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车展看我国校车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2-08-02徐浩
徐 浩
2012首届中国校车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校车展览会已经落下帷幕,展会前后,众多媒体对本次校车展进行了大量报道。由此可见我国校车的发展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在公众对校车产品高度关注的背后同样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未获公告校车占半数,市场反应速度显差距
本次展会共有24家校车生产企业参展,共展出49种不同型号的校车(其中宇通和黄海分别展出2辆相同车型,所以展车实际总数为51辆)。庞大的展出阵容给很多期待校车的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但现在就想在这些展车中挑选一款,恐怕很多用户都会失望而归,因为据笔者统计,本次展会中约有一半展车尚未达到上市销售条件:51辆参展车型中仅有27辆车型获得公告目录,其余24辆还未完成公告目录的审核登载。也就是说这24辆校车还不能上市销售(见表1)。由此可见在展会喧嚣的背后,是校车生产企业仓促上阵的状况。
表1 展出校车数量及获得公告情况 辆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客车生产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存在很大差距。虽然目前在校车市场的起跑快慢还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在校车市场份额之争的最后竞争结果,但是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这种差距也会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体现。
展出产品体现校车市场需求变化
国内的主流校车制造企业基本都在本次展会中亮相,因此可以认为本次展会上展出的校车产品代表着我国校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势。
1.长头校车被寄予厚望
此次展会上展出的长头(半长头)校车共有31辆,约占全部参展校车的60.8%,在24家参展企业中有20家展出了长头校车,占全部参展企业的8成以上。显然,多数企业都已经看到了长头校车的市场潜力,但这只是客车生产企业的单方意愿,并非市场的真正需求。从目前校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平头校车依然占很大比例,因此企业需要准备不同类型的校车以满足市场需求。
2.发动机品牌选择明显集中
笔者对本次校车展中展出校车的发动机配置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玉柴在校车市场初战告捷,配装比例超过70%,其余品牌的发动机仅占不到30%。虽然今后校车市场的实际销售中可能存在用户“点单”的可能性,但通过本次展会可以基本确定,在校车这一新兴细分市场中,玉柴动力系统唱主角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另外,笔者注意到,本次展会中参展校车装配国Ⅳ发动机的约占49%,国Ⅲ约占47%。而这一现象与当前企业推出国Ⅳ客车产品及宣传本企业技术先进性有关,并非说明国Ⅳ发动机已经成为校车主流。
3.发动机前置结构唱主角
在发动机布置方式上,展出校车约有75%采取发动机前置的布置方式。这与长头校车的兴起有关,这一特点也与一般的公路客车有较大区别。
4.中型规格校车是主流
在长度方面,展出校车主要集中在7.0~7.5 m、7.5~8.0 m和8.5~9.0 m 3个长度区间(见图2),其数量约占全部展车的45.1%。另外,7.0~10.5 m展车占全部校车的80%,这也表明该长度段校车将成为主流,并成为企业开发和销售竞争的主要区域;但这也仅仅代表企业的单方面预测,并非市场的真正走向。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2012年1月发布的数据,当前市场销量最多的实际是6~7 m校车。企业开发的产品只有处于企业愿景与用户实际需求之间的区域,才能最好地适应市场;因此,校车作为新兴市场,企业更应倾听用户的需求。
中美校车过招,窥探我国校车发展趋势
此次展会展出的美国蓝鸟校车为公众近距离地比较中美校车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由于缺乏资料,笔者只能通过直观感受对中美校车产品进行简单比较。
众所周知,美国校车从产品到运营管理都十分成熟。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校车的要求也会逐渐严格,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校车的发展趋势很可能与美国接近。实际上这次展览会中长头校车的异军突起就有受美国校车影响的因素,所以研究美国校车产品,对预测我国校车的发展趋势十分有益。
在外观方面,美国蓝鸟校车给人十分结实的感觉。反观国产校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大气、豪华、漂亮、可爱,但唯独缺乏安全感。笔者认为,造成中美校车产品明显差异的原因并非是技术水平问题,而是我国消费习惯导致。正如大家平时购买东西时总希望在满足自我需求功用的同时得到更高的附加价值,这就导致了生产企业在设计校车时希望通过附加价值来吸引顾客,以至于让用户忽略了校车最本质的功能。再如美国蓝鸟校车上的铆钉结构虽十分丑陋,并且这种工艺方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绝迹于我国客车市场,但校车的基本诉求是安全可靠,外观并非主要的追逐目标;而长头客车产品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退出我国客车市场,之所以重新在校车市场兴起,其根本还是产品在安全性能上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安全可靠在未来的校车市场必然会成为主题,无论何种工艺、何种构造,只要能够提高安全性就必然获得市场认可。
在内饰方面,蓝鸟校车给人的印象是十分简洁。相比之下,国产校车的内饰更多地受到国产豪华客车的影响,除改为校车专用座椅、融入众多新科技外,车辆似乎仍以强调舒适性为主。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依然是造车理念的不同。国产校车与美国校车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国产校车不能仅从外观上简单模仿美国校车,更应结合我国国情和校车使用现状来设计校车产品。
在学习国外先进产品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现阶段的校车市场需求;但从长远来看,我国校车市场必然会逐渐向理性实用的标准靠拢。从本次展会可以看出,我国校车市场是一个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发展中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长期需求的市场,随着校车标准的逐渐完善以及市场管理逐渐规范,我国校车市场必然会迅速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校车市场也是考量客车企业市场信誉的试金石,如果将校车的商业利益放在社会公益性之上,客车企业在发展校车时必然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