择两组无差异。住院期间每天监测血压6次,每周完成1次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干预组在此基础加于干预护理,疗程为2~4周。随访1个月后复查胃镜。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的临床症状,溃疡疗效情况,血压控制及波动情况。
1.3 疗效判定 消化性溃疡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溃疡面缩小,变浅;无效:病情无改善,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血压控制判断标准治愈:血压降至正常,24小时内血压波动差值<20 mmHg;有效:血压较原来的血压降低20~30 mmHg,24小时内血压波动差值20~40 mmHg;无效:血压没有降低或较原来的血压升高,24小时内血压波动差值>40 mmHg。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1周内缓解率:干预组83.3%(45/54),对照组65.4%(34/52);2周后两组均缓解,两组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干预组溃疡治愈36例(66.7%),有效 14 例(25.9%),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溃疡治愈30 例(57.7%),有效11 例(21.2%),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2.3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波动情况:干预组治愈38 例(70.4%),有效14 例(25.9%),总有效率 96.3%;对照组治愈 28例(53.8%),有效 13例(25.0%),总有效率7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n(%)]
3 护理干预
3.1 心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身心因素有很大关系。长期精神紧张和长期的心理应激可增强胃粘膜的损坏因素或消弱胃粘膜的保护因素[2]。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其中主要是精神神经因素,精神长期紧张、抑郁、焦虑,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而导致外周小动脉收缩,外围阻力升高而血压升高。所以,精神因素、心理状态与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而对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的目标是为了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病人能有效的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保持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加强心理护理,能使使病人病情稳定,早日康复。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有些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而忧心忡忡,思前想后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就要认真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用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表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有一个心理准备,树立起勇气和信心,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同时给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听取采纳患者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护士要多与患者交流,认真细致讲解高血压病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良好的预后,帮助他们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顾虑,劝解患者克服不良情绪,避免恼怒忧思,保持乐观,坚持按医嘱服药,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亲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
3.2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宣传教育手段,而且也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①生活起居规律,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鼓励患者参加适量的文体活动,提高生活情绪;②饮食护理:饮食进易消化的饮食,忌生冷、酸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忌烟酒,养成定时进食的习惯,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鼓励多食高纤维素饮食。溃疡活动期可每天进餐5-6次,症状控制后改为每天3次,注意预防便秘。③病人限盐:食盐摄入应逐步减至每日6g以下(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1平盖食盐约为6g);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钙摄入:常见的高钙食物有鲜奶,豆类及其制品,宜多吃新鲜深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角色转换,积极参加治疗。
3.3 服药指导 首先,要让病人了解遵医嘱的重要性,以确保能配合坚持服药。第二,用药时间要准确,如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制酸剂等宜空腹或饭前1小时服用;抗生素药物一般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反应;强调降压药物应起床后服药。第三,不能随便增加药量,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应增加药物的次数不能增加药物剂量。第四,告知病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在用制酸剂的过程中要定期复查白细胞,服用降压药物时需坐着或躺着,且服药前半小时尽量少运动,以免发生姿势性低血压。
3.4 敌对情绪的干预护理 敌对情绪多从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表现,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发脾气、争吵直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易烦恼激动。情绪的波动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及黏膜充血,甚至形成溃疡。同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血管收缩,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因此护士应十分耐心、体贴、理解这类病人,不要批评。责备要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抚慰病人。注意调整病人的情绪,帮助病人解决困难和问题,给病人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帮助病人维持家庭和谐,社会融洽,利用病人间的交叉影响,改变思维角度,通过病人间的较多接触,改变其原来的思维,避免任何对病人身心上的刺激,尽可能使病人的要求得到满足,使病人情趣稳定,有利于血压的稳定,促进胃肠功能的回复。
3.5 出院指导 由于消化性溃疡治愈停药后复发率甚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自然病程长达8~10年,因此药物维持治疗是个重要的实施。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普遍认为与病人对高血压治疗药物的依存性不高有关,因此药物维持治疗是个重要的环节。出院后嘱患者坚持正规治疗、休息、饮食原则,不能自行停止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如有腹痛持续不减,规律性消失、排黑便;血压持续升高、出现卒中的表现等应立即就诊检查。同时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支持,让家属给予积极的关心和体贴,营造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心情愉快,促进康复。同时护理人员应在社区中大力宣传有关溃疡病的防治知识,以减少溃疡病的发病率;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社区人群的保健指导,进行卫生宣教和家庭随访,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4 讨论
高血压和消化性溃疡均是常见病、多发病,均位于七种典型心身疾病之列,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3].血压的升高及溃疡的复发均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对于躯体疾病所引发的心理反应,临床表现的抑郁、焦虑等症状,容易被忽视,所以要严密观察病情,以便于尽早识别,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的规律,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经过采取沟通、倾听、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教会患者自我调整和放松方法,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有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同时可加快消化性溃疡病的愈合。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5.
[2] 周素杰,周素冰.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65 -3166.
[3] 李兆健,王庆其.心身疾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5):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