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
2012-08-02
政界
温家宝:
政策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开始
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要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所谓宏观审慎的政策,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李强:
实现“闯天下”与“强浙江”的统一
浙江省委副书记李强日前强调,要把浙商作为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使浙江成为浙商发展最坚强的后盾,扎实做好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唱响“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主旋律,不断开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图讯
2月7日下午,浙江省发改委召开全委干部大会暨深入开展“双重”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委党组书记、主任孙景淼作了重要讲话,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金兴盛主持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去年以来全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了今年全委工作的重点,动员部署全省发改系统深入开展“双重”专项行动,并对全省发改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两有两讲”(有激情、有作为、讲实效、讲奉献)的要求。
事件
浙江与水利部签署合作备忘录
2月16日,浙江省与水利部在杭签《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浙江水利改革发展,促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水利部将积极指导和支持浙江水利基础设施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水利支撑体系建设,指导帮助浙江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水利部将浙江列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试点省,将宁波、绍兴列为推进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指导帮助开展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服务体系试点等工作。
数据
2011年沿海主要省市经济发展情况
图/金川
2011年,沿海主要省市外受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新兴经济体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内遇防通胀、调结构的多重任务,各省市经济增速均有所放缓,粤苏鲁沪浙GDP增速分别比上年下降2.2、1.6、1.6、1.7和2.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浙江经济增幅较低且下降幅度较大。令人欣喜的是,据《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浙江GDP质量指数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意味着浙江经济发展质量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13.4%和12.1%,均快于GDP增幅;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各省区首位并实现平稳增长。
(本期数据栏目内容由浙江省信息中心预测处提供)
传媒
消除跨省贸易壁垒
建立高效整合的国内统一市场,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
在中国改革历程中,地方分权对于在地方层面迅速推动改革功不可没。但地方分权也导致中国逐渐变成了几个区域经济体而非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地方经济分割造成了中国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因为国内市场相对而言更难开拓。贸易壁垒之所以难以消除,直接原因在于各省的GDP竞争,深层原因在于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条块关系”的错位,使得司法权等本应属于中央的权力归属地方,为保护地方利益服务。要消除跨省贸易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市场,不仅需要改变以GDP增速为指标的官员政绩考核模式,更需要从根本上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权力。
危机无疆储蓄是金
面对全球储蓄之争,中国准备好了吗
本次危机呈现跨机构、跨市场、跨部门、跨国境、跨类型、跨风险、跨政策等特征,可谓危机无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危机面前人人平等;二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的危机很容易演化为系统性危机;三是债务多、外债多、短期债务多、批发债务多和隐性债务多,迟早要导致金融危机;四是充足的储蓄及其高效利用是防控金融危机的最坚实防线。充足的储蓄不但可以降低爆米花效应造成的债务风险积聚,而且可以帮助政府遏制多米诺骨牌效应、避免危机自我强化。储蓄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打掉危机预期和在危机时刻稳定信心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经济减速
换挡减速的中国经济,忧患的不是增长数量而是质量,这需要产业升级和创新的突破,更需要体制改革的二次突围
2012年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现在中央政策剑指实体经济,寄希望扭转实体经济产业处境尴尬的局面,但在市场化改革已进行到深水区的今天,不破釜沉舟在体制这个根基上下真功夫,政策之剑恐怕难收成效。要真正夯实实体经济,让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不"悬空",就必须在动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政策、财力、资金、税收等多维角度来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否则,如果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或者只是又一次出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的话,那么恐怕是很难有所成效的。
人物
项俊波:严打寿险误导
继下决心整治车险理赔难后,保监会新任主席项俊波的“第二把火”烧向了寿险领域,而广受诟病的销售误导问题被选为治理重点。夸大收益、隐藏风险、存单变保单等一系列销售误导行为早已成为寿险行业最大的顽疾之一,长期来屡屡被媒体曝光,但收效甚微。项俊波表示,销售误导危害巨大,直接侵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引发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综合治理刻不容缓。除了通过开会向保险公司耳提面命,晓之以利害外,保监会还公布了《关于人身保险业综合治理销售误导有关工作的通知》,在政策上同步跟进。
周忻:非典型地产大佬
周忻在房地产中介行业已经干了20年,他一手创办的易居中国是一手房代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2011年,易居中国动作频繁,先是率先推出房地产电商,成为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深远的大事件之一;接着完成对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要约收购,同时还入股21世纪不动产成为第一大股东。在这个楼市的冬天,“周老板”悄悄转身,一只脚已经非常深地踏入到互联网的江湖中。2011年8月8日,易居的中国第一个房产电商平台eju.com正式上线,到2011年底,万科、绿城等行业中的主流公司,都已在这个平台上开通了自己的电商平台。
卢英德:面临职业生涯最大挑战
百事股价在去年5-9月间下跌了15%,引发了一些投资者的恐慌。更重要的是,自从卢英德5年半之前开始担任首席执行官,百事公司的股价就一直不见起色。卢英德已经多次未能实现既定的盈利目标,尤其是公司的旗舰产品——饮料类产品在北美这一全球最大饮料市场惨遭溃败,百事甚至将碳酸饮料亚军的位置也拱手让给了健怡可乐,卢英德正面临着严峻的领导力考验。公司制定了今后数年的宏观战略方案后,形势已经有所缓解。对百事公司的雇员、股东以及卢英德本人来说,未来数月内她的表现如何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