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肝硬化患者病因及影响因素

2012-08-04马卓飞林艳明黄建春邹佳俊右江民族医学院民族医学教研室广西百色53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黑衣乙型壮族

马卓飞 覃 婕 林艳明 黄建春 邹佳俊 (右江民族医学院民族医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黑衣壮族常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境内大石山区,总共人口5万多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地处边陲、环境恶劣,一直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通常被称为黑衣壮族(简称黑衣壮)〔1〕。肝硬化是一系列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和各种并发症,晚期出现肝损害的病理学特征〔2〕。本文探讨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肝硬化的发病情况,分析肝硬化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那坡县中医院及人民医院住院的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肝硬化患者313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9~79〔平均(47.63±16.42)〕岁,其中男232人(81.1%),女81人(18.9%),均为农民。观察组患者按年龄分为成人期(19~40岁)103例,更年期(41~60岁)124例,老年期(60岁以上)86例。选择同期汉族肝硬化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9~80〔平均(48.43±17.54)〕岁,其中男143人(45.6%),女157人(54.4%),均为农民。黑衣壮人群的年龄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根据患有慢性肝病的病史,结合B超以及血生化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减退。酒精性肝硬化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组南京会议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3〕。

1.3 检测方法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患者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的 HBsAg、HBeAg、抗-HBe、抗-HBc、抗-HBs,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性别与肝硬化的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男性与女性比例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中,男性要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肝硬化分型比较 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者211例(70.3%),酒精性肝炎肝硬化76例(25.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13例(4.3%)。观察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280例(89.5%),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20例(4.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13例(4.1%)。两组相比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黑衣壮人群血清检测结果 在232例男性患者中,HBsAg阳性160例,阳性率为68.9%;在81例女性患者中,HBsAg阳性9例,阳性率为11.11%。男、女性别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4 黑衣壮人群不同年龄之间血清检测结果 成年人组HBsAg阳性 60例(58.25%),更年期组 HBsAg阳性 31例(25%),老年组HBsAg阳性9例(10.46%),成年人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黑衣壮人群肝硬化发病情况,肝硬化的发生一般与酗酒、劳累、情绪变化、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所以,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时、适当的治疗,能够避免或减少并发症〔5〕。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黑衣壮还是汉族,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都是主要因素。说明在我国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落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是惊人的。而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慢性酒精中毒,目前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汉族人群因嗜酒而出现酒精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逐渐增多〔6,7〕。本组资料显示可以看出,黑衣壮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明显低于汉族人群,考虑受他们的饮食习惯、居住条件、生活方式或体力活动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外,黑衣壮的主食为玉米,平时喝的绝大多数为自酿的玉米酒,度数比较低。有研究证实,人群的血脂水平与其脂肪摄入量密切相关,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膳食将明显升高血脂水平,进而出现肝硬化的概率也比较大〔8,9〕。黑衣壮高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低是可以理解的。有史以来黑衣壮一直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同时他们聚居在同一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比较一致。所以传染性较高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者相对来说多一些。

进一步研究黑衣壮肝硬化患者性别和年龄因素,由结果可以看出,男、女性别HBsAg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男性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于女性。成年人组HBsAg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成年人由于生活需求,经常走出生活圈子,与汉族接触比较多,所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高。

1 尹瑞兴,杨德寨,姚丽梅,等.广西黑衣壮族中老年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4):305-8.

2 叶任高,陆再英,谢 毅,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0.

3 LokAS,McMahon BJ.Chronic hepatitis B:update of recommendations〔J〕.Hepatology,2004;39(3):857-61.

4 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55-8.

5 尹瑞兴,刘唐威,潘尚领.广西黑衣壮族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531-2.

6 van Damme P,van Herck K.A review of the efficacy,immunogenicity and tolerability of a combined hepatitis A and B vaccine〔J〕.Expert Rev Vaccines,2004;3(3):249-67.

7 查桂容,梁秀琼.肝硬化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513-4.

8 Shimizu I,Ito S.Protection of estrogens against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J〕.Hepatol Res,2007;37(4):239-47.

9 Shimizul I.Impact of oestrogens on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disease〔J〕.Liver Int,2003;23(1):63-9.

猜你喜欢

黑衣乙型壮族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巨人今晚就要来
壮族山歌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黑衣“警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